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幼兒足球家長關心的問題與解答

關於幼兒足球家長關心的問題與解答

football class

問:4-6歲孩子適合踢球嗎?

答:幼兒園這個階段,不但是孩子學步期後又一個提高行為能力的黃金期,也是足球訓練的第一個優效期。良好的訓練環境、內容和方法,能夠對孩子的綜合發育提供幫助。足球運動具有神奇的魅力,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快喜歡上這項運動。不需要刻意地強調「培養興趣」,而是要在訓練中保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展現自己的激情,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使足球訓練成為他們生活中最期盼的時刻。

問:是不是強調個人技術能力的訓練模式?

答:幼兒園的足球隊,依照孩子的年齡特點,結合孩子體能,意志,設計快樂足球,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單純強調個人技術能力的訓練模式,很可能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形成誤導,將足球當成展示個人技能的運動,反而會在以後的訓練中,抵觸一些正確的團隊要求,形成錯誤的比賽習慣,甚至影響到未來的戰術素養。

問:對於4-6歲孩子訓練會和專業隊一樣要求嗎?有什麼不同?

答:對於4--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發育程度,還不能完全滿足掌握大量技術動作的能力,我們無需讓孩子在這個問題上躊躇。而正確認識足球運動,逐漸體會足球比賽的規律,建立掌握技術動作的標準,形成良好的訓練習慣,才能體現出真正的價值。

問:小朋友能踢足球嗎?有個家長說:「踢足球都是羅圈腿,而且屁股一邊大一邊小,腿也是一邊細一邊粗,多難看啊!」

答:踢球導致羅圈腿的說法我也聽說過,真的是這樣嗎?目前,醫學上還沒有結論認為踢足球、滑旱冰等運動會影響腿部發育,造成羅圈腿,所以,民間流傳的這種說法並不科學。足球運動員中發生羅圈腿的狀況也並不多見,如果真的造成羅圈腿,也可能是因為他們長期進行特殊訓練的結果。

O形腿也叫羅圈腿,雖然與踢足球無關,但嬰兒期過早地站立或行走會對嬰兒的骨骼發育造成一定影響。幼兒的骨骼骨質軟,硬度小,但韌性大,如果一歲以內就學著走,由於站立不穩,就會向內或向外用力,導致兩邊軟骨發育不平衡,時間久了,容易影響腿部骨骼發育出現膝內翻或膝外翻,即常見的O型腿和X型腿。

如果小孩子有點羅圈腿,除了按照醫生建議治療外,還可通過運動鍛煉來糾正。具體方法是:

1.立正練習。全身保持正規的立正姿勢,兩腿直立,兩腳並緊,兩膝關節靠攏夾緊,背部盡量挺直。每天進行數次,每次堅持時間不少於15分鐘。

2.壓腿運動,通常有直壓腿和側壓腿兩種。直壓腿時,重心所在腳應稍向外展,另一側小腿略外旋。

3.下蹲運動。具體做法是:雙手叉腰,上身保持直立,雙腳分開約20公分,腳尖略朝外,吸氣時兩膝靠攏緩慢下蹲,儘可能深蹲並停留片刻。呼氣時緩慢打開雙膝,筆直站立,重複10次。兒童踢球時,應避免一切足部過度內扣,小腿過度內旋的動作。做完易使膝關節外扭的運動或使雙腿負重較大的運動後,要好好做放鬆和整理動作。

問:每個年齡段訓練有什麼不同?

答:初級班的訓練目標是保護孩子的興趣,規避挫折感、枯燥感的影響,通過遊戲,激勵等方式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展現自己的激情,使足球訓練成為他們生活中最期盼的時刻。

中級班的訓練目標是強調『分享』的理念。通過分享球、分享快樂,來實現共同的目標,獲得共同的快樂。讓孩子們一接觸足球,就建立起團隊的概念,明確團隊才是真正快樂的源泉,體會足球運動的核心特徵。

提高班的訓練目標是正確認識足球運動,逐漸體會足球比賽的規律,建立掌握技術動作的標準,形成良好的訓練習慣,使技術動作的練習,體現出真正的價值。

問:足球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答:當我們的孩子放學回到家,喊著「太累了」卻仍然堅持去球場。當他們去踢比賽,在賽場上沒有踢進他們希望的進球時,卻依然要精神昂揚的更加努力的去跑動及拼搶。孩子明白任何冠軍的背後都是日復一日、日復一日的非常努力的訓練,沒有人可以在一夜之間成功。孩子有機會現在以及他長大以後,認識一些可以陪他一生的好朋友。能夠在戶外新鮮的空氣里奔跑,而不是盯著電子屏幕……不過簡單來講我們不是為了讓孩子把球踢得多好,而是為了通過踢足球,幫他們養成一些將受益一生的優秀品質,並且讓他們學會去真誠欣賞他人的生活。

關於幼兒足球家長你最關心什麼問題?

請在下方留言區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足球課堂 的精彩文章:

自己沒時間運動就算了,千萬別耽誤孩子的運動!

TAG:足球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