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走進這個精神病患者的世界么?
17.5%。
這是國家衛生計生委2017年公布的我國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也就是說,每6個人就有一個是精神心理疾病,身邊一起工作的同事,一起上課的同學都可能是患者。
在其中,重性精神障礙發病率佔1%。患有精神障礙的大多數人,只是受困於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包括抑鬱障礙患病率3.59%,焦慮障礙患病率4.98%。
問題來了。
誰來界定精神疾病的「重性」?誰又來確定這個人該不該被進精神病院?
目前而言,學界最權威的是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900頁的工具藍寶書
但在《心理疾病與精神療法》雜誌上調查,本書多數參與編撰手冊的專家,與一些藥品製造商有著千絲萬縷的「曖昧」關係。
這就可怕了。
精神疾病的診斷,不像胃鏡、X光、B超等等科技手段一目了然,全靠醫生的一雙慧眼。醫生說你有重病,你就先精神病院來倆療程再說。
既然證明有病沒病是靠主觀判斷,靠醫生「評估」,錯了,誰知道?一個正常人,被關進精神病院,怎麼辦?
這部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導演兼攝影,用iPhone 7 Plus拍出的新片[失心病狂],就講出了這個故事。
△[失心病狂],1080P資源已出
這部片子在評分網站上的「恐怖」、「驚悚」分類里,也算中高分段。
「 電影感覺是如此的真實,使得觀眾感受到了恐懼。」
「索德伯格有別具一格的能力,就是使令人厭倦的套路產生新鮮感,他把這種魔力帶到了這部電影里。」
「這是一場噩夢般的精神病院之旅,有[飛越瘋人院]的影子,但不會過分追求影片的走向。」
▼
女主索伊的工作是分析師,不過是脾氣暴躁、日常懟客戶的一種。
△懟天懟地懟客戶
老闆賞識,工作順利。但她心頭橫亘著一座大山,始終感覺自己被人跟蹤。
△在辦公室也能看到跟蹤自己的背包怪男
無奈,求助谷歌,搜出一所名叫「高地溪行為中心」的地方,驅車前往。
但索伊沒想到,這家山清水秀的醫院,進去,就出不來了(搜索引擎害人不淺)。
一開始還算正常,先親切的傾聽你,完成心理諮詢。然後讓你填表。
△常規程序走完,人就別走了
填完之後,「常規」流程又來了,把包里的東西全部掏出來檢查一遍拿走。脫下衣服檢查身體,換病服。
△「當然不能。」
表格也填了,東西也交了,衣服也換了,以後,就是精神病院的一員了。
△友情提示,不看錶格內容就簽字,可能會進精神病院
索伊哪能想到就做一個心理諮詢,就把自己整成精神病人住院?但之前一直渾渾噩噩,這會兒大勢已去才發現自己身入魔窟。
晚了!
進了精神病院,就是精神病。說出花來,大家也當是精神病人的新操作。和醫護人員溝通?人家軟硬不吃。想報警求救援?警察根本不信。
△冷漠兇狠的護士,頗有[飛躍瘋人院]里護士的風格
最可怕的是,索伊自己腦子裡也出現幻想。沒法確定是真有跟蹤狂,還是自己真的是神經病,跟蹤狂之流都是自己的臆想。
△第一眼看上去是跟蹤狂,上去一拳之後變成了護工
▼
[失心病狂]在鏡頭上有些地方顯得相當粗糲,這是由於影片全程採用iPhone手機拍攝。
△[失心病狂]片場照
這種處理不算首創之舉,但對於索德伯格這種級別的大導,用這種操作也是頭一回。原來用iPhone拍攝,大多都是因為成本問題,也就是說是倆字,沒錢。
2012年,紀錄片[尋找小糖人]最後20分鐘採用iPhone拍攝。雖然由於劇組到後期彈盡糧絕,從8毫米攝影機降級成手機,但最終還是摘得了第8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
△[尋找小糖人],歷時六年拍成,劇組窮不代表成品差
2014年,又有一部耗資1萬美元,全程使用iPhone5拍攝的[不安的心]。
△[不安的心]海報
到了2015年,就是大多數人所知,聖丹斯展映的[橘色],這部片子不僅題材聚焦邊緣群體變性妓女,並且全程採用iPhone 5S拍攝。
△[橘色],不僅用手機拍視頻,還用價值8美元的視頻應用 FilmicPro
儘管小成本、業餘愛好者有時會這樣搞,手機也被證明不是拍不出好作品。你看人家[尋找小糖人]奧斯卡也照樣拿。
但這些手機拍成的影片,多數都是獨立電影,源於預算二字,不得不選取的拍攝手段。(陳可辛短片[三分鐘]情況不同,算是廣告)
於是把史蒂文·索德伯格義無返顧的用手機,和一些大導還熱衷於膠片質感,連數字都嗤之以鼻相比,就顯得相當魔幻了。而他給出的回答,這是「未來的趨勢」。
大家都有一個固有的印象,那就是特別在意拍攝設備的大小,但我沒有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可能是自己作為電影製作人生涯中最自由的一次,而且我還會繼續嘗試。此時此刻對我非常重要,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新的篇章。
