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殺掉鰲拜後為什麼後悔 鰲拜究竟是不是亂臣賊子

康熙殺掉鰲拜後為什麼後悔 鰲拜究竟是不是亂臣賊子

本文配圖來源:花瓣網

《清史稿》記載:「上久悉鰲拜專橫亂政,特慮其多力難制,乃選侍衛、拜唐阿(滿語,各衙門管事而無品級者)年少有力者為撲擊之戲。是日,鰲拜入見,即令侍衛等掊而縶[zhí]之。於是有善撲營之制,以近臣領之。」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剛剛親政的康熙帝不想再忍受鰲拜的專權擅政了,打算除掉他。

可是鰲拜力大無比,十六歲的少年康熙帝擔心制服不了他,就挑選幾個力氣大的少年,整天在一起玩摔跤的遊戲。

有一天,鰲拜入朝覲見皇帝,康熙帝命幾個少年將鰲拜撲倒後綁縛起來。宣布其三十條罪狀,關進大牢,鰲拜最終死於獄中。

「智擒鰲拜」有許多版本,《竹葉亭雜記》記載:「帝在內,日選小內監強有力者,令之習布庫以為戲。鰲拜或入奏事,不之避也。拜更以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一日入內,帝令布庫擒之,十數小兒立執鰲拜,遂伏誅。」

康熙帝選有力氣的小太監十多人,整天在一起玩較力遊戲,鰲拜入宮奏事的時候,看到這些小孩瘋鬧毫不在意,他認為皇帝遊戲無度,對自己專擅朝政更加有利,心裡還挺得意。

不成想皇帝突然下令,十幾個小太監蜂擁而上,鰲拜於是被擒獲處斬。

《南亭筆記》說得更好玩兒:鰲拜入宮,內侍把鰲拜請到一把三條腿兒的椅子上落座,鰲拜渾然不覺。康熙帝賜茶,這茶碗事先用開水煮過,鰲拜不知其中有詐,大大咧咧就端了起來,茶碗燙手,鰲拜身子一晃,茶碗「砰然墜地」。

靠在椅子後邊的小太監乘勢推了一把,鰲拜一個狗搶屎撲倒於地,康熙帝突然大聲呼喊:「鰲拜大不敬!」眾「健童」群起而攻之,鰲拜寡不敵眾,被擒捕後交部議罪。

正史也好,野史也罷,總之,鰲拜被康熙帝親自下令捕獲了。

堂堂鰲中堂,身經百戰沒能戰死沙場,反倒被幾個毛孩子給掀翻在地,太窩囊了。很多史料都記載他死於監獄,十分有可能是被活活氣死了。

鰲拜被捕,三十條罪狀,不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其中有圈地、私買奴婢、對太皇太后不敬、對冊立皇后嫉妒等等,最為嚴重的罪行總結成八個字就是「結黨營私,擅權專橫。」

鰲拜死後,他的弟弟穆里瑪、塞本得,侄子訥莫,黨羽班布爾善、阿思哈等或株連被殺,或被廢黜流放,鰲拜為自己的專橫跋扈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鰲拜出身滿洲瓜爾佳氏,祖父索爾果是蘇完部首領,叔叔費英東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祖孫三代為大清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鰲拜討伐洪承疇,令明軍精銳喪盡;圍剿李自成,令大順政權灰飛煙滅;遠征張獻忠,立下赫赫戰功。

因軍功受封公爵,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晚年過於貪戀權位,難免做了一些結黨營私的勾當。

鰲拜雖然有罪,但罪不至死,小皇帝急著要自己說了算,鰲拜沒把小皇帝放在眼裡,結果小皇帝耍起了小孩子脾氣,以胡鬧的方式,把一個功臣的一生開玩笑一樣就給毀了。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年近六十歲的康熙帝終於幡然悔悟,自己當年對功臣鰲拜的懲處有點過分。

他對大臣們說過這樣的話:「憶及數事,朕若不言,無敢言之人,非朕亦無知此事者……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

當時康熙帝雖然將鰲拜「革職籍沒」後拘禁起來,並沒有誅殺他,但對於有功於大清的鰲拜而言,獄中苟延殘喘,實在是生不如死。

康熙帝清楚,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層窗戶紙只能由自己捅破,於是提出讓其爵位由子孫世代繼承的想法,可惜當時的大臣無人敢接他的話茬,這事兒不了了之。

直到雍正帝上台之後,「賜鰲拜祭葬,復一等公,世襲罔替。」算是給鰲拜平反昭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可惜的兩個神童 倘若他們搭檔成為君臣 三巨頭都得讓道
南梁刺史私藏財寶百餘庫 梁武帝卻拍手叫好 這是為何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