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的農業生產習俗
編者按
吳橋縣歷史久遠,作為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小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吳橋先民們在這片土地上為繁衍生息、生存發展、追求幸福,創造了無數燦爛輝煌的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吳橋民俗文化的形成比較複雜,既有本土民俗遺留,也有外來民俗文化的融合。在民間有口耳相傳的詩歌、故事、傳說、歌謠、諺語;有傳統的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間表演藝術;有吳橋人民世代傳承的人生禮儀、歲時活動、節日慶典、民間體育和競技;有關於生產、生活的其他習俗和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還有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等……
多彩的民俗文化所蘊藏的文化內涵有著獨特魅力,反映了吳橋民間富有特色的民俗事象,也反映出當地人的精神、信仰、情感願望、人生追求。
時值芒種節氣,小編跟大家聊一聊吳橋的農業生產習俗。
小麥,俗稱麥子,是吳橋主要的糧食作物,與其他糧食相對,稱為細糧,加工為麵粉,稱為面,皮屑為麩子。麥草分兩種,下部名麥渣,上部稱為麥秸,小麥外種皮名為麥糠。
芒種節氣,又到了小麥收割時間,諺有「打春一百,磨鐮割麥」,一般在農曆五月開始。此時男女老幼一齊出動,全力以赴搶收搶打,晚了麥子產量會受影響。收割麥子多在早晨四五點鐘開始,至中午十一點前後收鐮,割得晚了氣溫高、麥粒容易脫落。割下的麥子捆成「麥個子」。捆麥個子以及收秋時捆「谷個子」、 「芝麻個子」都有講究,諺稱「麥捆根,谷捆梢,芝麻捆在正當腰」,否則會影響收成。
收割過的麥地,都要清理撿取遺落麥穗。一般頭遍清理多由主人進行,之後任由「拾麥者」清撿。民間對拾麥十分重視,以求顆粒歸倉。
對農作物進行脫粒的場地稱「麥場」。脫粒稱「打場」。麥場、穀場使用時首先要進行平整,為使其堅硬,表面還要撒一層糠稗和水,稍干時用磙石軋平。拆垛攤場晾曬多於上午八點左右開始,所用工具有木杈和鐵杈。攤勻晾曬後,一般中午開始「碾場」,所用石磙(又稱「碌碡」),由木框架套一石磙組成,框架上設掛勾,以便人、畜牽拉。一般碾軋三遍,每壓一遍後,要用杈「翻場」。三遍後「起場」。將軋過的秸桿集中 「搭垛」,等待復壓。軋下的籽、糠集中一起,利用風力「揚場」,並用掃帚將籽、糠分開。一般揚場者和打掃帚者均系諳熟「犁、耬、鋤、耙、揚」五大技術性農活的行家。揚好積堆裝袋。
農
業
生
產
部分工具
犁,耙,耱,耬,钁,鋤,鐮,木杈,木杴,壓場碌碡,推板,簸箕,鍘刀,砘子,鐵叉,篩子,木筢,撮子……慢慢淡出人們視線的農村生產生活工具,能否回憶起你的童年?
隨著農村城市化的逐步轉型與思想觀念的進步,傳統生活方式的空間已越來越小,傳統的民間禮儀習俗也正在逐步被淡化和韶華,而且也越來越流於形式。
今天,我們如此熱衷地談論民俗,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對於迅即失去的鄉土人情不能不心存幾分留戀,村落和田園逐漸遠遠退去,人們只好依靠記憶來重溫往日的風景和那些牽腸掛肚的故事……
TAG:金鼎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