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書法大家臨帖也不像,這是為啥?
文史
06-06
現在人把古人臨帖總結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摹帖;第二階段:對臨;第三階段:背臨;第四階段:意臨。
摹貼是學習最初的一種練習控制筆的方法,主要是為了讓從來沒有使用過毛筆的人,通過熟能生巧達到熟練使用毛筆的目的。對於書寫必是毛筆的中國古人這個基本上不是問題,只有我們今天的人才需要有這樣的訓練。
褚遂良臨《蘭亭序》
古人基本上是從對臨開始的。不過他們對的都不是真跡,只是更早一點的摹本,比如唐代馮承素的神龍版《蘭亭序》。對臨是臨帖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學習中最實用方法。
背臨的前提是能背帖,就是將貼中內容筆法字形結構都記下來,然後再寫出來,這就是我說的「爛熟於胸」,沒有對原帖的充分理解,是很難做到的。
吳昌碩臨《石鼓文》
前面三階段都是基本功,也就是入貼,而要做到出貼,就要進行第四階段的學習,那就是意臨。「意」就是一種感覺,書家在廣泛臨帖中尋找自己的感覺,這就有個問題擺在面前,臨的像與不像?而且,意臨也可以稱為博取眾長,只在帖中找自己感興趣的一點或幾點就可以了,如果還拘泥於像不像,那就和背臨沒什麼區別了。
董其昌臨米芾《方圓庵記》
下面這是董其昌臨米芾《方圓庵記》,我們不難看出兩個人在字的取勢上差別有多大。
縱觀全貼,最像的字就是這個「法」字,通過這個「法」和與之相鄰的「師」字但不難發現董其昌與米芾的區別:米芾每一筆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一絲不苟,寫的很嚴謹,雖是行書,更偏楷一些。相比之下董其昌就顯得飄逸,他的行書更草一些。
臨帖像不像,其實有兩種情況,第一,初學者對筆墨把握不好,不能臨像;第二,臨帖到最後,沒有必要再依葫蘆畫瓢那樣追求像。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