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同性戀者生活的《樂隊男孩》50 周年,新版本又演出了
5 月 31 日,《樂隊男孩》(The Boys in the Band )首演 50 周年之後在百老匯推出了最新的版本。
因為講述同性戀生活處境,50 年前這是一部很難有演員願意出演的戲。現在這一版,主演是吉姆·帕森斯(Jim Parsons)、馬特·波莫(Matt Bomer)、扎克瑞·昆圖(Zachary Quinto)、安德魯·蘭內斯 (Andrew Rannells)。每一位演員都很有名氣,並且都已經公開出櫃。
吉姆·帕森斯是《生活大爆炸》中 Sheldon 的扮演者,2012 年在《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中出櫃。馬特·波莫是偵探劇《妙警賊探》的主演,2012 年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出櫃。扎克瑞·昆圖是《星際迷航:暗黑無界》主演,2011 年接受雜誌訪問時出櫃。安德魯·蘭內斯是音樂劇《摩門經》的主演,18 歲就出櫃了。
《樂隊男孩》劇照,來自百老匯官方網站
《樂隊男孩》首演於 1968 年。劇中,9 位好友在紐約曼哈頓的一間高級公寓開生日派對。9 個人的故事在派對上展開,讓人們看到他們身為同性戀的生活處境。
《樂隊男孩》在百老匯上演的時候,舞台及熒幕上的同性戀角色都既邊緣,又被賦予偏見並被嘲笑。但《樂隊男孩》的故事聚焦同性戀,是敢於呈現此類故事的先行者。
《樂隊男孩》劇照,來自百老匯官方網站
《樂隊男孩》的編劇 Mart Crowley 寫這部戲的時候,別人都不敢接手這個項目。他也很難找到演員來演這部戲,因為演同性戀很可能意味著演藝事業的終結。最終來出演《樂隊男孩》的演員中很多就是同性戀者,但他們隱藏著自己的同性戀身份。
《樂隊男孩》是在一間小劇院上演,預計只演出 5 場。但出乎意料得從 1968 年春天到 1970 年秋天,一共演出了 1001 場。《樂隊男孩》的演出不僅得以持續,還搬到了更大的劇場去演出。1970 年,《樂隊男孩》還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樂隊男孩》具有了特別的意義。人們回過頭去看它,發現是這部戲開始讓同性戀題材的故事既不濫情、也不懷有偏見地出現在舞台上。但 Mart Crowley 說他不是活動家,他弄不清是什麼驅使著他做了這部戲。他說他只是在書寫現實。
《樂隊男孩》劇照,來自百老匯官方網站
這也是《樂隊男孩》 50 年後能夠聚集這麼多名演員來出演的原因。情況不同於 50 年前,但當這樣的台詞出現:「你真是既可悲又可憐。你是同性戀,你不想成為同性戀,你卻沒辦法改變這個事實,不管你怎麼求助你的上帝,也不管在有生之年你求助什麼樣的理論。或許有一天你會過上異性戀的生活,如果你足夠絕望的話,如果你能狂熱到足夠毀滅自己的程度。但是,你仍舊是一個同性戀。永遠都是,麥克,永遠。直到你死。」還是有人在被撫慰和鼓勵。
像吉姆·帕森斯所說:「我之所以喜歡《樂隊男孩》是因為,它在當下的解讀展示了這部分社會議題的進步,以及停滯。我覺得人們有必要花時間重新來關注它。」
這一版《樂隊男孩》在紐約 Booth 劇院演出,將演出到 2018 年 8 月 12 日。
題圖為《樂隊男孩》 劇照,來自百老匯官方網站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馬丁·路德·金逝世 50 周年之際,HBO 發布了一部紀錄片
※日本實際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大量女性與老年人參與就業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