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防長稱「印太戰略」直指中國 日印認清「擁美抗中」風險高

美防長稱「印太戰略」直指中國 日印認清「擁美抗中」風險高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

俄羅斯《生意人報》6月4日發表了題為《美國提出四項原則》的報道。

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上周六在新加坡提出「美國印太地區新戰略」。美國稱在該地區的唯一對手是中國。今後美國將在該地區轉向遏華政策並幫助盟友強化艦隊。

馬蒂斯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講話時稱:「今天我來到這裡,是為了說出特朗普政府的印太地區整體戰略。」馬蒂斯表示,這個戰略旨在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以「共同價值觀」為基礎且因「共同命運」相連。

最後一句話是對中國的直接挑戰,中方同樣提出建立「命運共同體」。

馬蒂斯列舉了四項印太地區戰略原則。

第一,華盛頓有意幫助盟友增強海軍力量,以便它們能夠「捍衛自己的海洋邊界」。

第二,美國艦隊將與盟國艦隊加強作戰協調性,同時將擴大對其軍售。

第三,華盛頓將在盟友間促進加強「法律的權力、公民社會和管理的透明度」,以便令其他國家的「渾水變清澈」。

第四,美國打算在地區推動「經濟發展,動力將是私有部門」。

所有這四項原則明顯與中國的地區政策針鋒相對。東南亞國家「捍衛海洋邊界」可能只針對中國。馬蒂斯表示,「經濟發展」打算依靠私人企業,「加強美國發展制度」和「承認亞洲對基礎設施的需求」是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發起的直接挑戰。

莫斯科卡內基中心亞洲項目負責人亞歷山大·加布耶夫表示:「這是在包括奧巴馬總統任期的多年來,美國防長講話中首次提出的清晰可見的完整戰略。」

北京尖銳批評了馬蒂斯的講話。中國代表團團長何雷表示,不能接受其他國家不負責任的評論。中國在南海的行動旨在擊退可能的入侵。中方可以部署軍隊和武器,只要是在自己的領土上。

俄羅斯《獨立報》6月4日發表了題為《中國不會將南海控制權讓給美國》的報道。

中國恐嚇並強迫鄰國讓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了上述言論。中國代表團團長何雷尖銳回擊了美國防長。他表示,只要是在自己的領土上,就可以部署軍隊和武器。如果其他國家派遣艦船和飛機靠近南海的中國島嶼,北京將採取強硬措施。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大·羅曼諾夫指出:「中美間正在形成非常特殊的關係。這在很大程度上與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有關,他的交際風格是非常大聲地提出苛刻的談判立場。過去這叫麥克風外交,現在是推特外交。」

這位專家認為,中國人正在形成的印象是,向美國人解釋或證明什麼沒有太大意義。因此,在香會上沒有軍方重要人士。

羅曼諾夫說:「中國很可能將低調,但更加堅決地推行自己的地區立場。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不會退讓。」

《旺報》網站6月4日發表了題為《誇大馬蒂斯談話是自我麻痹》的報道。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中國大陸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及印度總理莫迪在香格里拉對話會的談話,涉及當前最重要的美國「印太戰略」、南海爭端及兩岸問題,可謂針鋒相對,暗藏機鋒。

馬蒂斯表示,美國的「印太戰略」有四個要旨。不過他也澄清,美國無意圍堵中國,將持續追求建設性、結果導向的美中關係。

他並表示已接受北京邀請,將於近日訪問中國。看來中美關係內涵十分複雜,絕非「戰爭與和平」般簡單。

特朗普政府向印太國家推銷「印太戰略」,意圖反制中國「一帶一路」擴張。但中國已經投資「一帶一路」建設。相較之下,美國僅有模糊的「印太戰略」願景顯得空泛蒼白,美軍是否有足夠經費支撐「印太戰略」仍不確定。這些都讓印太盟國焦慮不安,只好尋求安全自保策略並採取觀望態度。

印度與日本已經認清,當前最佳策略是在美中間保持平衡,畢竟大勢對中國有利,加上特朗普總統善變,一廂情願「擁美抗中」風險太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軍事 的精彩文章:

《華盛頓郵報》刊登鄭永年文章:美無法阻止中國高科技追趕
中國成功發射首顆可實現精準農業觀測的高分衛星

TAG:參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