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孩自認為患抑鬱症,網購精神藥品過量服用昏迷

女孩自認為患抑鬱症,網購精神藥品過量服用昏迷

楚天都市報6月6日訊(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鄧盛強 胡弘 陳識)睡不好覺、持續頭暈頭痛或胃腸不適,一些市民上網搜索相關癥狀,認為自己患上失眠或抑鬱症,因此自己購買精神類藥品服用,誰知因不合理使用精神類藥品導致嚴重後果。記者近日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獲悉,這樣的情況近年來日益增多。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情況有何危害?精神疾病的診斷有什麼標準?就此,記者近日採訪了相關專家。

女孩網購精神藥品過量服用致昏迷

18歲的小西(化名)是名高二學生,不擅與人交流,平時特別喜歡上網。最近半年來,她常常熬夜看劇、聽歌、玩遊戲到凌晨,父母因為忙於生意也不太管她。

前段時間,她迷上了一款網遊,第一天跟隊友組團玩得太興奮了,一不留神已是凌晨4點多。想到早上還要上學,她想上床睡幾個小時,可是卻怎麼也睡不著,還好白天上課精神還好。晚上隊友喊她組團玩遊戲,她又忍不住玩到凌晨,想睡覺卻又無法入眠。這種情況一連持續了三天,小西感覺頭痛欲裂、整個人昏昏沉沉,想睡卻又睡不著,每天都只能勉強眯一兩個小時,整個人非常焦慮、煩躁。不知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她便上網搜索,有網友告訴她她可能患上輕度抑鬱症,建議服用一種名為「奧氮平」的精神類藥品。

小西按照網友指導,在網上購買了幾盒奧氮平,規格為10毫克×7片,第一天按照說明書指導吃了半片,誰知還是睡不著;她心煩不已,第二天加到了5片,依舊如故;第三天,她乾脆一口氣吃了13片,第二天一早家人發現她昏睡不醒,看見她床頭的葯,趕緊將她送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就醫。在該院重症醫學科,經血液透析等對症治療,小西終於撿回一條命,目前正在進行心理諮詢。

該院精神衛生中心III科主任徐順生介紹,小西是因為過量服用精神類藥品,導致藥物中毒。其實,她出現睡不著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生活規律性不強,一段時間休息不好引起,這種情況一般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心理諮詢等措施就可以得到緩解。小西應在出現失眠情況時,遵醫囑進行對症處理,而不應胡亂服用精神類藥物。

婆婆睡眠不好自購安定吃導致藥物成癮

61歲的劉婆婆從5年前開始睡眠就不太好,5年前她因為家裡的一些瑣事心煩、焦慮,連續兩天無法睡著,自己到藥店買了安定吃了,晚上就能夠睡個好覺。

後來,劉婆婆每次睡眠不好,就去家附近的一個綜合醫院找醫生開或者自己去藥店買安定吃。前兩年家裡的瑣事解決了,她便停了一段時間葯,誰知出現強烈戒斷反應,晚上又睡不著,漸漸的劉婆婆逐漸增量,從1顆到兩顆,到4顆,有時更多,不吃就睡不著、頭痛難受。

近日,劉婆婆在某三甲大醫院體檢時被查出肝腎功能不好,醫生得知其長期自購安定服用,且吃的數量不少,建議其到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癮病區去看看。在該院成癮病區,劉學兵主任診斷其是亂用安眠藥導致的藥物成癮,「不合理使用精神類藥品,可能造成藥物成癮。藥物成癮危害性很大,不僅影響健康,嚴重的甚至引發癲癇甚至危及生命。」他表示,這樣的患者首先吃的藥量越來越大,第二突然停葯會產生身體的和心理的戒斷癥狀,如身體疼痛、心情煩躁、焦慮、容易發脾氣等。

他為劉婆婆量身定製了個性化的藥物戒斷方案,經兩個多月的住院治療,劉婆婆成功戒斷。目前正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不少市民存在不合理使用精神類藥品現象

近日,記者採訪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專家,他們表示,每年都可以接診到一些不合理使用精神類藥品的病例。

劉學兵主任表示,自己每年都會接診幾十例因自購安定類藥物服用導致成癮來治療的患者。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III科主任徐順生教授也說,自己每年都能接診20名左右因濫用精神類藥品導致不良後果的案例。

「這些來醫院看病的,只是不合理使用精神類藥品人群的很少一部分。還有為數不少的患者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個問題。」以上兩位專家表示。

採訪中專家們還提到,喜歡擅自服用精神類藥品的人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他們大部分喜歡在網上問診和購買精神類藥品,一般會根據自己的癥狀在網上搜索出一個結果,根據精神疾病的量表自己給自己做診斷,並通過一些醫藥網站買葯。這類人往往不喜歡出門,朋友較少,不愛跟人交往溝通,有些自以為是和想當然。還有一類是四五十歲左右的市民,這類患者一般比較固執,堅持己見,愛「自己給自己當醫生」。

不憑處方能買到安定、抗抑鬱葯等精神類藥品嗎?近日,記者親身體驗,成功在武昌中北路附近一家藥店買到了抗抑鬱焦慮的處方葯黛力新,銷售該葯時,藥店工作人員既沒有向記者詢問有沒有處方,也沒有告訴記者該葯應該怎麼吃、什麼時候停、怎麼停。而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患者告訴記者,許多醫藥網站也有銷售精神類藥品的,會有簽約的藥師接受諮詢,因此想買到精神類藥品並不難。

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藥店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向病患者推薦、銷售處方葯,市民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銷售、購買和使用。而目前國家在互聯網診療方面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監管難度大,市民應特別注意防範網路問診和購買精神藥品中的安全風險。建議廣大市民若懷疑自己出現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應先到正規醫療機構找專科醫生確診後,遵醫囑服藥,不要擅自通過網路途徑或者在藥店里購買精神類處方葯,以免危害健康。

精神疾病有嚴格診斷標準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李聞天博士也建議,市民不要總在網上搜索這些信息,從而給自己「貼標籤」、「戴帽子」,認為自己得了焦慮症、抑鬱症。

「其實有些只是焦慮狀態、失眠狀態,通過調整作息時間、運動、心理疏導等就可以改善的,擅自吃藥反而還會引起軀體不適等不良後果,甚至傷及健康。癥狀明顯、嚴重影響生活的,一定要找精神科醫生進行專業診斷後,再制定後續治療方案。」

徐順生主任表示,精神疾病的診斷是有嚴格的診斷標準,具體為「三有一無」:第一,有癥狀,比如量表中的癥狀,八九條中符合三四條;第二,有時間,即癥狀需持續了一段時間,如1周有3天以上、超過1個月的時間失眠,或抑鬱的情緒持續了一周以上;第三,有損害,即情緒不高興、失眠等癥狀影響到工作和生活了。第四,無器質性疾病,即並非甲亢、頭痛、血壓高等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情緒不好、失眠等。因此,市民如果出現精神、心理方面的不適,最好找精神專科醫生就醫,不要自作主張用藥,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並且,除了用藥外,很多心理方面的問題並非藥物能改變的,因此還要配合心理治療。

一些患者擔心吃精神類藥品有副反應,而擅自減葯或停葯。李聞天表示,治療精神疾病一定要足量足療程的治療,擅自減葯或停葯會大大增加精神疾病的複發率。因此,患者除了在正規專科醫院開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外,還需定期找醫生複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抑鬱症有哪些癥狀?為什麼會得抑鬱症?抑鬱症能治好嗎?這個法子管用!
崔永元的一連串炮轟,是抑鬱症的表現嗎?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