手機拍攝的優勢,顯而易見。它方便快捷,相比傳統攝影設備轉場布景時間可能比拍攝更長,手機當主要設備簡單了無數倍,拍完當下就能轉場,也方便演員進入狀態。
由於手機的限制,影片中在黑夜段落,畫面細節會有所缺失,光暗反差十分明顯,同時廣角鏡頭也會產生畸變。但這也恰恰照應精神病院環境的恐怖、幽暗、壓抑和扭曲。
△夜戲偏黑,顆粒感強,這是受拍攝設備所限
[失心病況]不是導演的玩票之作,手機拍攝也不是單一的噱頭。索德伯格是在通過手機拍攝,尋求電影的邊界。
▼
說起導演索德伯格,首先提起的,肯定是他大牌雲集的商業系列[十一羅漢]、[十二羅漢]、[十三羅漢]。
△[十一羅漢]豆瓣7.9分,高於84%的犯罪,90%的動作,[十二羅漢]、[十三羅漢]分別為7.1分、7.3分
他的作品發揮比較穩定,導演作品的豆瓣均分在7.2分。
近幾年,他當一當像[瞞天過海:美人計]這種和他千絲萬縷電影的製片,或者拍一拍像[尼克病院]、[馬賽克]的美劇,不亦樂乎。
△[尼克病院],年代醫療戲
不過像2001年創奧斯卡記錄,執導[永不妥協]、[毒品網路]兩片同時獲得最佳影片提名,還憑[毒品網路]拿到最佳導演的赫赫威猛,也沒再重現。
但這部[失心病狂]一出,先鋒、反常規的索德伯格又回來了。畢竟他除了在商業片里有所成就,也一直是藝術片箇中高手。
他的作品曾以實驗性著稱,一舉成名摘得金棕櫚的處女作[性、謊言和錄像帶],在結構和題材上都相當大膽。
△[性,謊言,錄像帶],情愛描繪熱辣滾燙
在[愛神]中,和王家衛,安東尼奧尼分別執導,組成三段式影片。他的[平衡]不僅畫面用黑白與彩色結合,影片也是夢境和現實穿插。
△小羅伯特·唐尼出演都掩飾不住[平衡]的晦澀氣質,當然,比起安東尼奧尼老前輩高深只能排第二
[失心病狂],明明可以作為大導可以用各種高精尖攝影設備,但他卻全片採用iphone拍攝,絕對是一個夠勁的嘗試。
而影片挑大樑的女主克萊爾·芙伊,之前無論是她飾演伊麗莎白二世的[王冠]、還是講述都鐸王朝宮廷權力鬥爭的[狼廳],都是身份高貴,氣質優雅的角色設置。
△[王冠]里的克萊爾·芙依
在[失心病狂]完全不同,迎來她銀幕形象的一次180度大轉變,在精神疾病的邊緣遊走,表現歇斯底里的瘋狂。
△感受一下,在iphone特寫鏡頭下的演藝
男主則是由喬舒華·萊納德飾演,此君曾在鼎鼎大名的恐怖片[女巫布萊爾]中有過出演。
△[女巫布萊爾],恐怖片偽紀錄片經典
除此之外,索德伯格合作將近十次的老友馬特·達蒙,也在本片中出演了一個角色。
△特工變警探的達蒙
▼
被強制關在精神病院的影片,總帶著一股詭異的氣味。這固然和銀幕上演員表演出病人的奇異舉止有關,但更可怕的,是影片中進了精神病院,就是精神病的氛圍。
像[飛越瘋人院]里的麥克墨菲,想進精神病院容易,想反抗?想走?先留下腦葉再說。
△ [飛越瘋人院],看電視大喊大叫反抗病院,象徵反抗體制,是影史經典
或是像[大群]里的大衛,本來是最強變種人,但別人都說自己是精神病。他就畫地為牢,把自己定位成精神病。
△[大群],病院狂亂段落鏡頭技法炫技到頂峰
像[鵝毛筆]里的薩德, 政府把你關瘋人院里,你可不就是「瘋人」嗎?
△[鵝毛筆],性書狂人不情色的情色故事
而[失心病狂]里的索伊,不僅醫護人員把她當精神病,她也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觀眾都無法確信她的精神狀態到底如何。
△[失心病狂],索耶服用致幻劑後,畫面多重曝光,高飽和度,陷入狂亂
這些片子會讓人產生對自己的靈魂拷問:假設被關進精神病院,如何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
答案是絕不可能。
精神病院不是歡樂谷。來得,走不得。在精神病院證明自己不是神經病,是如同《第二十二條軍規》一樣的悖論。
1973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羅森漢恩的實驗,招募了8個人來做假病人,結果,除一人外,其餘被試均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進入醫院後 ,所有被試不再表現任何癥狀,行為完全正常。
結果沒有一個假病人被醫務人員識破。並且他們出院後,他們的心理狀況被認為是「精神病恢復期」而記錄在他們的病歷中。
事實上,醫生具有一種刻板印象,傾向於忽略病人的個性化特徵,並直接給病人貼上精神病學的診斷標籤,在病人被貼上如「精神分裂症」的標籤後,醫務人員對其所有行為都歸因於標籤,因此,對被試的記錄行為缺乏關注和懷疑,只把它當成精神病標籤的另一個行為的證據。
羅森漢恩的研究,證明了在精神衛生機構中,正常人不能與真正的精神病人區別開來。精神疾病,一直是無法精確界定的。
[失心病狂]看到了這種恐懼,並把它通過影像表現出來。儘管影片前後兩半節奏有些割裂,但是在探索的同時流露出令人緊張的逼仄真實,值得這98分鐘。
※「愛樂之城」算不得什麼,這裡有部「愛樂之國」
※?原來華人在美國人眼中的形象,都被演繹在這部電視劇里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