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百思不得其解:陳明仁如此「忠誠」,怎麼會起義?

蔣介石百思不得其解:陳明仁如此「忠誠」,怎麼會起義?

蔣介石在廣州的幾天里,倒是沒有閑著。他要密切注意廣東方面的情況,又要不時關注北平新政府的成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預計9月21日在北平開幕,在這前後,原國民黨將領如董其武、陶峙岳等通電起義,給了新政協會議最好的禮物。

9月26日上午,在東交民巷六國飯店中舉行午宴時,周恩來主持,討論起一個眾多人、包括蔣介石感興趣的話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可以簡稱「中華民國」?來的都是些老前輩,有兩種意見。第一位發言的是中國民主建國會的黃炎培,他認為,由於中國老百姓落後,感情上習慣用中華民國,一旦改掉,會引起不必要的反感。他的意見是三年以後再除掉這個簡稱。

第二個發言的是廖夫人何香凝。她說中華民國是孫中山革命的一個成果,那是許多烈士的鮮血換來的。關於改國號問題,她個人認為,如果能照舊,用它是好的。如果大家不贊成,就不堅持了。

第三位發言的是辛亥革命後歸隱了38年的生平不寫民國國號的前清進士周致祥。他說:我反對簡稱什麼中華民國,這是一個禍國殃民的、群眾對它沒有好感的名稱,20多年來更被蔣介石搞得不堪言狀了。我主張就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兩次革命的性質不同。

這時,司徒美堂站起來說:「我沒有什麼學問,我是參加辛亥革命的人,我擁護孫中山先生,但對於中華民國這四個字則絕無好感。理由是中華民國與民無涉,更給蔣介石與CC派弄得天怒人怨,真是痛心疾首。我們試問,共產黨所領導的這次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如果大家都認為不同,那麼,我們的國號應該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拋掉又臭又壞的中華民國的爛招牌。國號是一個極其莊嚴的東西,一改就要改好,為什麼要三年以後才改?語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令不行。仍然叫中華民國,何以昭告天下百姓?我們好像偷偷摸摸似的,革命勝利了,連國號也不敢改。我堅持反對什麼簡稱,我堅決主張光明正大地用中華人民共和國。」

此後發言的人口學家馬寅初、愛國華僑陳嘉庚等都不贊成用「中華民國」。

決定不用「中華民國」簡稱後,毛澤東在政協開幕式上也作了解釋。去掉簡稱「中華民國」,不等於把中華國民過去革命的歷史意義一概抹殺,如辛亥革命、國共大合作等都是有它的歷史意義的。同時「中華民國」這一名稱,因為在民間已很習慣,所以在目前,也不會禁用。在人民中還允許有這樣的稱呼,正如現在我們所用的陽曆,同樣也不禁止人民用陰曆。這以後,政協一次會議陸續通過的大會文件,就去掉了「中華民國」這四個字。

大會開到第八天9月30日深夜,蔣介石從廣播里聽到了更多令他氣惱的消息:大會選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其他人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還選出毛澤東、劉少奇等180人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

1949年9月30日下午2時,政協全體會議選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左三)等在大會主席台上。這些安排都在蔣介石的預料之中。他沒想到的是陳明仁的公開講話。他沒聽兩句,頭一下子大起來,恨得牙根發癢,血壓都升高了。

陳明仁在一屆政協會議上,作為特邀代表,曾有過一段發言:「我記得我在黃埔的時候,蔣介石經常對我們說:『我是革命的,實行三民主義的,我什麼時候不革命,你們應該打倒我。』我現在發現蔣介石不僅是不革命,簡直是反革命,簡直是人民公敵,我當然要打倒他。並且不但我要打倒他,就是凡是黃埔同學乃至全國人民都要起來打倒他的。他是我們的校長,現在我便給他一個大義滅親。我想蔣介石用不著怨恨我,應該去怨恨他自己。」

蔣介石百思不得其解:陳明仁是如此忠誠的將領,怎麼會被程潛說動,起義了呢?就在陳明仁長沙起義的前幾天,蔣介石曾託人捎給陳明仁一份手令,命他死守長沙,不惜全軍犧牲,否則便向湘西撤退,撤退之前,把主張和平的人士一律處決。程潛主張和平,這蔣介石心中有數,但他決不相信陳明仁居然會和程潛一條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日本侵華的險惡用心:欲趁辛亥革命之機分裂中國
父母親的少年時代是怎麼度過的?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