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鋼鐵澆鑄的將軍——宋鐵岩
原標題:「人物」鋼鐵澆鑄的將軍——宋鐵岩
「前進!前進!高舉著反抗的大旗,殺向那日本帝國主義。用鮮紅的熱血,森白的齶骨,創造未來的世界。要自由,求平等,渴望這全人類的和平,只有憑藉著工農兵,英勇地前沖!前沖!」
這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宋鐵岩同志,在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勢力的鬥爭中所寫的光輝詩篇。他把鮮紅的熱血灑在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東北疆場上,斯人已去,英靈猶存。
宋鐵岩將軍
參加革命,抗日救國
宋鐵岩,原名孫肅先,字曉天。曾用名為宋占祥、鐵堅、鐵英、孫克敏等。190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林省永吉縣大綏河區前蒐登河村一個農民大家庭里,父親和母親是常年辛勤勞動的庄稼人。宋鐵岩為家中長子,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是生長在貧苦的農家,痛飲著勞瘁的農民的苦酒,我整天在汗血交流下觀驗著人生,從來不曉得什麼是娛樂和玩耍。」
宋鐵岩8歲入前蒐登河村姜家店私塾念書。12歲時,升入大綏河高等小學。他自幼天資聰敏,勤奮好學,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經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稱讚。1925年秋,他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8年到長春,升入吉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後期師範班。就讀期間,他受革命教師謝雨天、楚圖南等人的影響,進步很快,成為二師學生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並在老師們的幫助下,發起創辦了一個「秋聲書社」,與進步學生一起為《大東》等進步報刊撰稿,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成為當時有名的學生運動骨幹。他與吉林地區的先進知識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掀起了轟轟烈烈地反對強修「吉會路」的鬥爭,終於迫使日本帝國主義放棄了修築「吉會路」的計劃,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1930年秋,宋鐵岩為了繼續追求革命道路,從長春第二師範學校畢業,去北平投考大學,因患病誤了考期未能考取,和舅父曹國安暫居北平沙灘的文華公寓。在這裡,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群眾團體——北平革命互濟會。他在北平過得是流浪的生活,時常餓著肚子為革命東奔西跑,但對革命的工作始終如一。他常對人說:「生活苦,苦生活,才是人生快樂!」
1931年春,宋鐵岩考入北平中國大學,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後,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組織和領導中國大學學生走向街頭,參加反日集會和示威遊行。他作為負責人率領北京學生請願團奔赴南京請願,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在獄中,他痛斥南京政府:「愛國無罪,你們賣國我們就愛國,我們一定堅持到底,愛國的火焰是永遠也撲不滅的!」後南京政府懾於人民的強大力量,不得不將被捕的代表釋放。
曹國安將軍
策反起義,戰場殺敵
1933年年初,24歲的宋鐵岩與已經打入偽軍鐵道警備第5旅14團迫擊炮連當兵的舅父曹國安接上了頭。經曹的介紹,被編到迫擊炮連二排當兵。宋鐵岩秘密宣傳抗日思想,開展策反工作,耐心地啟發士兵們的階級覺悟和愛國熱情,逐漸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任。
經過一段時間艱苦細緻的思想工作,宋鐵岩和曹國安等人秘密策劃,規定口令是「革命」,口號是「抗日救國」。乘該連移防到磐石縣煙筒山車站的有利時機,於端午節夜裡零點,擊斃了偽連長和幾個偽排長,領導全連士兵帶上60多支步槍、1門迫擊炮和68發炮彈,舉行了武裝起義,出色地完成了組織偽軍嘩變的艱巨任務。
起義後第二天,宋鐵岩率領隊伍轉移到磐石縣玻璃河套,與楊靖宇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會合。而後,起義隊伍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迫擊炮大隊,宋鐵岩擔任政委。
宋鐵岩平時艱苦樸素,平易近人。據抗聯一軍的一位老戰士說:「宋鐵岩雖然是個大學生,但一點也沒有知識分子的架子,他和士兵們同吃同住,總是把戰士們當作小兄弟那樣來對待。同志們看到他很遠就打招呼,親切地叫他『鐵主任』。」
1933年9月18日,在磐石以磐石豬腰嶺為中心會場,在全游擊區分設10個分會場,南滿中心縣委負責人李東光宣告:「東北三千萬民眾的武裝力量——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正式成立。」在大會上,由金伯陽代表省委,正式宣布了獨立師幹部任命名單:楊靖宇任獨立師師長兼政委,宋鐵岩任獨立師政治部主任。下設一至三團、政治保安連、少年營和南滿游擊隊的建制。宋鐵岩極其注重提高部隊的政治素質,廣泛發動群眾建立抗日組織,逐步創建了抗日游擊根據地。
