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訪大榮昌地表最古建築:你們都是南宋的,我倆是北宋的!

尋訪大榮昌地表最古建築:你們都是南宋的,我倆是北宋的!

說起我大榮昌,你能想到啥子?

鹵鵝肥豬黃涼粉?陶罐摺扇鋪蓋面?還有名路孔字萬靈的古鎮?

莫搞得我大榮昌就像個吃喝玩樂沒得啥子底蘊的地方。其實榮昌一直都是人傑地靈,文脈綿長的,不然,怎麼會培育出仔爺我這樣的高水平複合型人才?

今天仔爺就帶你去尋訪我大榮昌地表最古建築:兩座宋代石塔。放眼整個重慶,保留下來的宋塔總共就四座,我大榮昌一口氣佔了倆,就問你服氣不服氣。

榮昌兩座宋塔:河包白塔和涼坪白塔,都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包白塔相信部分榮昌人還算聽說過,涼坪白塔就知者寥寥了。

仔爺我對榮昌宋塔的尋訪從河包白塔開始。那是2016年國慶,長假如久旱甘霖如期而至,無奈其時家委書記剛好珠胎初結,萬事務求小心,我籌謀已久的遠行自然雨打風吹去,臨時起意,就地決定回老家考古。當時所知,榮昌最古的,莫過於河包塔了。

現在各地留存的塔,重名嚴重,叫白塔、報恩寺塔、文峰塔的尤其多。而河包塔,通常叫做「白塔」,正式名稱叫「河包報恩寺塔」,名字泯然眾人,堪稱古塔中的「子軒」。

子軒塔,啊,不,報恩寺塔位於榮昌河包鎮的場鎮邊一座小山上。河包在榮昌各鄉鎮中,算中等規模,仔爺我此前從未去過,不過這報恩寺塔卻不算難找,到得鎮上,多啟動人肉搜索,問過幾個路人,就找到了,車子可以直接開到塔下新修的小廣場。

古塔位於山上,方向對了,遠遠就能看到:

到了近前,可以說古意盎然了,古得原汁原味,這麼大個塔,簡直古出包漿來了。

側視圖:

正視圖:

廣場上的介紹:

這個介紹算是挺不走心的。距今的年份有零有整,卻沒有落款時間,「今」從何算起不得而知。如果從縣誌刊載的光緒九年(1883)算起,就是公元999年了,那可不得了,已經是北宋初年了。可現有的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河包報恩寺塔建於南宋紹興二年(1132),也就是南宋初年。無論那一年,都算是難得留存下來的遺迹了。很明顯,從建塔開始,就沒有大修過,日常保養估計也馬馬虎虎,因此也難得保留了儘可能多的年代信息,是建築史研究的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古代建塔,通常以木、磚或石頭為材料。木構建築怕風怕火怕雷怕蟲,更怕兵荒馬亂,保存條件苛刻,越古的留存越少,以木塔計,最古舊的當屬BUG一般存在的應縣木塔(馬上一千年了),其他大型宋構,全國也寥寥無幾。磚塔耐久性好些,不過修補也相對容易,歷朝大大小小修復,替換磚瓦,難免引入些後世構件,比如著名的修定寺塔,唐或之前的古物,塔面浮雕磚卻保存得像上周的一樣,就是拜歷朝復刻維護所致。(應縣木塔和修定寺塔,感興趣的可自行百度,絕對屬於要跪著看的國寶)

而石塔,拜材質所賜,一旦豎起來,可以動刀的地方很少,連微整的空間都極為有限,因此基本都是原構。古代磚塔、石塔喜歡以仿木的紋飾和飾件來裝點,剛好能保存初建年代的技術水準和藝術風格,石塔尤甚。

介紹文字里「浮雕龍抱柱」「一斗三升」「雀替」不明所以?那就細節展示下:

龍抱柱,上端飾雲紋,腐蝕有點厲害:

一斗三升,一種斗拱支撐結構,下圖石檐下橫向循環排列的紋飾就是反映了這一技術的外在形式。而雀替,是立柱與橫樑間的斜向連接構件,利用三角形力學上的穩定為建築做支撐。一斗三升下,挨著塔楞立柱雕刻的就是其寫意的裝飾紋飾,很有味道:

感謝我大迦迦提供教具,仔爺我特意搭了個寫意的立體示意圖

一斗三升:

半側視圖

雀替:

再次感謝我大迦迦的支持!

在成行之前查到的資料,河包報恩寺塔周圍是一片荒地,人還能登到最頂層,對歷八九百年風雨的宋塔來說,實在難得。然而到2016年,政府已經將塔四周好好修繕一番了,不僅有了個不小的廣場,廣場上健身器材齊全,綠樹初長成,石圍欄也圈了起來,塔門封堵,不讓登塔了。遺憾之餘,也比較欣慰。

報恩寺塔所在的金鳳山,長久以來都是頗具規模的周邊宗教中心,想來極盛時,應當佔據了整座山,因為半山腰上,另有一座舍利塔,據稱清代中期為寺內高僧所建。二者相距較遠,山脊起伏,樹木遮蔽,彼此互不相望,當年卻同處寺中,寺廟規模之巨,可見一斑。

這座舍利塔特別之處並不在於年代——有宋塔在側,清中期塔並不算古早,也不在於高大——高5-6米,而是在於他是斜的。

正面看並不出奇:

