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太姥山福鼎白茶與宋代鬥茶!

太姥山福鼎白茶與宋代鬥茶!

太姥山白茶以其特有的白茶品位,神奇的白茶功效和藥用功能,高超的太姥山白茶製作工藝和加工藝術,引來和傾倒了歷朝歷代的文人和品茶高手,他們或著文,或吟詩,或作記,熱情謳歌了太姥山白茶的精妙和神奇,記載了有關太姥山白茶的傳說和各種加工工藝,傳承了太姥山白茶的文化。

太姥山白茶的揚名還與鼎鼎大名的唐代茶聖陸羽有關,據《茶經》載「永嘉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在陳椽先生編著的《茶業通史》中說「永嘉東300里是海,是南300里之誤。南300里是福建的福鼎,系太姥山白茶原產地。」陳椽先生此說應該肯定。太姥山白茶到明清時期己極其有名,史料記載也最詳。

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貢茶制度,地方為挑選貢品需要一種方法來評定茶葉品位高下。根據點茶法的特點,民間興起了鬥茶的風氣。

鬥茶,多為兩人捉對「撕殺」,三斗二勝。決定勝負的標準有兩條,一是湯色,二是湯花。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

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

色偏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

色泛黃,則採制不及時;色泛紅,是烘焙火候過了頭。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於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據考證《大觀茶論》書成之日,正是北宋皇朝湮滅之時,隨之煙消雲散的除了一代才子宋徽宗,更有在《大觀茶論》中名列頭綱的福鼎白茶。自宋以後近千餘年,雖幾逢盛世,眾人尋他千百度,福鼎白茶依舊不知魂歸何處,如同書法瑰寶《蘭亭序》般,讓人牽腸掛肚,魂牽夢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你買茶 的精彩文章:

喝紅茶也可以消除口臭!
白茶的藥用價值從何處來?

TAG:教你買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