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可以油膩,但不能沒錢,不然連你的腦子都要拋棄你
沒錢沒車沒房,有多少人把自己划進貧窮的行列?又有多少人覺得是自己的人生選擇出了錯,才陷入貧窮?
我們常把經濟狀況的不理想歸咎於糟糕的人生決定:為什麼那個人輟學?為什麼他們不選擇一個更賺錢的職業?為什麼他們養這麼多孩子?
但最近的幾項研究表明,擁有更少的錢實際上會傷害記憶力和思考能力。最近,科學家們發現,在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和大腦的變化之間是存在聯繫的。
5月14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這項研究。在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生命長壽中心,研究人員掃描了304個人的大腦,這些人年齡在20歲至89歲之間。隨後研究人員將這些大腦圖像一一對應上被試的教育、就業歷史,以及他們的整體社會經濟地位。
圖片來源: pixabay
研究人員想知道兩件事:第一,研究對象的大腦中有多少灰質;第二,他們的大腦網路是如何組織的。
背景知識
在大腦中,功能相關的區域經常會同時活躍。例如,控制說話的區域之間會比較頻繁地相互作用;但控制說話的區域們和那些控制身體功能的區域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比較少了。
現在一般認為,對於大腦網路來說,這樣的「隔離」是一件好事。
研究結果顯示,中年人的貧富和大腦狀態有關:在中年人(35到64歲)中,經濟地位較高的參與者,他們的大腦網路中都有更多的灰質和更多的這種有益「隔離」。這兩項指標都與更好的記憶力有關,並且被認為可以預防痴呆和其他大腦老化的跡象。
並且,研究人員發現:成長過程中是窮是富,並不一定影響中年人的大腦健康;但他們成年後的事情似乎影響了大腦。當研究者控制了其他可能有關的因素,如精神和生理健康、認知能力,甚至童年的社會經濟地位時,中年人的貧富依然與大腦狀態保持關聯性。
小時候窮也就罷了,長大後還窮對大腦很不好。圖片來源:pixabay
那些起作用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
和高收入相比,收入較低的人們可能更難有醫療保健,健康食品吃得也更少。他們可能住在污染更重的社區;他們的生活里可能更缺少對大腦智力有益的活動。
處於低社會經濟地位,所承受的壓力也增加了「適應負荷」的水平。這是一種測量壓力激素的指標,壓力激素會磨損並消耗身體,當然也會磨損大腦。
圖片來源: ellieballentine.com
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的神經學家,加甘·維格說,研究結果符合一個觀點:「終生經歷可能影響大腦健康。」
過去的研究也表明,社會經濟地位低下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
研究追溯
2013年發表在《科學》期刊(Science)的一篇論文發現,窮人(處於貧困線以下的人群),需要努力不斷耗費精力,比如為了支付賬單而疲於奔命或削減成本;而這又會削弱一個人的認知功能。」這項研究還發現,貧困的認知成本差不多等於一宿沒睡。
2017年的另一項研究發現,與那些從未貧窮的人相比,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在語言記憶、反應速度和執行功能的測試上表現更差。
不過,在這篇PNAS的研究中,研究者沒有觀察到樣本中的青年人(20-34歲)或老年人(>64歲)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大腦指標有關。
這可能有幾種原因:
1. 可能低社會經濟地位群體中,只有最健康的那部分人才得以存活到老年;
2. 也可能是當人們到了七八十歲時,生理衰老過程對大腦健康的影響更大,而社會和經濟決定因素的影響就沒那麼大了。
儘管如此,這一系列的研究依然表明,貧窮(至少是不富裕)可能是一個自我延續的惡性循環。
那些不那麼富有的人要很努力才能讓收支平衡。他們會壓力更大,記性更差,因此在同樣的認知任務中表現得更糟糕,這也意味著他們很難在當今的信息經濟中積累財富。
正如研究貧困的科學家所說的那樣:以前人們把貧困歸咎於個人的失敗,或是歸咎於難以成功的環境;但是,貧困本身就會損害認知功能。不夠富有,實際上就是導致貧困的一個原因。」
作者:Olga Khazan
翻譯:球球
編輯:游識猷,Iris
編譯來源: The Atlantic, How Income Affects the Brain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