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立銘:不是科學家,也能為孩子做好科學教育

王立銘:不是科學家,也能為孩子做好科學教育

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傳統教育的弊端,從而追求「科學教育」,何謂科學教育?看著網路上科學教育的各種花樣解說,你有沒有茫然,不知如何選擇?

今天的文章,來自童行家長和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愛的科學家爸爸王立銘老師,看看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引導孩子們進行科學探索的。

本文節選自王立銘老師的私家思維講座《你的眼界,孩子的邊界》。關注公眾號童行星球(ID: tongxingplantes),回復關鍵字【孩子的邊界】即可獲得收聽鏈接。

大家好,我是王立銘。

現今家長們對科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對科學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

科學教育不再等同於對數理化課本的學習,對考試技能的訓練。不少家庭已經開始探索在家、在生活中進行科學教育。

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好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因為家庭教育,特別是科學教育,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育。它能幫助父母找到一個和孩子相處的方式,也能引導孩子適應未來的社會。

科學的力量:突破人類知識的邊界

那麼,科學探索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一個典型的科學家的一生是怎樣的?

講到科學教育之前,我想先談談科學。

這張漫畫叫做《為什麼要讀博士》,它很好地回答了剛才的問題。

你可以把人類目前所有的知識想像成一個空心圓。從小學開始,我們會從圓的中心出發積累知識。中學的時候又會積累更多。綠色的圓就是我們從小學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可以積累的知識。可以看到,它離人類知識的邊界還離得很遠,也就是說,在高等教育以前,我們學的還很淺顯。

上了大學之後,我們會選擇一個專業,積累更多的知識。紅色的箭頭就代表你沿著一個專業精進的過程。如果一個人在本科結束之後選擇讀博士,就意味著他要在一個專業的領域做更多的工作。最終他的知識、閱歷和研究將會把他帶走近人類知識的邊界。

那麼,什麼樣的人最終能拿到博士學位呢?這個人必須在到達知識的邊界之後,再稍微往外走一步,也就是突破人類知識的邊界。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發現,不管它有多微小,都意味著比所有人和前人都走得更遠。因此,他就可以拿到博士學位。

當然,博士學位並不是科學教育的目標,但是這張圖很好地說明了科學是什麼。

科學發現可以非常微小,可能沒有人能看得見圓圈上有了一個小突破。但是,科學的核心在於人不管突破有多麼微小,確實比人類歷史上所有的人都走遠了一小步。

我希望藉助這張圖說明一個問題。利用科學教育,我們可以自然而然地幫助孩子適應未來的社會。為什麼呢?因為科學的終點是突破邊界。要比別人走得更遠,就必須有創造性。

突破人類的疆界,通常是沒有常規的路徑可以遵循的。而且,每個科學家在進行科學探索的時候選擇的方向、要突破的邊界和感興趣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

換句話說,做科學需要有個性。另外,一個科學家踽踽獨行,是很難走得很遠的。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一個科學家想要做出一個全新的科學發現,首先要走到人類的知識邊界,掌握全人類的智慧遺產。

對於一個人來說,這是個沉重的負擔,不可能的任務。所以科學研究,一定是通過交互合作完成的。往往需要全世界的同行,甚至其它領域的科學家通力合作,才能突破一個小的障礙。

你看,創造性、個性、還有協作精神,這些未來社會需要的技能,同時也是一名科學家必備的素養。

科學教育,門檻有多高?

提到科學教育,大家有幾個比較常見的困惑。

科學教育是不是一個很難的、門檻很高的事情?

是不是只有科學工作者才可以做?

我們做父母的沒有什麼科學背景,我們是做人文教育的,是不是沒有資格、沒有能力給孩子做科學教育?

做科學教育是不是需要很多科學知識,掌握很多實驗技能?

這些我都不完全認同。

科學教育固然有它的特殊性,畢竟它是有一點門檻的。可是,科學教育並不是為了讓孩子掌握很多知識或者技能、變成科學家。科學教育是想幫孩子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來理解他人,更好跟世界相處。這件事不應該有什麼技術門檻。它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的,甚至是必須做到的。

接下來我會用幾個例子說說為什麼科學教育門檻不高,在家裡就能完成,而且可以享受其中。

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你怎樣接招?

