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美國科技巨頭如此關注英國和瑞士的人工智慧創新?

為什麼美國科技巨頭如此關注英國和瑞士的人工智慧創新?

為什麼美國科技巨頭關注英國和瑞士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創新?是什麼樣的機制催生了英國和瑞士地區的相關創新?

目前特朗普的逆全球化策略為中國與美國在科技方面的合作蒙上了陰影,貿易戰意在遏制中國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等高科技領域的發展。然而昔日美國科技崛起正是在吸納全世界的智力資源的條件下實現的。同樣,人工智慧等突破性創新的發展也離不開全世界範圍內的科技和人才資源的自由流動。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突破性技術創新往往與大學的技術轉化密不可分。以機器人創新領域為例,從全球範圍看,大學的技術轉移公司在機器人創新方面起了扮演重要角色。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對機器人專利分析結果看,大學是機器人領域研發的重要創新來源。除了為公司提供相關人才和培訓,許多機器人公司都是由大學和科研機構技術轉移出來的。小型機器人創業公司通常是機器人產業集群中的科研機構的個人發明人建立,有一些直接或者間接受到政府資助。

表一:大學及科研機構在機器人技術轉移方面的成果

美國科技巨頭對歐洲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視

在歐洲,人工智慧或者機器人創業公司被美國科技公司收購不是新鮮事。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大名鼎鼎的DeepMind。根據歐洲風險投資數據公司Dealroom的統計,2017年,美國對歐盟科技創新公司的投資占其總投資額的四分之一。美國公司對歐洲AI和機器人創新能力的高度重視。CBinsights的另一份報告顯示,在2012-2017年收購的AI創業公司中,19家來自於歐洲,佔美國科技巨頭全球投資公司的31%,其中超過一半是牛津、劍橋,ETH等大學的技術轉移公司(見表二)。

在此,我將以英國人工智慧和瑞士機器人相關創新生態為例,做一個掃描,看看為什麼美國科技巨頭關注英國和瑞士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創新?是什麼樣的機制催生了英國和瑞士地區的相關創新?

英國人工智慧發展

作為人工智慧學術研究的重要基地,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及倫敦大學學院等高等學府是英國人工智慧的發展的驅動器。

表三:英國人工智慧地區分布

全球開發和使用人工智慧的主要科技公司都活躍在英國。英國本土的人工智慧公司主要集中在健康與生命科學、數字營銷、自動駕駛、身份識別、金融服務、法律和教育等垂直行業。Coadec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稱,在過去的36個月里,英國幾乎每周都成立一家新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美國科技公司採用「收購」作為獲取人才的方式之一,這種做法被稱為「招聘性收購」,總結下來大概每人的招聘成本為五百萬至一千萬美元。這是其科技巨頭建設專業能力的途徑之一。創業公司被巨頭收購的趨勢預計仍將持續。

瑞士人工智慧技術發展

蘇黎世聯邦理工(ETH)和洛桑理工(EPFL)兩所瑞士頂尖高校是瑞士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創新源泉。

美國互聯網巨頭在瑞士尤其是蘇黎世地區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發合作和人才招募,旨在利用瑞士AI和機械工程領域的人才。除了美國互聯網巨頭紛紛在蘇黎世設立實驗室並招募ETH頂尖人才,部分有遠見的中國公司也開始與瑞士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方面合作創新。見下表,

為了利用瑞士優質但成本低於矽谷的頂尖人才,谷歌建立在靠近ETH和EPFL的蘇黎世谷歌歐洲研究中心是谷歌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個實驗室(見表五)。團隊成立之初的目標是:在谷歌搜索、照片、谷歌助手上應用機器學習。新團隊在成立之初的目標:建立一個可以智能的回答任何查詢並能被語音激活的類人實體,在兩年內,谷歌成為跨手機、谷歌智能家庭甚至汽車的多設備個人生活助理。未來的長期目標是「向通用人工智慧邁一大步」和「解決人機溝通問題」。從從近期谷歌I/O 2018大會公布的谷歌助手最新進展可知,該團隊正在像其研究目標靠攏。

表五:Google Research Europe概況

為什麼美國巨頭青睞英國和瑞士?這是一份QS公司發布的2018年歐洲大學排名。這份榜單與我上述分析過的驅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創新的大學幾乎是完全一致的。

表六:2018 QS歐洲大學排名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創新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城市和地區,例如相關領域的頂尖高校。技術創新的"生態系統"由多方參與者的密切合作構成,包括個體初創企業、研究機構、高校以及大大小小的技術密集型公司。學術與公共機構、個體初創企業在不同時期扮演了不同作用。在創新早期階段,個體初創企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大學等公共科研機構技術轉移而來。

歐洲大學素以良好的產學轉化機制著稱,因此一些由大學轉移出的小型創業公司往往掌握特定領域的優秀創新技術。由於英國和瑞士集中了歐洲最優秀的大學和相關頂尖人才,因此倫敦和蘇黎世,作為歐洲的兩個重要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周圍逐漸聚集起優秀人才,形成創新生態集群。遺憾的是,由於歐洲缺乏統一的單一市場,在互聯網大發展的時代沒有科技巨頭產生,因此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小型創新公司投資、市場化、規模化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接受美國科技巨頭開出的頗具誘惑力的條件也成了無奈但現實的選擇。

在全球範圍內,美國科技巨頭似乎是人工智慧的主要投資者,根據諮詢公司麥肯錫的一項調查,在全球範圍內,估計2016年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上花費了200億至300億美元,其中90%的資金用於研發和部署,另外10%用於收購。」歐洲作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源地和重要突破性技術產生地,其人才和技術都受到美國科技巨頭關注。

在人工智慧創新領域,由於資源和人才的稀缺性,人才和投資的競爭是全球性的。因此對於相關領域的創新,應該用全球的視角分析。所謂全球化公司應該是在研發和市場等多方面都有全球化的能力,中國的公司中,目前看華為可以做這一點。其他科技公司中,目前部分有前瞻性和全球化視野的公司也開始在資源側關注歐洲創新。比如,今年,騰訊與英國移動醫療公司Medopad和數字醫療公司Babylon Health達成人工智慧技術在臨床、健康評估等領域的合作;大疆與瑞士無人機公司Flyability專業無人機領域合作;華為與ETH科研人員的合作等等。隨著中歐經貿關係進一步發展,未來預計將會有更多公司通過合作創新與自我創新結合的方式參與這一波技術革命。

就中歐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方面的創新來說,雙方有互補性,存在潛在的合作基礎與可能性。歐洲方面,英國脫歐將對經濟和科研投入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而且從英國和瑞士目前的發展來看,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機器人,創新更多集中在垂直專業領域,歐洲創新需要一個大而統一的市場所帶來的豐富的應用場景、充分持續的資本和市場可承受的生產成本來實現技術的產業化,這些恰恰是中國可以帶給歐洲的,而中國也可以從歐洲的專業化解決方案中有所借鑒。政府、企業與學術界的開放及合作共贏將這一創新發展不可逆的潮流。

感謝觀看!

end

網路大數據

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專業的網路大數據科學門戶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路大數據 的精彩文章:

TAG:網路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