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中國軍紀渙散?還是日軍主動挑釁?「濟案」肇始之因歸於何處?

是中國軍紀渙散?還是日軍主動挑釁?「濟案」肇始之因歸於何處?

「濟案」肇始之因,日英美等國歸咎於中國軍紀渙散,致引兩軍武裝衝突。中國則強調日本主動尋釁,乃純粹侵略行為。其實,自1926年北伐出師以來,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屢屢出現侵擾外人情事。軍隊侵佔外商資產,屢見不鮮。至於破壞教堂,更時有所聞,「令人有國民政府不能保護外僑之感」。在北伐初期,這類衝突主要引起英美等國的不滿,1927年3月南京事件可為一例,但日本方面已見戒心。日本對國民革命軍兵士的紀律,實亦有嘖言,曾提出抗議。中國責任之說,似非空穴來風。汪榮祖、李敖論濟案問題,即認為「蔣軍的紀律絕不會比一般軍閥的軍隊好」。

五三慘案紀念碑

國民革命軍與外人的摩擦,受到「打倒帝國主義」一類宣傳的助長。常見的破壞教堂舉動,即與當時的非基督教運動有關。尤有甚者,國民黨高層在二次北伐前夕所下的剋制命令,其實沒有得到中下層黨人的切實遵行。

1928年由青島抵濟的日本軍隊

蓋清黨以後,黨人的民族主義情緒依舊高漲;既重啟北伐,猶視張作霖奉軍為日本卵翼下的勢力。1928年春魯南作戰期間,革命軍官兵以直魯軍張宗昌部用日人作戰,更生惡感。4月30日,革命軍攻濟南城,見直魯軍往日本租界撤退,仍窮追不捨。官兵復見租界內中國攤商懸掛日本國旗求自保,頗厭之,遂有破壞行動。這類行為已肇下隱患。而賀耀組之第四十軍,由軍政訓部沿路張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標語,根本未遵守總司令部的命令。該軍進入濟南城後,招致日本抗議,乃不再編寫標語,但改畫圖案「打倒⊙」,雇百姓在租界大事張貼。日方吃了種種「悶虧」,雙方關係更形緊張。

1928年4月日軍在濟南公園一帶布防

進入濟南城的四十軍兵士,與日軍產生的衝突,即為引發「濟案」的重要導火線。革命軍官兵不顧日軍攔止,大量湧入日本租界,尤其為日方所忌。爭議點在於,中國兵士系經過日軍自行劃定的防線,引發事端?抑或中國士兵在日本租界內滋事,與赴援的日軍駁火?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日摩擦造成之後,日軍必欲擴大事端,背後另有更複雜的理由。

( 張憲文、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 第4卷》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戰鬥200餘次,殲敵9700餘人!浙西遊擊隊的活動使日軍寢食難安
曾經囂張至極的關東軍,為何到了抗戰末期變成紙老虎?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