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在接受採訪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得是什麼樣的人。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但是我也相信,董卿所說的「什麼樣的人」絕非「讀的什麼大學」或「什麼學歷」,而是將「做人的高度」作為「什麼樣的人」的評價標準。所以,教會孩子做人,做一個獨立的人、一個有文化底蘊的人、一個被別人需要的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標。
針對今天家長們一味追求考高分、考好學校和唯成績論的短視行為,針對家長們的「教育焦慮症」,我認為非常有必要探討一下「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你真的想好了嗎?
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我們用語言來表達對孩子的期待與要求,家長的行動或孩子的表現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關於家長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最真實想法。根據我的了解,我大致歸納了一下:
○就是要從小嚴格要求,必須考上重點大學。
○在國內上好大學沒戲,早點出國留學。
○孩子從很小開始就上鋼琴、美術、圍棋、書法、英語等等各類
○興趣班,說是培養興趣,其實是為升學選學校鋪路。
○逼孩子學鋼琴——因為看到了郎朗的成功。
○逼孩子學撞球——因為看到了丁俊暉的輝煌。
○逼孩子走演藝路——因為看到了明星們的風光。
○上高價私立幼兒園,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買天價學區房,為上重點中學打下基礎。
○高考報志願,忽略孩子興趣,著眼於能找好工作和工資高。
……
這些都是我在跟家長的長期接觸中所搜集到的信息,這裡不存在對與錯、好與壞的評價標準。但是給我一個突出的感覺,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培養思路,從短期來看是學習成績,從長期來看是經濟利益,對孩子「成才的期待遠遠高於希望孩子「成人」的初衷,顛倒了「先成人後成才」的順序。
社會上層出不窮的高學歷貪官、上了大學不認爹娘、重點大學學生自殺率居高不下、高材生出於嫉妒殺害室友、國外留學揮霍父母的錢混日子、明星吸毒等等,應該給現在還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以警醒,因為你們剛有寶寶時的美好願望與初衷一定是:讓孩子健康快樂,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多麼簡單,不是嗎?可是在社會大潮的裹挾下,在不由自主的攀比中,爸爸媽媽們的初衷一點點被蠶食,發生微妙的變化,加進了太多「功利」的成份,把自己的很多主觀意識一廂情願地強加給孩子,而孩子又總是不能讓自己滿意,於是「親子關係」出現了危機,家長( 尤其是媽媽)患上了「教育焦慮症」——我之所以奔70歲的人了還閑不下來,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還有很多焦慮的媽媽們到我這裡來尋找「救命稻草」,而我也願意力所能及地幫到大家。
下面咱們看看大家都在焦慮什麼:
①健康焦慮:孩子太胖,正長身體的時候,又不能不吃;孩子過瘦,光吃不長肉;爸媽稍矮,擔心影響孩子身高;不好好吃飯,總得追著喂;走路比同齡孩子晚;說話比同齡孩子遲;體質弱,經常生病……
②性格焦慮: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希望孩子活潑外向;孩子性格外向,活潑好動,家長希望孩子內斂安靜;孩子脾氣急,性格暴躁,與父母衝突不斷;孩子是慢性子,永遠不著急,家長會因為他的磨蹭而著急上火……
③能力焦慮:孩子交往能力差,不合群兒;沒有反抗能力,經常受欺負;語言表達能力稍差;自我約束能力差,經常讓老師告狀;動手能力不行,做什麼都得家長幫忙……
④入學焦慮:孩子該上幼兒園了,選擇幼兒園焦慮;選定了以後,孩子第一次離家更是諸多的焦慮——孩子哭不哭?吃飯好不好?午覺睡不睡?喝水少不少?孩子受沒受委屈?——如此等等讓媽媽的心時刻放不下;後面還有升學焦慮,上小學、升初中、考高中……孩子一路成長,家長一路的焦慮。
⑤學習焦慮:孩子不愛上學、貪玩兒、上課不會聽講、不能自覺主動完成作業、閱讀能力差,不愛看書;字寫不好、計算能力差、考試粗心大意……總之學習成績不理想,家長臉上無光。
⑥其他焦慮:孩子說謊了;從幼兒園拿回小玩具了;對人沒有禮貌;發脾氣時愛摔東西;有暴力傾向,愛打人;開始頂撞父母了;長時間看電視或玩電腦,家長管不住…….
