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投資Cruise是通用和軟銀共同的轉折嗎?

投資Cruise是通用和軟銀共同的轉折嗎?

汽車AI科技

—關於汽車前沿科技 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軟銀(SoftBank)出資收購通用旗下初創公司Cruise Amation一事,儘管已經過去好幾天,通用總裁丹·阿曼(Dan Ammann)仍然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因為此事不僅造成通用股價當天上揚13%,還讓通用當初投資Cruise花的10億美元,賬面利潤增至11倍——後者估值被推高至115億美元。

|通用苦盡甘來

更為重要的是,通用很久沒有進行過如此被市場「雙重肯定」的投資了。通用汽車的市值只有510億美元,通用手裡有不少現金。在華爾街分析員的眼裡,通用只會和員工簽訂昂貴而無用的養老和醫療協議,而不會將其用作投資。通用因而被譏諷為「笨重的雷龍」。

最晚到去年,華爾街就應該丟掉刻板印象了。通用在自動駕駛領域非常活躍,它對於新能源、自動駕駛和共享經濟的熱情超過了不少矽谷企業。甚至成為在加州進行自動駕駛測試最活躍的公司之一,而且表現出來的技術水準也僅次於Waymo。當然,這一點是有爭議的。

通用的投資力度沒有超過發誓向「出行經濟」轉型的福特,但效果超過了後者。很大程度上,通用得益於收購的Cruise,並將其改造為自己的自動駕駛事業部。事實上,該企業仍然維持獨立運營。通用除了少數試駕車型改裝的支持,並未乾預Cruise的技術探索。

事實上,在軟銀投資之前,通用將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集中於Cruise,而不是自行組織研發,受到了內部質疑,通用管理層內部的意見並不統一。畢竟在2013年的時候,Cruise作為初創公司,沒有體現出任何技術優勢。

今年初,根據調研機構Navigant Research發布的排行榜,通用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居然被評價為「leaders」(領袖),和Waymo並駕齊驅。不過它們與其他企業差距甚微。戴姆勒-賓士-博世聯盟、福特汽車、大眾集團都獲得了類似評價。

|Cruise的技術水準被質疑

通用在今年1月發布了L4級別的無人車,取消了方向盤和剎車,預計2019年實現批量化生產,率先投入到共享租車場景下進行驗證測試。儘管如此,乘坐過該無人車的媒體記者們,則認為該車開的比老年司機還要保守。記者們指出,Cruise無人車並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

Cruise在車內安排了兩名工程師,都坐在前排。其中一人的腳始終不曾離開剎車踏板,雙手也虛扶著方向盤,以便隨時接管——但實際上切換成人工駕駛長達2分鐘。而另一人隨時準備向支援人員發出求救信息。而Waymo的測試車已經不需要測試員如臨大敵了,後者宣稱,派人坐在駕駛席上只是為了應對監管。

和優步擅自取消了警告提示相反,Cruise的駕駛策略顯然過於謹慎。在限速60英里的道路上,該車時速通常不超過30英里。更令人崩潰的是,該車常會無預兆地踩死剎車,此舉顯然容易引發追尾。記者們對其表現評價為「相當煩人」。事實上,去年Cruise涉及21起交通事故,其中一些直到今天仍未了結。

如果是這樣,誰給了Cruise勇氣,敢於取消方向盤和剎車。與此相對照,通用打算配備在量產車(凱迪拉克CT6)上的L2輔助系統,就顯得務實得多。

雖然通用宣稱Cruise的測試進程突飛猛進,但也有人認為其正陷入技術瓶頸。在此微妙時刻,軟銀用22.5億美元,投了昂貴的信任票。通用明年的自動駕駛量產車計劃,看上去變得更加可信。

|軟銀的確定性投資策略

軟銀的投資決定並不令人意外。雖然業界認為這是軟銀在自動駕駛領域最重磅的投資,實際上這筆錢,不但無法與軟銀收購ARM的310億美元相比,而且較之投資優步和滴滴的77億和100億美元,也不可同日而語。雖然泛出行領域投資了近200家公司,軟銀沒有在資金上「撒胡椒面」,投資的大頭都給了激烈競爭後的勝利者。

不僅如此,這筆錢是分期給付的。首期款9億美元在交易被批准後即刻支付,而其餘13.5億美元,將在Cruise自動駕駛車輛真正大規模商業化落地時才兌現。因此,無論軟銀佔據的Cruise19.6%股權,還是Cruise的115億估值,都建立在通用自動駕駛量產車開始售賣之後。

即便通用CEO瑪麗·芭拉(Mary Barra)宣稱,「兩年來我們和Cruise團隊的研發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軟銀也需要看到確定的商業前景,才會進一步投資。即軟銀仍要求通用承擔主要的技術風險。

軟銀在自己的主營業務被削弱之後,已經蛻變為投資基金。按照以前的套路,軟銀似乎樂於作一個早期投資者——發現初創時期的公司,以較小的代價贏得較高的股權份額,然後等待。它在阿里巴巴的投資上成功地踐行了這一策略。雖然這筆投資升值了100倍,但20多年來軟銀先後投了600家公司,成功的幾率和其他風投一樣低。

在轉向泛出行領域後,軟銀似乎轉向了確定化投資方向——只投資擁有較高市場份額、商業前景更明朗的公司,諸如滴滴和優步。儘管後者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網約車公司。而且,軟銀選擇的介入時機在創始人卡蘭尼克出局後。這充分表明,軟銀的投資策略已經發生深刻的改變。

軟銀投資Cruise,也是在特斯拉、Waymo、優步紛紛加碼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領域的投資時開始動作的。在軟銀看來,「泛出行」變成最具成長性的全球市場,是幾乎確定的前景。

|兩個股東利益一致嗎?

雖然每一次重大投資之前,軟銀都會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和技術專家們對投資對象進行「盡職調查」。但技術前景這玩意,無法通過盡調來搞清楚,基本上屬於巫師的職責範疇。而新技術的商業前景,則多半建立在技術前景上。

軟銀和通用都試圖給外界傳遞信心。雙方達成共識,至少7年內不會從投資中套現。通用的投資收益仍只能存在於紙上,還必須配套投資11億美元。不是為了維持股權不被稀釋,而是以改造後的產能和分銷渠道來為Cruise未來的產品提供支持。

有人認為,Cruise拿了軟銀的錢之後,可能選擇「單飛」。這其實取決於通用而非軟銀的意志。一旦Cruise表現出盈利前景,它將被分拆為獨立公司,類似Waymo,而通用仍將牢牢地把握其控制權,軟銀則繼續作它的財務投資者。

不過丹·阿曼認為,軟銀在共享汽車領域的投資,為軟銀帶來「一系列獨特的關係和生態系統」。說白了,軟銀在編織泛出行領域的產業鏈,如果這些燒錢的投資有一部分能產生收益,軟銀無疑將處於出行金字塔的頂端,儘管它並未控制大多數科技公司。到那時,通用仍然能和軟銀保持利益的一致性嗎?前景殊難預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汽車AI科技 的精彩文章:

Uber不再更新加州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執照
美國無人駕駛法律被吐槽!調查顯示中國推進動作最快最有效

TAG:汽車AI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