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後,休學,辭職?該如何選擇?
溫暖家園
一個最真實的抑鬱症康復、成長經驗分享公眾號
導讀:
抑鬱時,不管家屬還是患者本人都會面臨很多很多的選擇,比如是否應該休學、辭職,是否應該服藥、住院,是否應該......如果你也面臨同樣的困難,那麼建議你閱讀本文。作者提出的及時止損原則,或許能給予選擇困難的你一個指導原則。
國慶節假期,原本該照常工作的我,因為抑鬱症再一次席捲而來不得不在家休息。五天之後,我提起所剩無幾的毅力再次走入公司,回到崗位上。心中不由得呼出一口氣:「萬幸!我又度過了一次危險期!」
不過幾天後的中午,我就收到了來自海南的一條微信。
「一切都結束了!」
我心中咯噔一下,心跳的極快!啪啪的回複信息,打電話,可是對方無一絲回應。擔驚受怕了一整個下午,傍晚時分,對方終於回了消息:
「...我回家了...一個人回來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來的......」
一瞬間,有種鼻子微酸,熱淚盈眶的感覺,慶幸、感動、內疚充斥心中。我與這位海南的郁友,相識在知乎平台上,這兩年來,我們互相鼓勵互相傾訴心事,我為他取名「向日葵哥哥」,希望他有一天能如向日葵一般,向陽生長;他告訴我該看看海南的海,有溫暖的味道。
我與他成就了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不能被他人理解,卻能讓我們彼此善待。
從最初認識互相討論,他一路的掙扎,懷疑,直到今年8月,他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
自閉,恐懼,焦慮壓抑,自責麻木,無來由的狂躁,嚴重的軀體反應,都讓他無從擺脫。面對家人的不理解,言語上的刺激,痛苦的反應,他卻無能為力,心靈上的反覆折磨如同一頭殘暴的凶獸,毫不留情的撕咬著他的所有。
每一次呼吸彷彿都要花費一生的力氣,每一個念頭都足以讓他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同為抑鬱症患者,遠在千里之外的我,也能感受到那種絕望悲痛,黑暗無光滿是壓抑的憤懣無助。
這是人生的黑洞。它讓你失去做人的尊嚴,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對世間所有情感的體驗。你被迫封閉了你的感官,變得麻木不仁,變得虛假無情。有的是對自己無限的苛待,自我折磨自我厭棄,但你早已習以為常。
能訴說的痛苦還不夠苦,抑鬱的折磨卻會讓你連訴說的力氣都沒有了。
能喘氣,便是活著。
「今天好嗎?」
「不太好。真的。」
「昨晚睡前很恐怖,竟然感覺到生無可戀了!」
「今天感覺好嗎?」
「都想好怎麼告別了。」
「為什麼我還不好?」
「一定要說出來!我要和領導說我病了」
「連去洗澡、買菜我都覺得好累...」
「我覺得你要把自己當做正常人會好一些吧。」
「我想走出來,我不想整天渾渾噩噩...」
諸如此類的對話實在是太多太多,太多的無助。
?
2016年,國內15歲以上的人口中,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1600萬是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其中抑鬱症患者已達到了9000萬。
這還只是根據部分地區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估算的數字,而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有多少人受到抑鬱症這類精神疾病的折磨?
出於病恥心,經濟壓力,家庭壓力有多少人得不到正規的治療?又有多少年輕的生命還未綻放就已凋零?
如我這般,未能接受正規治療,能夠花2年時間走出來,逐步恢復到正常生活的,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我幸運的是,周圍有一些人懷著善良寬厚的真心待我,幸運的是我能有個安穩的環境自我療愈。
抑鬱症病人大多數有著易感特質,過於神經質的特性,也就是他人口中所說的「想太多」。
最開始面對這樣的說法,我的心中極其不是滋味,和大多數郁友一樣,我也曾遇見過好心辦壞事的「勸慰者」。
你就是想太多了!
你是過的太幸福了,不知道地獄的滋味是什麼!
要是知道了,你哪有這麼多矯情?但只是比別人想的多些,又何至於罹患抑鬱症呢?
每個人都會思考,從每一天起床思考今天該穿什麼,午餐該吃什麼,工作要如何做...大腦每天都在運轉,人每天都會想很多。
所以區別不在於你比別人想的多了,而是面對同一件事你是如何想的?
大對數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不帶感情色彩的處理事務,而抑鬱症患者每做一件事思考出發點往往帶有強烈的負面色彩,一整天下來,光是處理這些負面思考就讓你筋疲力盡,更別說有些負面思考純粹是潛意識的,在你還沒意識到時就已經發生無法制止了。
在抑鬱症爆發初期,不少郁友都有極相似的情緒體驗:無法停止腦中的負面聲音,無法控制自己已然崩潰的情緒,拖延,逃避然後是極深的自厭悔恨,毫無價值感,心靈的痛楚讓自己死去活來,只想求得一個解脫...