我為什麼用了很多的「省略號」?因為家長們表現出來的焦慮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就以上這些焦慮,也不是我憑空想出來的,是很多媽媽找我傾訴煩惱時一一訴說的,也有一些是家長們在相互交流、控訴自己的熊孩子時,被我偷聽來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的適度焦慮並無害處,例如學生在中高考前都會有一些焦慮感,只要不過度,就不會對考試有什麼影響。
所以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尤其是第一次做父母的爸爸媽媽,面對一些事情會不知所措,也屬正常。但是在我看來,今天父母們的焦慮有些是沒必要的,我稱之為「自擾型」,有些是自己造成的,我稱之為「自找型」。
自擾型:本來沒什麼大事,家長小題大做。
比如孩子在幼兒期都會犯一個「錯誤」,從幼兒園裡把一個什麼小玩具、小積木裝在衣服口袋裡帶回家了。老師發現後往往認為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甚至上升到品質高度,我的小孫子就有過這樣的經歷。其實3—6歲的幼兒大腦還是一張白紙,他們完全沒有「所有者」的概念,也就是說「玩具是誰的」他們並不十分清楚,更沒有「偷拿」的意識,只不過是喜歡,還沒玩夠,回家接著玩而已。回家後家長只要耐心講講道理,告訴他該怎麼做,他們都會高高興興地送回去。家長們,有必要困擾嗎?
自找型:為孩子焦慮的問題根源在家長自己身上,也就是說孩子的毛病是您給養成的。
比如說媽媽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那是因為家長(尤其是老人)包辦代替太多了。我曾經在微信上發過一篇感慨,我去加拿大美國一個月,回來發現6歲的小孫子像變了一個人,不但自己的事都自己干,還搶著幫媽媽做家務,瞬間長大啦。想想我過去一面大包大攬地干著,一面埋怨孩子自理能力差,這煩惱不就是自找的嗎?
孩子不愛看書,閱讀能力差,反省一下,爸爸媽媽有看書的習慣嗎?孩子脾氣暴躁,跟家庭氛圍有沒有關係?孩子沒有自信,是不是我們的指責太多了?我最近接手了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很聰明,學習成績很好,就是自我約束能力太差,在學校沒一天不犯錯誤的。老師採用了各種懲罰措施,請家長是家常便飯,而爸爸的管教方法就是暴力——打。就在這位父親嚴重焦慮的時候,我主動介入了(職業病,沒辦法),因為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由於老師很多欠妥的做法,使得孩子在學校、在同學面前沒有了自尊,加上爸爸的暴力,孩子也沒有了自信。一個不到8歲的孩子,在這樣的擠壓下成長,繼續下去後果不堪設想,而我能想到的就是,青春期孩子有反抗能力了,老師、家長都將是他反抗的對象,面對那時候的叛逆,家長一定會敗下陣來。我見過太多這樣的案例了。我與這位父親的一次長談,讓我認定了一個事實:孩子的問題是家庭教育不當造成的,家長的焦慮是自找的。僅一點,孩子在6歲前是老人帶的,爸爸媽媽沒有很負責任地加以陪伴,6歲以後發現問題了,爸爸又延續了父輩對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棍棒教育。現在的煩惱,甚至焦頭爛額,不是對自己早期的教育失職的報復嗎?欠賬總是要還的,在孩子教育問題上也是一樣。
自從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人們不免會聚焦於他的家庭。我看到一篇關於他的子女成長軌跡的報道,通篇都體現了兩個字「優秀」!但是結束語卻是:「一個孩子優秀不難,但特朗普的子女個個優秀,這隻能說明特朗普是個成功的父親。」
是啊,評價一個領導是否成功,看他的政績;評價一個企業家是否成功,看他的業績;評價一位家長是否成功,只能看他所教育出來的子女,在社會上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而絕不是有多高的學歷、有多大的名聲。這就又回到了我在這裡探討的核心內容 :家庭教育的目標應該設定為——教會孩子做人!
我與家長打交道多年,經常有焦慮中的爸爸媽媽來向我「求助」甚至「求救」,而令家長們頭疼的問題,絕大多數都離不開四個字——「學習成績」。學習成績下降了,怎麼辦?開始厭學了,怎麼辦?早戀了,影響學習,怎麼辦?跟老師對著干,不學了,怎麼辦?奧數班上了一半不上了,也不給退錢,怎麼辦?甚至還有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就是不愛寫作業,怎麼辦?上課不專心聽講,怎麼辦?……什麼奇葩問題都有,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您怎麼能幫助我們提高學習成績」。家長們的目標很單一,著眼點很明確。但是我不厭其煩地解釋:我最不能做到的就是直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我真的沒這本事,你關注的是「分兒」,我關注的是「根兒」,找出孩子問題所在的「癥結」和孩子出現偏差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經常會適得其反。可悲的是,相當多的情況是,問題表現在孩子身上,根源卻出在家庭教育不當甚至失誤上。父母一個勁兒地管孩子,卻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個稱職的家長。(本文摘自《9節課,教你讀懂孩子》,由中國青年出版社授權發布。)
《9節課,教你讀懂孩子》
關承華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