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秀才,一年的補貼多少錢,為何還養活不了一家人?
在各種電視劇中,那些考中科舉的進士們非常顯眼。但是在科舉制度的框架之下,真正能夠考中科舉的文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人都是墊腳石。在儒林外史中就描述了文人的慘狀。那麼,在中國古代社會,一個秀才到底一年能掙多少銀子?為何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其實秀才的祿米很少,依靠這點家底,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苦。
首先,我們講一下科舉制度的等級。科舉制度出現於隋朝,但完全成型則是在明朝。科舉制度分為不同的等級,只有一步步來才有可能做官。最低級的就是童生,童生沒有功名,如果一個文人幾十歲了還是童生,是會被人看不起的。當然,那種神童除外,比如明朝的張居正,10多歲就已經考中了舉人。童生之上分別是秀才、舉人和進士,很多官員喜歡強調自己是進士出身,因為只有進士才是正經出身的官員。
至於舉人,雖然也可以做官,但畢竟學歷不如進士,所以官位不會太高。海瑞就是舉人出身,但海瑞是一個特殊的例子。進士和舉人都是可以做官的,但數量比較少。有的縣甚至都沒有一個舉人,可見數量有多少。至於秀纔則是最低級的科舉文人,比沒有功名的童生高一點。在民間有窮酸秀才這個說法,因為和舉人們相比,秀才的日子確實不怎麼樣。在范進中舉中,范進考中秀才的時候,大家幾乎沒有什麼反應。
但是等范進考中舉人之後,立刻有一群人來祝賀,甚至有鄉紳前來送錢送房子。這是因為舉人可以做官,今後可能會前途無量。至於秀才卻不能做官,除非家裡親戚是吏部尚書或者內閣的閣老。按照朝廷的規矩,秀才也有一些特權。比如說見到知縣可以不下跪、自己可以不交賦稅等等,但也僅此而已。那種天天讀書的秀才沒有什麼生活來源,自然是坐吃山空。秀才分為三等,第一等的秀才,每年有4兩銀子和一些大米作為補貼。
在中國古代社會,這個標準勉強足夠一家人的溫飽問題。但是如果家裡人口比較多,這點補貼就肯定不夠了。比如范進,一家人的日子緊巴巴的,還需要岳父的照顧。面對這樣的情況,有的秀才開始自食其力,比如去做教書先生、代寫書信等等,古代社會的識字率是比較低的。但是還有一些秀才就有點死要面子活受罪了,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因為自己是有功名的人,只能專心讀書。對於這樣的文人,百姓們喜歡稱呼為窮酸秀才。
其實這就好比一些大學剛畢業的學生,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寧可在家待業,也不願意屈就。比起進士和舉人,秀才和童生的生活確實比較悲慘,這就是科舉制度下的犧牲品。在明清時期,由於科舉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從科舉制度中走出來的官員,卻未必都是高手,那種只會引經據典的書獃子很多。即便是考中了進士,那最多也算是官場小白,在明清時期的官場上,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講究,包括最基本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