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啊!
如果無法找到一個突破口,你只能陷入這樣的情緒泥潭裡,任由自己被淹沒。你只能錯誤認識到:呵!也許我永遠也只能這樣了!並且你認為這個結果再正常不過!
?
相比於一些人,在受到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或是生存環境的過度壓力仍無法下定決心,沒有機會切斷抑鬱源頭,我更傾向於「及時止損」。
在自我無法承擔更多的負面情緒前,把自己好好保護起來,未嘗不是一種療愈機制。
但不是所有罹患抑鬱症的人都能夠有「及時止損」的意識和毅力。
在與郁友的交流中,不斷的會向我提出,「我該吃藥嗎?」「他們都不想我吃藥,我還要繼續嗎?」「我不想面對副作用...」
我的回答是:現在的你能夠控制腦中的負面想法嗎?你能夠讓自己及時止損嗎?
明明知道想著過去的不堪只會消耗自己所剩無幾的生命力,你卻無法控制一味的沉浸在過去?
或是負面情緒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但還是要扛一扛,想像個巨人一般,幻想自己還能刀槍不入?金剛不壞之身?
而你確信,你要為了不能確定的藥物副作用放棄極有可能康復的希望?
「及時止損」意味著你明白唯有正確取捨對自己才是最有利的。「及時止損」是一種思維,一種生存法則,更是一種信念。
在療愈抑鬱症時,最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自身的信念來。因為,對於任何一個醫生來說,他永遠也救不活想要放棄自己的病人。
在患抑鬱的這些日子,我面臨了太多次關於信念的選擇。是繼續工作還是專心休養?是全力一搏還是從此渾噩度日?是把它當做人生的第二次機會還是就此消沉湮滅?
每做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都涉及到「你是否想要健康的生活」這樣信念的抉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現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你的人生還沒來得及受損更多時,想方設法的阻止繼續損失。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及時止損」也是一個基本的生存法則。
因為易感特質,他們原本對於世界感官的輸入就帶有一定的悲觀色彩,只有在一開始就學會分辨,制止不恰當的負面輸入,從源頭上切斷負面思維,才有可能從最開始的情緒黑洞中走出來。
畢竟能主宰我們情緒的永遠是當下的思考,負面情緒永遠來源於你負面的思考。
困難的是,在抑鬱症發作初期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維,那些負面想法顯得再真實不過,導致你無法分辨何為正確?何為錯誤?但其實,這些想法往往充滿了謬誤,就如腳下的山路,一開始你就極有可能走在了一條錯誤的道上,你卻一無所知,最後的結果或許就是懸崖峭壁,萬丈深淵!
正因為如此,在確診為抑鬱症的前期,需要以外力來為你「及時止損」,與其因為錯誤的思維讓自己陷入更黑暗的絕境倒不如什麼都不想。
藥物,運動,睡眠...這些都是「止損」的途徑。
所以,是否服用藥物?不需要問他人,只需要問問自己:我能分辨出我在思考什麼嗎?如果不能,請及時用外力止損吧!
?
更多時候,面對郁友的困惑無助,我能做的也只是在基於自身對抑鬱症的理解和經歷上給予適當鼓勵、方法以及信念。
作為非生理性造成的抑鬱症,其復原的機會其實很大,走不出來的原因大多是未曾對症下藥。
抑鬱症既然是一種疾病,就如其他疾病一樣,需要有科學的方法找到癥結,對症下藥。
許多郁友對造成自身抑鬱的「根源」並不清楚,一味的把癥結歸於情緒上的無法自控,沒有嘗試著去深究—那些讓你痛苦莫名的情緒因何而生?
但即使對了症,很多人也不能給自己下恰當的葯---也就是「如何治癒的方法」,畢竟每個人罹患抑鬱的原因不盡相同,這需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覺察、頓悟。
治療心理上的疾病,即使有專業的心理醫師進行定期診治尚且需要時間,何況是自我療愈?回首心路歷程,其中的辛酸苦痛輾轉喉間,又豈是一言能夠輕易道出的?
所幸,相比兩年前,我已取得了太大的進步。雖離痊癒還有一段距離,但至少我知道,我所選擇的這條路已然通往正確的方向。
那些與我相識的同病相憐的朋友們,至少我該把這治癒的微光傳遞給他們。或許,這也是抑鬱這件事賦予我其中一項意義所在。
作者:李小胖 |圖源: https://pixabay.com
※主人帶金毛理了個發,金毛抑鬱寡歡,飯都吃不下
※電競老男人笑笑宣布:前幾天已離婚,因為嫂子有重度抑鬱症!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