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概念驗證到行業實踐,區塊鏈應用走過的2016-2018
文/許珂
2009年,一個密碼學網站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闡述了一種點對點支付的運行機制。這篇論文的題目叫《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署名是中本聰。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顆石子的力度可真不小,比特幣用10年的時間從幾分錢一枚,暴漲上百萬倍,在2017年底甚至曾達到12萬人民幣一枚的巔峰價格,2018年6月4日,比特幣網路報價在49000元上下波動。短時間內如此巨量的波動,裹挾著無數人的金錢一去不返,也造就了無數暴富的故事。中本聰開啟的到底是一股怎樣的力量,是潘多拉的盒子,還是阿拉丁燈神?根據Coindesk發布的《全球區塊鏈現狀報告》,截至2017年底,全球加密數字貨幣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
比特幣也好,空氣幣也好,上千種加密貨幣乘著風口層出不窮。但和加密數字貨幣市場轟轟烈烈的現狀相比,區塊鏈企業和項目發展得並不順利。巴菲特曾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表示,當購買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時候,「你並沒有擁有可以產出任何東西的資產」。儘管如此,許多市場研究機構都預計,未來幾年區塊鏈市場規模將到達數百億的規模。
2016年白皮書-區塊鏈發展路線一覽:行業痛點和解決思路
2016年,中國工信部發布了第一份《區塊鏈白皮書》,白皮書中將區塊鏈技術概括為「分散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創新應用模式」,是一項「顛覆式創新」。彼時,除卻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金融領域的嘗試,區塊鏈仍然缺乏大規模成熟應用,落地方向有待探索。
對此,2016年的區塊鏈白皮書,對這一技術典型的應用場景進行了梳理。從應用行業來看,金融、供應鏈、文化娛樂、智能製造、社會公益和教育就業是代表性應用場景。
金融領域的痛點在於跨境金融機構清結算成本高;不同資產憑證在不同中介託管,有偽造風險;證券交易流程長;機構間身份識別流程重複等。區塊鏈提供的解決思路,是不可篡改、可追溯特性,以及點對點的價值轉移可提升金融交易流程效率,降低成本。
智能製造領域的痛點在於廠家信息高度中心化,多儲存在各自獨立的系統中,系統架構、格式等互不相同,影響企業間信息互聯互通的的效率。區塊鏈的解決思路是採集各孤立系統中的信息,藉助大數據等進行分析和評估,對後期製造提供預期分析,從而降低製造成本,提高價值鏈的透明和靈活性。
供應鏈管理、社會公益等領域的痛點在於參與的眾多主體之間缺乏信息透明度,當主體間出現糾紛,舉證和追責都耗時耗力。區塊鏈提供的解決思路是,交易各方公開透明,數據不可篡改加上時間戳的存在,能夠輕鬆實現舉證和追責。具體的代表性應用場景是物流和溯源防偽,以及複雜流程公益行為的智能合約化。
文化娛樂、教育就業領域的痛點在於侵權現象頻發,舉證困難、維權成本高,保護力度弱。區塊鏈的解決思路是對文化和學術作品進行確權,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實現可追溯;另外可整合各個環節,實現數字內容價值轉移,加速流通。增強參與各方的互信和流程效率,具體的代表性應用場景是音樂市場、文化眾籌以及學信管理。
從2016年的工信部區塊鏈白皮書中,讀出的是從業者解析區塊鏈技術優勢,將其與現實痛點一一對接的努力。但在當時的區塊鏈業界環境來看,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的性質大過發展路線指引的性質。
幣圈一天,世上一年。2016到2018年,兩年時間裡,比特幣價格從2000多元人民幣,一路狂飆到50000人民幣左右,漲幅高達250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A股指數,兩年前的今天,3000點,兩年後,還在3000點。區塊鏈應用發展,雖然也出現了較大進展,但小編想說一句,幣價請你飛得慢一點,等一等你的項目們。
2018年工信部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中,對區塊鏈產業發展狀況概括為「生態初步形成,方興未艾」,不僅發展速度高企、數量快速增加,各個行業的區塊鏈產業鏈條也「逐漸明晰」起來,再加上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進一步推動了區塊鏈的成熟化。相對於2016年尚顯模糊的路線圖,2018年的白皮書在文字上更加樂觀自信,且拿出整整兩章接近40頁的篇幅,詳細闡述了區塊鏈在金融和實體經濟領域的發展情況,區塊鏈的應用呈現出多元化特徵。
2018年白皮書:金融領域應用發展情況
區塊鏈和金融業的結合,將會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業務模式、服務場景、業務流程和金融產品,從而改變整個金融基礎架構。金融領域的應用發展情況,白皮書從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徵信、交易清算、積分共享、保險和證券等典型金融場景進行梳理。
供應鏈金融場景中,區塊鏈能實現供應鏈金融體系的信用穿透,為二級供應商分銷商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這方面,騰訊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易見區塊」供應金融服務平台、金融壹賬推出的區塊鏈方案「壹賬鏈」等產品已經在不同角度上為企業融資提供服務,已投放數十億金額,接入金融機構數百家,服務了上萬企業節點。
