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唐憲宗之死——一場幾乎所有親人都參與了的政治謀殺

唐憲宗之死——一場幾乎所有親人都參與了的政治謀殺

在晚唐諸帝中,創造出「元和中興」的唐憲宗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然而這個頗得朝野人心的一代名君的結局,卻是悲慘的,甚至在其慘遭不幸,且當時就已傳聞紛紛的情況下,依然被當權集團們以「服食丹藥暴斃」這一託辭,作為皇帝駕崩的理由,並將相關的方士柳泌、僧人大通予以杖殺,已告天下。但憲宗之死的疑問,早在五代及北宋時期即已被史家們詰問,《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的相關記述中,都直言了其被宦官陳弘志等所殺的傳聞。而自明代王夫之以下直到今天,經過幾代史家們的挖掘,一場由死者的幾乎所有親屬們參與的政治謀殺,赤裸裸地展現在讀者們面前。

與許多專制帝王的切身危機一樣,唐憲宗中年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儲位之爭,作為情慾甚濃的帝王,唐憲宗一生與很多宮中女性有染,光是兒子就生了二十多個,但他們的生母大多數都是身份低賤的宮女,以致史料上竟然都沒有留下這些誕下龍種的女人的姓氏。唐憲宗的長子是與宮女紀氏所生的李寧,後封鄧王;次子也是與另一個宮女(姓氏不載)所生的李惲,後封澧王;三子則是與貴妃郭氏所生的李宥,後封遂王。在唐憲宗的眾多妃嬪中,貴妃郭氏因出身為名將郭子儀的孫女,而家族勢力強大,在後宮中一貫強勢,也因此與憲宗皇帝感情不睦,憲宗因此始終不立皇后。

古來帝王立儲,無非是立嫡還是立長。要論立嫡,無疑首選郭貴妃所生的遂王李宥,但由於郭貴妃還不是皇后,因此存在著被憲宗駁斥的理由。要論立長,則應是紀美人所生的鄧王李寧。在當時黨附郭家的眾多朝臣的反對聲中,唐憲宗在心腹宰相李絳的支持下,力排眾議,立長子、鄧王李寧為皇太子。

可惜李寧沒有福氣,僅僅兩年後即病逝,年僅十九歲。這下,剛剛平息的立儲之爭又開始了,這回憲宗依然出於壓制郭氏家族的目的,想立更沒有母系勢力的澧王李惲,可惜這次的支持者更少,只有遠在淮南的宦官首領吐突承璀鼎立支持。而絕大多數朝臣、包括現在宮內的幾個宦官首領都支持郭貴妃所生的遂王李恆(李宥已改名為李恆)。最終,憲宗不得不讓步,準備讓大臣崔群替澧王寫讓表,崔群竟當眾反駁曰:「自古自己應當為太子的,才有承讓之禮節;自己本就不該為太子的,何來承讓之表?」,由此可見當時朝臣輿論之一邊倒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唐憲宗不得不順應朝議,宣布立郭貴妃之子李恆為太子。

七年後,唐憲宗由於熱衷丹藥,而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屢有患病輟朝之舉。而這時的朝廷也去七年前大不相同,囂張跋扈的宦官吐突承璀早已回歸中樞,在其的鼓動下,支持太子的崔群等大臣紛紛被貶斥出去,此時的朝廷輿論已開始流傳皇帝要改立太子,吐突承璀擁戴澧王上位的謠言滿天飛。這時太子李恆、郭貴妃乃至與吐突承璀矛盾甚深的王守澄、梁守謙、韋見素等宦官,迫於形勢危急,已然勾結起來,病中的憲宗皇帝並不知道,在他的周圍、一個由至親和侍奉者組成的謀殺團隊已悄然形成。

元和十五年正月一日,義成軍節度使劉悟入朝覲見,憲宗皇帝帶病親自接見,劉悟出來後,告慰群臣說憲宗皇帝身體已開始好轉,京師人心由此開始安定。幾乎就在同時,因吐突承璀欲更換太子的傳言,而顯得憂心忡忡的太子李恆,秘密潛入問計於自己的舅舅、司農卿郭釗,郭釗是這樣回復的:「殿下但盡孝謹以俟之,勿恤其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盡孝道、耐心等待。等待什麼呢?當時的唐憲宗皇帝不過四十三歲,沒有個一二十年太子難以繼位。除非是郭釗也參與了那個謀逆集團。。。。。事實就是,正月二十七日,憲宗即告駕崩暴斃,吐突承璀集團遭到剷除,太子李恆得以登位,號穆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