到了一定年齡,孩子便喜歡上問為什麼。

父母會比較頭疼,因為實在不知道怎麼回答這些問題。特別是問到科學問題,很多時候不在網上搜索很難得到答案,查了可能也得到似是而非的答案。不見得可以讓孩子滿意,孩子還會永無止境把這個為什麼問下去。

我相信咱們做的父母都有這樣類似的感覺。不過,孩子的為什麼非常寶貴,是科學教育一個好的切入點。問為什麼就是科學家思考世界的方式。當問一個東西為什麼是這樣的時候,背後其實有一個非常珍貴的假設,就是世界上萬世萬物之所以變成今天的樣子,一定是有一個原因的。

為什麼說能問出為什麼很寶貴呢?你可以想像一個宗教主導的世界裡,很多事情是沒有什麼原因的。世間萬物只不過呈現了它應有的樣子。一個更高級的、更神秘的力量,比如說神的旨意,安排好了一切。這樣一來,我們就沒有必要問出為什麼了,也不可能知道答案。

《未來簡史》 這本書里有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什麼我們覺得科學有力量呢?作者解釋道,在中世紀,有一個農村青年人問一個神父:為什麼每天太陽都要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又為什麼星星每天都在這個位置。神父就會說:你不應該關心這個事,《聖經》裡面是這樣寫的,我也不知道。

神父的意思是,這個事情你可以關心,但是我也不知道答案,你也不必再想了。這就是一種「不可知」式的回答。很顯然,充斥著這種回答的社會裡,人的好奇心也就消磨殆盡了。

除了「不可知」式的,還有另一種回答,叫「不應知」式的。什麼叫「不應知」式的呢?舉一個例子,《論語》上有個小故事,講的是孔子的一個學生——樊須。他有一天找孔子,問怎麼種地。孔子是這樣回答他的:「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

意思是,關於這個問題我沒有農民、菜農懂的多。樊須離開後,孔子背著他說 「小人哉樊須也」,意思是我這個學生是一個不成氣侯的人。這些不重要的事情就不應該你來關心,作為我的弟子,你應該關心修身、治國、平天下,而不是想著種菜。

「不可知」,或是「不應知」,都不是科學看待世界的方式,不過,他在親子對話中也經常出現。

反思一下,有時候孩子問出一個問題,我們是不是用套路回答他:你太小了,不應該知道;這個東西背後很複雜,你長大一點再說;沒必要問為什麼等等。為什麼不嘗試一下科學的方式呢?和他一起查資料,或者一起用邏輯分析,用常理推導,做一個小試驗驗證等等。

最終的答案是否正確並不重要,能用邏輯和有限的事實,得出一個合理的結論,這對孩子的科學精神的培養大有益處。

女兒問我:天為什麼是藍的?

大女兒兩歲多的時候,經常會問很多問題,比如天為什麼是藍的。我的第一反應是,解釋這個問題至少需要大學物理的水平,因為它涉及到瑞利散射。這一點我猜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而且很多人在質疑瑞利散射到底能不能解釋這個問題。

怎麼辦呢?我們當時就進行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對話。 我想和她討論出一個理論來解釋天是藍的。如果能驗證這個理論就更好了。我女兒當時很小,所以她有一個很天真的想法。天是藍的,是因為地球外面罩了一個藍色的氣球!這個想法當然是不符合觀察,但是它能自圓其說。因為從裡面往外看一個藍色的氣球,肯定是藍的。

接下來我和她討論,如果真像你所說的,地球外面罩了一個藍色的氣球讓天變藍,你有沒有辦法來驗證這個觀點,或者是證明它是不對的呢?

她想了一會,想出一個方法:如果真有氣球,我做一個火箭或者飛機一直往上飛,最終肯定會碰到這個氣球,把它戳破。戳破這個氣球再往外飛,回頭能看到我們居住的家罩在這個藍藍的大氣球裡面。

你看,這整個的思考的過程,包括提問和回應是很有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並不需要什麼科學知識,比如天為什麼是藍的,瑞利散射。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過討論孩子能意識到,萬事萬物的背後確實藏著一個道理,你有權利對此感到好奇。第二,我們可以隨心所欲提出想法,但是這些想法也需要用某一個方法,哪怕僅僅是開腦洞來檢驗。

這就是一步步深入理解世界的過程。這個過程不需要過多的知識和技巧,而是可以輕裝上陣的。

12

王立銘

童行計劃教研總監、聯合創始人

喜馬拉雅兒童類銷售首位節目《給孩子的萬物啟蒙課》主講人

著有科普暢銷書《吃貨的生物學修養》、《上帝的手術刀》

本文節選自王立銘老師的私家思維講座《你的眼界,孩子的邊界》。關注公眾號童行星球(ID: tongxingplantes),回復關鍵字【孩子的邊界】即可獲得收聽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行計劃 的精彩文章:

《挖地球》了解地球知識,學習獨立思考

TAG:童行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