貿易金融方面,國內銀行從2017年就已經在思考建立銀行間基於區塊鏈系統的貿易金融平台,以聯盟鏈的形態接入各個部門共建生態。在這方面,雲象區塊鏈、蘇寧金融、趣鏈科技分別聯合了建設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等銀行在信用證、保函、福費廷等方面進行區塊鏈金融系統開發。2018年1月,央行部署下,中鈔信用卡杭州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和四家商業銀行研發的區塊鏈數字票據交易平台上線,並在上線當天即成功開出第一張數字票據,票據以智能合約形式上鏈,並鏈上撮合交易。
交易清算方面,區塊鏈為交易多方提供共享賬本,實現交易即清算,提高效率和記錄可靠性。在這方面,2016年微眾銀行就上線了基於區塊鏈的機構件對賬平台,多家銀行加入使用,一年多時間以來零故障,真實交易筆數已達千萬量級。
此外,在徵信、積分共享、保險和證券方面,深交所針對區域股權市場中介機構信息共享的需求建設了「中介機構徵信鏈」;中國銀聯打造了區塊鏈跨行銀行卡積分通兌平台;藍石科技建立了非標人群的風險精算和風險管理平台;趣鏈科技和德邦證券、復星恆利證券等開展合作,探索開發基於區塊鏈的ABS發行平台……在各大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聯手下,傳統金融領域的環節一一打通,顯著提高了資本流動效率和客戶忠誠度,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任難度,可以想像在未來,這些領域的提升和優化仍有極大的空間。
2018年白皮書:實體經濟領域應用探索
2018年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應當研究「如何發揮數字貨幣的正能量,讓它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區塊鏈3.0階段應該是讓這一技術更深入、更多元地和實體經濟產業相結合,為實體經濟降低成本,牽引經濟和社會的進步。2018年工信部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梳理了包括版權、工業、物聯網、醫療在內的十三個實體經濟領域內區塊鏈應用的探索和嘗試。
版權保護方面,我國數字出版市場每年高速增長,伴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極速上升。在這方面,安妮股份開發了基於區塊鏈的版權業務處理平台,國家數字音像版權雲基於無鑰簽名區塊鏈的版權綜合服務平台截至2018年4月已經線上登記了一萬三千餘件作品。
工業方面,在「中國製造2025」的綱領引導下,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融合的新型製造模式將成為時代要求。傳統工業互聯網以「工業雲」這種巨型雲方案為載體,價格昂貴、維護難度大、通信困難。在這方面,工業區塊鏈實驗室和遠嘉程、意利科技、轉型工場等合作,獨創「雲+鏈」混合結構的「分散式智能生產網路」,幫助製造企業完成轉型升級
能源方面,在能源革命和環保運動趨勢中,能源行業正在向分散式、多能流互補的新型能源結構轉型。在「區塊鏈+能源」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場景,例如2016年中國能源區塊鏈實驗室推出綠色ABS雲平台,還和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合作搭建「碳鏈」,這是基於區塊鏈的綠色減排資產數字交易平台。
此外,醫療方面,醫療數據和區塊鏈的結合一直是研究熱點之一,目前在慢病管理、醫藥溯源方面都已經有企業開發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在保護患者隱私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共享。商品溯源行業尚處於早期階段,中國食品鏈聯盟、京東公司、北京溯安鏈、阿里巴巴等紛紛布局區塊鏈溯源體系,或進行商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流程跟蹤、或進行品牌防偽追溯、或進行物流鏈路監管,從各角度完善了商品溯源體系。政務鏈、區塊鏈精準扶貧、分散式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等各個行業的區塊鏈解決方案也在依次落地。可以看出,在2016-2018的兩三年間,區塊鏈應用的探索思路越來越清晰,從廣度上來看,區塊鏈應用探索拓展到了醫療、物聯網、政務、大數據交易等新領域;從深度上來看,在區塊鏈最成熟的應用場景——金融行業中,技術創新已經和金融產業的方方面面結合,並基本都產生了大規模應用的土壤;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的區塊鏈企業也從數十家增長到2018年3月的456家。
這一技術和大數據、智能製造、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結合,或為數字經濟建設提供重要支撐。但也應該看到這一過程中的坎坷和艱辛,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2018貴陽數博會上透露,目前全球有8萬多個區塊鏈項目,但只有8%的項目有人在維護,平均壽命為1.22年,「興起快、死得也快,缺乏統一的標準。」在此環境下,全球各國正在加速爭奪標準制定權,以加快區塊鏈標準化落地
2018年2月2日 ,工信部指導發布了《區塊鏈 參考架構》、《區塊鏈 數據格式規範》等技術指導文件。這是中國在推進區塊鏈技術進一步脫虛向實,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又一項重要文件。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只有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降低產業成本、提升產業效率、改善產業環境,才能將技術創新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END-
※富士康兩年前就已布局區塊鏈 不再是拼裝工廠
※什麼是信用交易
TAG:金色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