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的種類及分布
中國傳統的書畫用紙″宣紙「始於唐代、產於安徽涇縣,因唐代涇縣隸屬宣州管轄,故因地得名,迄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2002年安徽宣城涇縣被國家確定為宣紙原產地。
宣紙最主要的原材料是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這二種材料是經過多少年造紙技師、能工巧匠不斷反覆試驗後篩選出來的品種,其產品亦已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時至今日,這二種原料基本具備不可取代的地位。
目前宣紙的種類繁多,國內的十大品牌宣紙引領著行業的發展,十大品牌宣紙有:
雙鹿宣紙、紅星宣紙、汪同和宣紙、傑星宣紙、汪六吉宣紙、陳林牌宣紙、同星宣紙、桃記宣紙、皖星宣紙、涇星宣紙等
宣紙一般可分為生宣,熟宣、半生熟宣紙三種。
生宣是沒有經過加工的,吸水性和滲水性都較強,使用時易產生豐富的墨暈效果,生宣要久藏為好,剛生產出來的宣紙過於凈白,火氣過重。久藏的生宣色澤柔和,用墨用色更具韻味。生宣適用於書法、寫意山水創作。生宣作畫雖多墨趣,水墨滲沁迅速,初學使用生宣紙墨色不易掌握。
熟宣是生宣紙經上礬、塗色、灑金、印花、塗蠟、灑雲母等工序製作而成的,又叫「素宣」、「礬宣」、「加工宣」。其特點是不洇水,宜於繪製工筆畫,書法小楷,能經得住層層皴染,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它的缺點是,久藏會出現「漏礬」或脆裂,不適宜作水墨寫意畫。熟宣紙加工方便,製作簡單,容易掌握。熟宣也有用蛋青或豆漿制過的。
熟宣品種較多,有「檳榔」、「珊瑚」、「煮錘」、「蟬羽」、「雲母箋」、「蟬衣」、「冷金」、「灰金」、「雨雪」、「冰雪」、「蠟箋」、「金花羅紋」、「翠綠虎皮」、「鵝黃虎皮」、「瑪瑙虎皮」、「桃紅虎皮」等多種。唐代名貴一時的「澄心堂紙」、「薛濤箋」和「金花箋」,即是在生宣紙上用重礬加工製成的「熟宣」。
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
辯別生宣和熟宣的方法
分辯生宣和熟宣的最簡單方法,可用手蘸清水測試即能分辯,用手指蘸清水在宣紙一角測試,清水在宣紙上迅速暈開的就是生宣,熟宣是水點到那裡就停留在哪裡,不會洇開,熟宣比生宣的拉力相對要強。半生熟宣紙遇水暈開速度會慢。
宣紙按用料配比不同分類,又可分為棉料、凈皮料、特種凈皮三類。其中又有單宣、夾宣之分, 一般來說,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紙,較薄、較輕;凈皮是指檀皮含量達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達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紙張更能經受拉力,質量也越好;對應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紙,更能體現豐富的墨跡層次和更好的潤墨效果,越能經受筆力反覆搓揉而紙面不會破。
書畫用紙除了安徽宣紙還有四川的夾江紙、江西福建的連史紙、浙江溫州皮紙、浙江富陽紙等。
一,江西鉛山連四紙(連史紙)
江西省鉛山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紙品,連四紙紙質潔白瑩輝,細嫩綿密,平整柔韌,有隱約簾紋,防蟲耐熱,永不變色,有「壽紙千年」之稱,舊時貴重書籍、碑帖、契文、書畫、扇面等多用之。也適宜作′書畫裝裱用紙,書畫家、鑒藏家欣賞它獨特的品質韻味,許多字畫、印譜、拓本依託它得以傳世。2006年,鉛山連四紙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片紙不易得,措手七十二",連四紙的製作工藝有72道,道道精湛,十分考究。原料要用毛竹的嫩竹竿,在立夏前後嫩竹將要長出兩對芽葉的時候砍伐取用。紙料需經幾個月的日晒雨淋,使之自然漂白,生產周期長達一年。
二,溫州皮紙
溫州皮紙,史稱蠲紙,唐代起即已列為貢品。是漢族勞動人民以桑皮為主要原料生產的一種手工紙。瘦金筆勢迥超傖,紙敵澄心白似銀。這是清代詩人戴文雋對溫州蠲紙的讚歎。溫州皮紙採用純桑樹皮和嫩竹為主要為原料,紙質比較韌,且一面光一面糙。由於紙紋特殊,在溫州皮紙上作畫,能忠實反映墨色,很容易形成一種壁畫般古樸、殘破與神秘的畫面效果。另外,由於紙質韌性大,要多長有多長而不需拼接,溫州皮紙非常適合書畫長條幅,溫州皮紙適宜作裝裱用紙。