側面看就斜了,非常斜,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和蘇州的虎丘塔都斜(注意看正直的圍欄,塔的傾斜度可知有多大):

鎮上沒有活人見過或聽說過這座塔正直的時候,可知這斜塔斜了至少一百年了吧。榮昌歷年小地震也不少,能屹立不倒,也是奇了。

紋飾非常精美:

迎風面風蝕稍重,背陰面保存狀況好很多:

特個寫。疏影斑駁,很是迷人:

報恩寺塔和斜塔對面的一座山上,另有一座教堂,真元堂,目前是縣保,還在使用中,久扣鐵門不開,無奈轉了轉,聊作餘興。

千年古寺傾頹,教堂風氣正盛,噫吁戲。

河包報恩寺塔訪完,留個路書:無論自駕或班車,到河包鎮,剛入場鎮的幼兒園(河包中心幼兒園?)下車,背後就有條石階路上金鳳山。百度地圖上河包鎮邊的「白塔寺」地名,就是報恩寺塔所在,也可以直接導航去。

走完報恩寺塔,陸陸續續,我又了解到榮昌另一座塔的存在。同樣是宋塔,但是更偏更冷門,至今網上只有一張照片,下面這樣(華龍網 袁松攝):

簡直河包塔的雙胞塔嘛。我得去看看。這一說,最終成行,不是在2016,不是在西周,而是在上周

涼坪白塔,除了個名字,幾乎什麼資料也沒有,只知道在觀勝鎮涼坪村。這個地名導航能搜到,於是去了。可是七彎八繞,進了村,沒人知道。多問過幾人,才搞清楚,當地人叫「白塔寺」,和河包鎮上的「白塔寺」一樣,徒有寺名,其實就剩座塔了。河包塔好歹能直接開到腳下,涼坪白塔,就是純考古了。沒有誠意,不建議來。

幾經輾轉,找到從大路進去的入口:

需要越一段野:

然後就看到涼坪白塔了:

納尼?這畫風不一樣啊!

荒煙蔓草,林深幽閉,一座古塔迎朔風而立,這是此前唯一一張照片給我留下的印象,沒想到現在成了這樣。

樹沒了,草沒了,土剛翻過,栽下了柑橘幼苗,不小心,會被當雜草踩到。

唯一不變的是,古塔,依然立在那裡,挺且直。

當然,還有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殘破

一個神神叨叨的男子跟著我們來到塔底下。初時以為是栽下柑橘的人,來看我們有沒有踩壞秧苗。走到跟前,滿口痴妄囈語,什麼「天兵天將」「玉皇降災」「德國美國日本,北京上海,殺個乾淨」「一個都跑不脫」,原來是個走火入魔的瘋漢子。來這麼個人,心裡怕怕倒是其次,從此鏡頭裡就少不了他了。

守塔人。長夜將至,我將從今開始守望……今夜如是,夜夜皆然(我居然想到了這個):

較之河包塔,涼坪白塔保存狀況更堪憂。塔本身較小,塔內通道被堵死了,上塔成了奢望,而且塔內狹小的空間貌似被瘋漢子用作了野炊之用,雜亂不堪。

涼坪塔除了門洞上的卷帶紋飾之外,赤條條一座素塔,讓其有點形貌的石質塔檐,也多有脫落

各層佛龕里,保留有佛像的已經很少,即便有,也是風化極其嚴重。塔頂幾層各面都有豎向的長裂隙,留下縱橫交錯的疤痕,連裂隙本身也風化圓潤了,看來荒廢經年,這塔沒少受磨難。

讓我意外的是,塔下有為數不少的石窟痕迹,但是都是空窟,不知本就未完工,還是被盜掘破壞了,或是風化使然。

為了尋找這處宋塔,在涼坪村外搭了一名老漢。老漢描述這座塔,沒有說「風化」,而是直接說「化了」。非常有表現力的遣詞,直白又圓潤,故意寫,倒寫不出這樣精準簡練的辭彙了。化了,石窟,佛塔,都化了,哎!

涼坪塔沒有留下任何斷代的依據(或許有,文保部門沒釐清而已),但是從形制,風化程度,以及石窟的狀態來看,比之河包塔,我覺得只會早,不會晚,可能是個難得的北宋石塔。這座殘破至此的涼坪白塔,堪稱我大榮昌地表最古建築了。

我見古塔多寂寥,我料古塔見我應如是。

未來,這片柑橘長成,該是挺大一片果園的。古塔,見過了太多的興與廢,春華與秋實。

長夜將至,我將從今開始守望……今夜如是,夜夜皆然——用在這裡,意外的更合適。

發完感慨,埋個坑。說過重慶現存宋塔有四座,除榮昌這兩座外,另兩座分別是大足北山多寶塔和北碚塔坪寺塔,均為南宋遺物。

2013年拍攝,修葺一新的多寶塔:

網上找來的塔坪寺塔:

這差別……我代表榮昌人民咽不下這口氣!

當然,古建的存續和修葺是有講究的,另外仔爺我對塔坪寺的參訪已提上日程,就等拿到第一手資料,容後再聊吧。

最後國際慣例:

震驚!榮昌地表最古建築棄之荒野無人問津,難道就你們兩個是南宋,我們兩個是「北宋」(讀作「白送」,四川話朗讀,效果佳)!

不轉不是榮昌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世界要不是黑白顛倒,那還叫眾生嗎?
投資不如玩古幣為何?雙旗紀念幣一枚價值100萬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