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蘊涵的歷史古錢幣收藏價值攀升,一直被收藏家們視作無價之寶!

蘊涵的歷史古錢幣收藏價值攀升,一直被收藏家們視作無價之寶!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一直到東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

隋五銖有三種,一種是直徑25mm的叫置樣五銖,價值約100萬左右。一種是直徑約23mm的五字直筆五銖,價值約60萬左右。還有一種是五字曲筆五銖,價值約120萬左右。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鑄,含郡國五銖、赤仄五銖、上林三官五銖。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橫廓,四決文等不同形式。輪廓深峻、文字精美。武帝五銖開創了七百三十九年鑄行「五銖」錢的歷史,成為中國古代「銖兩制」鑄幣的主流。

建武年間鑄造的五銖,有紀年銅模盒傳世,可以為證,從此時起,東漢五銖的「朱」旁,上橫圓折,已經成為明顯特徵。東漢五銖的斷代,除「建武五銖」有傳世的銅模盒以斷定外,明帝以後,則難以區分具體年代。幸好通過洛陽燒溝漢墓出土五銖錢的分期,可以認定穿上或穿下有一「平」字的五銖(稱為「平當五銖」)也應該屬於這個時期所鑄。但它的時期較晚,下限可能已經進入三國。「東漢五銖」是五銖錢中遺留較多的一種。

西漢昭帝年間(公元前86年-前74年),一切以謹慎守成為主,對外戰爭大致已結束,對內則鼓勵生產,經濟狀況比武帝末年還要好。 昭帝五銖大小和武帝時三官五銖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銖輕,一般又比宣帝五銖略重。從書法上看,錢文「五」字變化較大,一般字形瘦長,「五」字兩邊交筆已變彎曲,兩股末端有明顯的收斂,上下橫有的較長而接於外郭;「銖」字「朱」字頭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顯低於「朱」字。面文外郭較高窄,但比郡國五銖及三官五銖略低,有穿上一橫或穿下半星記號。銅色深紅,鑄造技術比三官錢略顯粗糙。

五銖錢繼昭帝之後, 宣帝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前49年),吏治清明,四海無事,國泰民安,物阜年豐,是西漢的黃金時期。同時國際貿易也很發達,也是西漢的最高峰。因此年年鑄錢,很快發行出去,又很快迴流到國庫中來。宣帝末年,庫中存錢八十多億。宣帝五銖是漢宣帝在位期間鑄行的。該錢銅質、形制、書體、鑄造均已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錢文筆畫挺拔,給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筆彎曲,上下橫畫超出交筆末端外,「銖」字的「金」頭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於「朱」字。此外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該錢的外郭由外向內作坡狀傾斜。錢直徑有25和26毫米兩種,最常見的郭厚1.5厘米,穿寬1厘米,重3.5克左右,面郭約厚1.5-2厘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納收藏 的精彩文章:

景泰藍名聲大噪,市場價格如今多高?
張大千精品作品欣賞,韻味各不同!

TAG:百納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