三,福建連城連史紙
福建省連城連史紙,歷史悠久,工藝獨特,歷來為金石書畫愛好者所鍾愛。連史紙採用嫩竹做原料,鹼法蒸煮,漂白製漿,手工竹簾抄造,有72道工藝,道道精湛。紙白如玉,厚薄均勻,永不變色,防蟲耐熱,著墨鮮明,吸水易干,書寫、圖畫均宜。連史紙不僅薄,而且具有很好的韌性和吸水性、表面細膩光滑,所以常用於篆刻創作時書寫印稿及上石、篆刻作品鈐印留存、拓制邊款以及古籍修復等各個方面。
連城連史紙潔白如玉、細膩均勻、光滑如油、紙薄而韌性強,可稱為「妍妙輝光」,不但可以用做印刷名貴書籍,製作重要歷史檔案、家譜、族譜、書畫等,還可以作為印學領域的拓印專用印譜紙。只有吸水性極強,韌性好的連史紙在拓印過程中才不易破壞,可以把印章里的印痕清楚的表現出來,且黑白相間,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這是其他手工紙所不能代替的。
四,四川夾江宣紙
夾江書畫紙產於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工藝之一。歷史悠久,始於唐,繼於宋,興於明,盛於清,康乾時期成為「貢紙」和「文闈捲紙」,抗戰時期達到頂峰,年產萬噸,產量之多,品種之繁,品質之佳,為全國之冠。
早在唐代,便有關於夾江紙的記錄,宋代夾江竹紙發展很快,在明、清時代夾江紙迎來興盛之期。明代中期,夾江紙已經廣泛地用於文化教育、經濟貿易,滲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諸多領域。
夾江書畫紙便以「大千書畫紙」名之,與安徽宣紙同被譽為「中國有宣、夾二紙,堪稱二寶。」
夾江書畫紙具有「肌細、油嫩、鐵板(棉韌)、潔白、做手(整選)」等特色,這種以嫩竹為原料的手工紙有著其它紙張不可替代的品質,潔白綿密,浸潤保墨的特點,油嫩肌細,文人墨客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因此夾江書畫紙是充分體現了中國藝術風格的上等紙張。用嫩竹造紙,從砍竹子到生產出紙,傳統工藝需要七十多道工序。
五,浙江富陽紙
富陽紙是古老的傳統造紙工藝,富陽造紙業已有1900多年有歷史。富陽是「謝公箋」創製人謝景初的故鄉,也是我國手工紙的重點產區之一,幾乎生產所有類型的中國紙。名聞全國的「土紙之鄉」。古書就記載「富陽一張紙,行銷十八省」。富陽紙分竹紙和草紙兩大類,因紙質細軟,富有彈性而久享盛名。富陽紙品種繁多,現主要有用於書法作畫的宣紙和以手工製作的「坑邊紙」。
富陽土紙薄如蟬衣,韌力似紡綢,品多質優。傳統紙品有竹料紙、草料紙、皮料紙三大類50多個品種,如元書紙、坑邊紙、斗方、粗高、名糟、三頂、桑皮紙、綿紙、桃花紙、蠶種紙、雨傘紙等。其中以嫩毛竹手工精製的元書紙最為高檔而聞名中外。元書紙張面光潔,色澤白凈,不受蟲蛀,不會變色,用於寫字作畫滋潤而悅目。昔日武壇練功,用此紙作墊,任武士彈跳而不破碎。相傳宋朝的吏部大臣謝富春,一次用富陽的赤亭紙(元書紙的前稱),寫奏章,皇帝見奏章字跡清楚,紙質潔白,手叩有音,聞有清香,便召謝詢問。當他得知此乃是富陽用竹漿製造的,紙質優於當時朝廷通用的「棉藤紙」,落筆粗細自如,書寫暢如游龍,當即指定為貢紙,著人按規格要求生產。赤亭紙遂即改稱元書紙。後人為了紀念謝富春,又叫此紙為「謝公箋」。富陽元書紙從此揚名天下。
六,宣紙的選擇
1、棉料:稻草為主,檀樹皮為輔,紙性綿軟、手感柔潤、潤墨性強、適用一般繪畫和書法,但紙薄,不宜用力過重。
2、特種凈皮:以檀樹皮為主要原料,輔以少量稻草精製而成,紙性堅韌,柔軟,宜書宜畫,它吃墨均勻、托墨色、下筆見痕。畫大寫意層次分明、著色鮮亮;畫小寫意容易控制筆墨;用於書法則墨色鮮亮、經久不退。
3、凈皮單宣:僅次於特種凈皮,其性質和使用效果與特種凈皮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稻草含量稍高,手感較綿軟
挑選宣紙;應該有一定的紙類常識,一般來講,應該注意一下幾點:
(一)眼看——好紙不一定白,太白說明增白劑太多,不利久藏;紙白但不刺眼,反光柔和;不能有草梗、沙粒、裂口、洞眼、其他附著物。
(二)手感——光滑、細膩、厚薄均勻、光滑中又有阻力。
(三)抖紙——綿軟不脆。如有嘻哩嘩啦的響聲、手感僵挺,決不是好紙。
(四)蘸墨試紙——好紙反應:吃墨快、擴散均勻、墨緣無鋸齒狀、再點第二次,墨干後層次分明、墨跡清晰、兩次墨點中間有細細的白印。
仙居柏楠書畫裝裱研究院
台州聚賢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掃一掃關注我
TAG:柏楠書畫裝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