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慶之與高長恭,那些打破你印象的白面武將!

陳慶之與高長恭,那些打破你印象的白面武將!

原標題:陳慶之與高長恭,那些打破你印象的白面武將!


提起赳赳武夫,總是會給人一種五大三粗的刻板映像。雖然歷史上也有不少儒將,但是多為運籌帷幄於帳中,而非衝鋒陷陣於野。但歷史卻有兩位特例。一位是大名鼎鼎以長相陰柔俊美著稱的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另一位則是看似文弱,卻帶兵有方的南朝梁的白袍將軍陳慶之。


史書中並沒有記載陳慶之的出身,陳慶之可能是個庶族讀書人或者小官吏(蕭衍後來在褒獎他的詔書中寫「本非將種,又非豪家」)的兒子。 天監元年(502年),蕭衍受禪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權,這就是梁武帝。年僅十八歲的陳慶之被任命為主書,期間散盡錢財,招集士人,常想有一天能夠為朝廷效力。陳慶之41歲才開始領兵,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並請求梁武帝派兵接應。梁武帝以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率梁軍前去接應。


陳慶之最輝煌的時刻發生在北伐北魏的渦陽之戰中,大通元年(527年)十月,陳慶之與領軍將軍曹仲宗聯合進攻北魏渦陽(今安徽蒙城)。同時,梁武帝蕭衍詔尋陽太守韋放領兵與曹仲宗等會師。時韋放軍營壘未立,北魏散騎常侍費穆率軍突然到達,韋放僅有200人,但士卒殊死奮戰,以一當十,終於把費穆軍擊退。魏孝明帝元詡復派將軍元昭率軍15萬(一說5萬)增援渦陽,前鋒抵達距城40里的駝澗。


陳慶之意欲前往迎戰,但韋放認為:「敵人的前鋒部隊必然是精銳部隊,如果和他們戰鬥中勝利,也不足以成為功績,相反,如果戰鬥失利的話必然給我軍士氣造成不利影響,這就是兵法上所說的以逸待勞,不如別去攻擊」。陳慶之卻說:「北魏的士兵從遠方而來。現在肯定已經疲憊不堪了。他們離我軍那麼遠,必定對我軍不會有疑心,趁他們隊伍還未整齊,人員還沒聚集,應當挫其銳氣,出其不意,沒有不勝利的理由,況且我聽說敵人的營寨附近,樹林非常的茂盛,所以他們一定不會夜出,各位如果存在顧慮,那就讓我獨自領兵攻打他們吧。」於是陳慶之率麾下輕騎200人突襲元昭軍,破其前軍,魏軍震恐。陳慶之又乘勝與各軍連營而進,背靠渦陽與魏軍對峙。


兩軍自春至冬,交戰上百次,將士勞苦不堪。這時,傳來魏軍在梁軍陣地後興築營壘的消息,梁軍軍心有些動搖。曹仲宗等恐腹背受敵,欲撤軍。

陳慶之聞後,立節仗于軍門,慷慨陳詞地說:「我們到來這裡,已經過了一年了。耗費的軍糧兵器巨大。士兵們沒有戰意,都想著退兵,怎麼是為了功名?只是為了聚集在一起搶劫而已。我聽說過置之死地而後生,需要等到敵人聚集到一起然後與之戰鬥。你們想要班師,我另有密詔,你們幾天想要班師違反密詔的話,便依據密詔處罰。」曹仲宗聽從了他的意見。


當時魏軍建築了十三座城塞,想要以此控制梁軍。陳慶之在夜色掩護下,出動騎兵突擊魏軍,連克4個營壘。渦陽戍主王緯聞訊,以城降梁。其餘九城,兵甲猶盛。韋放在投降的魏軍中挑選30餘人予以釋放,讓他們回去,到魏軍各營壘報告渦陽陷落的消息。同時,陳慶之率軍隨釋放的魏軍士卒之後,擂鼓吶喊攻擊。在梁軍的凌厲攻勢下,魏軍剩下的9座城堡也先後潰敗。梁軍乘勢追擊,大敗魏軍,俘斬甚眾,渦水為之斷流,又降城中3萬餘人。梁武帝詔令以渦陽之地設置西徐州。梁軍又乘勝進至城父。


陳慶之出身庶族,受傳統觀念影響較小,用兵靈活。陳慶之指揮藝術的最大特色是重視士氣,善於把握戰機,善於打運動戰。陳慶之不但在戰場上注重士氣的作用,在平時也注意士氣的積累。在滎陽之戰中,陳慶之的演講讓梁軍將士沒有了任何顧慮,於是梁軍在陳慶之指揮下「相率攻城」,創造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少有的戰例。陳慶之的戰績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時愛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當時有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說完陳慶之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蘭陵王了。蘭陵王高長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肅,字長恭,以字行,祖籍渤海調蓨,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詳。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將領,一說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長恭性格溫良敦厚,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樂陵縣開國公,從弟高殷即位後晉爵為蘭陵郡王,後歷任尚書令、錄尚書事、大司馬、太保、太尉等。傳聞蘭陵王高長恭因為相貌俊美,所以每當上戰場時都要佩戴惡鬼面具,以遮住自己的面容,從而增加在戰場上的威懾力。


長恭在軍事上的成就在於他參與了北齊後期與北周的歷次大戰, 並數次擊退北周進攻。河清二年(563年),北周大將楊忠聯合突厥自恆州而下攻打北齊,突入晉陽(今山西太原),晉陽為北齊北方軍事重鎮,高長恭親自參與了擊退北周和突厥軍隊的作戰,奮力將北周大將楊忠擊退。次年十二月,邙山之戰時,北周攻打洛陽,武成帝高湛派蘭陵王高長恭與并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前往洛陽救援,高長恭帶領五百名騎兵衝進北周軍隊的包圍圈,到了金墉(今河南洛陽東北故城)城下,高長恭成功替金墉解圍,北周軍隊最後放棄營帳逃走,從邙山到谷水的三十裡間的川澤之地,都是北周丟棄的兵器輜重。

根據《北齊書》的記載,這次戰役後,高長恭開始聲名遠揚,士兵們為此作曲謳歌他,即後來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千年拾穗 的精彩文章:

姜維作為諸葛亮的繼承者,忠心為蜀為什麼仍然飽受爭議?

TAG:五千年拾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