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吳亦凡的金鏈子有點過時,如今的嘻哈鏈子沒那麼粗大

吳亦凡的金鏈子有點過時,如今的嘻哈鏈子沒那麼粗大

文/陳瓊悅

吳亦凡近日為一檔說唱欄目準備了些行頭,其中就有嘻哈標誌性的金鏈子。吳亦凡的金鏈子很粗,原型配飾也很大。很多網友評價說吳亦凡真的很酷,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吳亦凡的金鏈子的粗細程度與當下流行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嘻哈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美國底層社會流行起來。具體來說 ,這是黑人亞文化的一種音樂形式。從一開始,嘻哈就帶著負能量、反社會、發泄不滿的基因,所以很久都沒有被主流社會接納。上世紀70年代,嘻哈在底層黑幫團體中流行起來。

通過這些黑幫組織的運作,這種音樂形式才逐漸走入了大眾,並於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主流社會。嘻哈儘管慢慢獲得了主流文化的認可,但是起源於黑人社區、底層社會的基因並沒有改變。金鏈子、金戒指、金耳環等,都是底層黑人對權力與財富的官能性理解。

在上世紀90年代,一位說唱歌手的地位可以通過他戴的金鏈子的粗細程度判斷出來。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歌手進入這個領域,嘻哈發生了與主流音樂混血的變化。這種變化儘管依然帶有嘻哈的基因,但是音樂審美上出現了巨大的不同。

於是2000年之後的說唱歌手,金鏈子已經失去了權力、財富的象徵意義,變成了說唱基因的標誌以及審美的附件。於是,有實力的說唱歌手,尤其是創作型的說唱歌手,金鏈子開始變得很細,配飾也越來越有設計感。

吳亦凡的這種金鏈子,應該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流行的那種粗大鏈子,與當下流行的風格迥然不同。如果今天的說唱歌手還戴著粗大的金鏈子,不好意思,只能說明你是偽嘻哈或者說是剛入行的小弟,還沒弄清楚行業的狀態。

從專業的角度講,吳亦凡的嘻哈與北美的嘻哈還是有所不同。他學的路數更多是韓國式的嘻哈文化方式,與北美源自黑人的嘻哈風格略有不同。看吳亦凡的嘻哈表演,頓時會有中跳戲的感覺。而看美國黑人表演嘻哈,那種粗野、粗獷的視聽震撼讓人沉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十立鋪 的精彩文章:

斯皮爾伯格的《頭好玩家》:與中國4.22億網遊用戶一起狂歡
《鬼吹燈》系列最大的敗筆:演員換來換去,缺少漫威的格局

TAG:三十立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