1934年2月21日,是召開南滿抗日聯合大會的正日子。楊靖宇、李紅光、宋鐵岩等帶領2千多抗日群眾,來到小北溝山口,敲鑼打鼓,夾道歡迎各路抗日英雄前來。會場設在城牆砬子街的中心,臨時搭起的席棚里,像鄉村辦喜事那樣,熱烈而又隆重。會上,楊靖宇代表中共滿洲省委講話。講完話後,各路首領齊刷刷地站立起來,握緊拳頭舉過頭頂,莊嚴宣誓道:「我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不分見解,不分信仰,槍口一致對外,打擊侵略者!和東北人民革命軍聯合起來!和一切抗日民眾聯合起來!勝利是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
北平中國大學舊照
同年11月7日,楊靖宇、李東光、宋鐵岩等領導人,選擇蘇聯十月革命節這天,在臨江縣板石溝嶺上召開了第一軍成立暨誓師大會,由楊靖宇鄭重宣告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正式成立。任命楊靖宇同志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由南滿特委臨委委派宋鐵岩為第一軍政治部主任。
1935年1月,宋鐵岩跟楊靖宇在臨江縣紅土埃伏擊偽軍混成第五旅第五團騎兵連,殲敵數十人,繳獲馬步槍40餘支,戰馬數十匹。同年2月10日,楊靖宇帶領軍部直屬部隊,會合南滿游擊隊蘇劍飛、王玉海兩部,攻克日偽軍的灣溝木場據點,將繳獲物資全部撥給南滿游擊隊總隊。此戰後,楊靖宇與宋鐵岩商議南下臨江頭道溝北方的三道岔。同時,宋鐵岩同志完成了蘇劍飛隊伍整編工作任務後,回到軍部領導政治工作。
1935年10月4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司令部直屬教導團、二師八團和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西征部隊約四五百人,在濛江縣那爾轟西南於家溝勝利會師,並且舉行了軍民聯歡大會。
1936年2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成立,鐵岩同志任第一軍政治部主任,併當選為中共南滿省委委員。1936年6月,中共東滿、南滿兩個省委合併組成東南滿省委(也叫南滿省委),宋鐵岩同志仍擔任省委委員,並隨楊靖宇同志率一軍軍部在通化大荒溝消滅了奉天騎兵教導團一部200多人。6月下旬一舉將邵本良部的一個主力團和一個炮兵中隊全部殲滅,給日偽軍以極其沉重的打擊。
東北抗日聯軍一軍西征會議遺址
率隊西征、血染沙場
1936年7月初,為了和關內紅軍打通聯繫,以獲取黨中央的直接領導,宋鐵岩奉命率抗聯第一軍第一師主力部隊西征。他指揮部隊由寬甸、本溪交界處分三路出發,自己率領由司令部的八、九、十連和警衛、少年營組成的主力部隊,共計400多人計劃由寬甸、鳳城中間地帶插入遼陽附近,越過南滿鐵路和遼河,直衝遼西、熱河地區。在向西挺進的戰鬥中,指揮部隊以伏擊、夜襲等游擊戰術,不斷地打擊敵人。當西征的主力部隊衝破敵人的封鎖,越過摩天嶺到達遼陽附近時,敵人發現了宋鐵岩部隊的意圖。立即調集了兩個師團以上的兵力,瘋狂阻擊,層層包圍。
宋鐵岩發現敵我力量相差懸殊,為了減少損失,爭取主動,果斷地把部隊帶回摩天嶺,埋伏於各主要峰道,隱蔽待敵。當尾追的敵人進入伏擊圈時,便立即展開強大的攻勢,擊斃日軍金田中隊48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給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7月8日,他同師部研究決定,將一師西征部隊化整為零,分成三部分進行活動。
宋鐵岩將軍紀念碑
1936年9月,鐵岩同志率隊返回老游擊區。因長途征戰,勞累過度,肺病加劇,遂帶一部分隊伍進入本溪游擊根據地老和尚帽子山裡密營休養。楊靖宇剛到和尚帽子山「浦石河」溝里,就立即去看望宋鐵岩。一進門,楊靖宇不顧宋鐵岩肺病會傳染的警告撲了過去,動情地說:「老鐵!你想念我們,我們也想念你啊!」還說:「我們是並肩的戰友,只要我在附近必然來看你。你在病中孤獨寂寞,心情抑鬱,我要當你的心情醫生。」宋鐵岩感激地說道:「老楊,你的話是開心的鑰匙,我就照你的話去做!你事情多,軍務繁重,不要為我多操心,見你一面余願足矣!」
1937年2月11日拂曉,和尚帽子密營被敵人發現並包圍,宋鐵岩同志帶病指揮隊伍奮勇還擊,在掩護部隊撤離中,因體弱行動困難,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7歲。
宋鐵岩在協助楊靖宇進行軍事指揮的同時,還為部隊的組織建設、政治思想教育等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使部隊黨組織不斷發展,廣大指戰員的政治素質得到很大提高。在他的直接主持下,一軍印發了《反日民眾報》、《人民革命畫報》和大量宣傳單,這些為鼓舞東北抗聯第一軍軍民的鬥志發揮了巨大作用。
英烈雖逝,精神不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黨和人民為了紀念宋鐵岩烈士,在他犧牲的地方樹起了高高的紀念碑,紀念抗聯將領——英雄宋鐵岩。
版權聲明:本文刊載於《軍事文摘》雜誌,作者:王遠程。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
※北極熊的「獠牙利齒」2—普京總統上台後,走出陰霾的俄羅斯海軍
※「史海」衛國戰爭中蘇聯陸軍野戰防空的發展
TAG:《軍事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