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石相融,是石雕藝術的最高境界一陳益傳
人石相融,是石雕藝術的最高境界一陳益傳
「從他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個藝術功底深厚、風格卓爾不群的壽山石雕刻大師的風範」。——顧正
1
前言
「學會雕刻並不難,難的是如何不斷推陳出新,賦予石頭新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生命力。這就是石匠與石刻家最大的區別,也是商品與作品的最大區別!從他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個藝術功底深厚、風格卓爾不群的壽山石雕刻家的風範。看到壽山石雕刻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便是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陳益傳居士。
2
作品賞析一《家》
詩情畫意、人石相融
《家》是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陳益傳先生,運用壽山石中硬度最高之一的都成坑石,創作而成,作者以精湛的壽山石中獨特的高浮雕、薄意、淺浮雕以及鏤空雕等技法,力時近三個月時間精雕細刻而成。
作品敘述一對夫婦與一對兒女生活在自家農村別院里的精彩瞬間,你看那男主人公手拿著拔浪鼓,逗樂著可愛的小主人,而小男孩以天真浪漫的表情,讓人感覺回到童年,而坐旁邊的女主人公抱著掌上明珠的可愛女兒,在一旁也被這拔浪聲所吸引,也想下來去拿的情形,不止是女主人,小女兒,就連家裡看家護院小狗也被這個美妙動聽的聲音所吸引,陳大師抓住了這精彩的瞬間的情形,用壽山石來刻繪出來,而且每個瞬間都表現的憐璃盡至,不止是這些,就連葡萄架下那些美味佳肴葡萄與樹葉以及在葡萄架下歡歌笑語的蜻蜓與蝴蝶都刻的唯妙唯俏,整件作品從細看工,從人的臉部表情,到各種動物的可愛形象,到葡萄架的葡萄與葉子,到整體的一座農家別院,每個細節都精雕細琢。
「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縱觀大師作品無不是詩情畫意、沁入人心,無不把玉石的真善美的自然本能表達淋漓盡致,最能與人的心靈互通互動。而它深邃內涵的神韻更是能深深的打動人。這講究的是一種感覺、一種人石相融的境界,這便是將人與石做到完美的統一。
3
作品賞析一《家園》
不以詩歌驚世人、但以美石動人心
此作品將和諧的農家生活融入到作品中也是作者創作的一大特色。作品盡量保持了石頭的原貌,手工雕刻,雕工精湛,天然壽山石,天然原色,非人為作色。作品刀法之老練、構思之巧妙將深厚的繪畫功底和高超的雕刻技法完美的融合。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如詩如畫的作品:一家六口,祖孫三代,寵物房舍 家院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他們共同展現了一派和諧、寧靜悠遠的鄉村生活圖。
此情此景,讓我們心生遐想,也讓我們浮躁的心感受到了些許的安靜和諧,家的感覺永遠是溫暖的。
4
作品賞析一《佛光普照渡舟人》
化繁為簡、佛意深遠
《妙法蓮花經》有言:「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佛光普照渡舟人》是陳益傳大師,利用三色寮國石印章而創作的一件佛學典作,整個作品寓意深刻,工藝精湛,作品描述佛菩薩在人間普渡眾生的精彩畫面,雖見不到一個佛菩薩,卻佛光普照大地,雖然只雕刻一個渡船人,卻充分表現了諸佛菩薩化身千百億,普度有緣人的真實寫照。
作品在俏色處上理到位、布局簡約不失佛意、刀法自然、典型的以小現大、如果您有佛緣就一定也能上這般若之船,從而走向解脫六道輪迴的光明大道。正是「青山綠水皆法身,喜怒哀樂皆虛妄,欲想解脫生死海,須上諸佛般若船」。
小小之舟蘊含著能使人擺脫貪嗔痴,得到解脫的大智慧。此件作品為大師的典藏之作,是不可多得藝術珍品。
5
作品賞析一《知音》
打破常規、耳目一新
在壽山石資源日漸匱乏的情況下,他非常注重在創新上下功夫,他還是壽山石界第一個以組合方式雕刻作品的人,極大的豐富了壽山石雕藝術。由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陳益傳創作的組合作品《知音》便是其組合雕的代表做之一,取材外觀鏗鏘如玉,質地堅硬的壽山杜陵石。經益傳大師的妙手,營造出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濃烈氣氛。在這樣的意境中,悠揚浪漫的琴聲和悅耳動聽的蕭聲合奏出的完美旋律在我們的耳邊久久縈繞。
正所謂千金易得,朋友難求。其實我認為知音比朋友更難得。知音不是金銀財寶換來的,也非功名權位招來的。它是一種靈魂的召喚與呼應,是靈魂與靈魂的互答相溶。可以看的出益傳先生對精神層次的嚮往與追求。
是作者賦予了石頭嶄新的藝術魅力。知音難覓,人若此。如此應景的藝術品更是難覓。
6
大師寄語
藝術的境界廣闊無邊,而壽山石也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身為藝術家的我們應該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與壽山石的溝通中能夠做到人石相融,人石合一的完美結合,是一種最完美的境界。我們應為之努力,在壽山石悠久的文化歷史上譜寫新的篇章。——陳益傳
6
人物名片
陳益傳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
號慧益居士
現為中國石雕工藝美術大師
中華傳統工藝大師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
高級工藝美術師
福州市工藝美術二級名藝人
現任福建陳益傳大師藝術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TAG:大師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