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銅幣上的龍紋種類
清代機制幣的出現,將傳統圓形方孔錢推上絕路。機制幣的裝飾風格出現了中西合璧的景象。中國傳統錢幣一直以文字裝飾為主,而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多以圖案裝飾為主,機制幣在中國的出現將傳統與外界的新風貌相糅合,從此,中國錢幣變得圖文並茂。
在清代機制幣中,龍的圖案一直到清王朝的覆滅都沒有消失過。尤其是機制銅元上的龍紋更是豐富多彩,它們成為錢幣學中區分版別的重要因素,也為機制銅元的收藏增添了一份趣味。本文主要列舉清代機制銅元中的一些重要龍形,通常它們也是一些大版別劃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 光緒通寶龍紋 ·
雙龍:這種龍形在清代機制銅元中僅北洋零用一文獨有。圖案位於錢幣外圍,雙龍戲珠狀,此紋飾常見弱打。整個清代機制光緒通寶流通銅元也僅有該品種有龍紋圖案,並且所有清代流通機制銅幣中也僅有該品有雙龍圖案。
· 光緒元寶龍紋 ·
飛龍:龍形呈飛動狀,龍身擺放常為圓形,龍爪呈奪珠之勢。飛龍是機制銅元中最早出現的龍形。
廣東飛龍:中國機制銅元上的第一枚龍紋圖案。它對江南、江蘇、山東、清江等地銅元龍紋影響尤其巨大。
四川飛龍:龍身較為肥美粗壯,立體感很強,龍臉部更加威嚴。
吉林飛龍:龍身紋路鬆散,龍形欠缺威嚴和力度,整體偏小,有拘謹的感覺。
江西飛龍:龍身若隱若現,紋路刻劃較粗,龍形大,特徵明顯。
座龍:龍體端坐,龍型非常穩定,龍身委婉彎曲,平靜祥和。這種龍形最早出現在機制銀元中,非常流行,細分種類多。
湖北座龍:湖北銅元可以說是細分龍形最為豐富的品種,該省各種龍圖都有較多差異。湖北座龍典型的有特大龍、猴面龍、大座龍等。
王冠龍:安徽省造光緒銅元獨有的座龍形式,龍冠有「王」字紋路,故名。
閩關龍:閩關銅元中獨有座龍形式,圖案刻劃細膩,龍面開臉非常精細,動態感十足。該座龍龍頭較大,雲紋秀美,龍珠火焰最細膩。
方龍:龍形方正,龍珠位於龍尾部,龍面兇猛,有動態感。因其形端正,歸於座龍類更妥,是江蘇銅元獨有龍形。
湖南扁龍:龍身寬扁,龍頭小,火焰作線條狀。湖南獨有龍形。
湖南座龍:火珠較大,龍身較扁,湖南獨有龍形。
水龍:龍尾下方有水浪或水波,這種龍紋除在光緒元寶銅元外極少用到。
湖北水龍:湖北銅元首先使用的龍形,紋飾細節刻劃細緻。湖北水龍細分種類豐富,如龍身無雲、爪在須外、珠圈水龍等。該龍形對河南、江南、江西等地銅元影響深遠。
浙江水龍:龍形由湖北水龍演變而來,但細節改變頗多,龍面有很大不同。最關鍵的是浙江水龍龍珠為銅鑼狀,是該省銅元所獨有的。
蛟龍:龍身較長,火焰為圓形,水波浪頭也為圓形,特徵明顯,為水龍體系,江西銅元獨有龍形。
反尾水龍:整體龍形類似江西蛟龍,但底部水波由湖北水龍式樣而來。因水龍尾部在右側,該品位於左側,故名。江西銅元獨有龍形。
清江水龍:由湖北水龍改變而來,但龍身肥美,龍頭瘦長,風格較為粗獷,特徵明顯。
新疆水龍:線條粗,紋飾粗獷,特徵明顯。
· 大清銅幣龍紋 ·
戶部龍:又稱「大清龍」,是戶部頒發的大清銅幣標準龍形,也稱為「部頒龍」。特徵:呈座態,龍形飽滿圓潤,張牙舞爪,下方有水波紋路。這種龍形採用了光緒元寶銅元龍形的一些特徵,整體而言更加規範。
乙字龍:龍形呈「乙」字形,是湘字大清銅幣所獨有的。
掃把龍:整體龍形類似乙字龍,但無水波紋,尾巴寬大似掃把,故名。為湘字大清銅幣獨有,稀少。
駝背龍:龍身彎曲婉轉,龍背拱起,故名。也是湘字大清銅幣獨有的龍形。湘字大清銅幣地方龍種類非常豐富。
吉林座龍:吉林是唯一以光緒元寶銅元座龍形式為龍形的大清銅幣。
大嘴龍:龍身較肥,嘴巴大張,是寧字大清銅幣獨有龍形。
江南水龍:有些寧字大清銅幣背面是水龍。這種龍形源自江南省造光緒元寶銅元,因水龍版大清銅幣鑄量較大,並不把它算做混配,是大清銅幣中唯一用水龍為龍形圖案的品種。
雙冠龍:湖北地方龍形,頭頂龍冠為雙冠,故名,常見弱打。
雞爪龍:戶部到宣統時期,似乎已經忘了遵守自己最初定下的龍形標準,在宣統大清銅幣上出現了一種龍爪細長、龍頭呈葫蘆形的新龍形,稱為「雞爪龍」。
大清飛龍:宣統三年大清銅幣獨有龍形。
· 宣統銅幣龍紋 ·
新疆座龍:新疆宣統元寶銅幣上的龍紋,整體風格偏瘦長,特徵明顯。
西藏飛龍:西藏宣統寶藏銅幣上的龍紋,紋飾非常粗獷,細節含糊,特徵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