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索發現:陽壺—黃河邊的「樓蘭古城」

探索發現:陽壺—黃河邊的「樓蘭古城」

人類遠祖起源地

華夏文明發祥地

GIF

陽壺——黃河邊的「樓蘭古城」

(之一)

楊拴朝

在河南澠池和山西垣曲的清代縣誌中,都記載著一座名為「陽壺城 」的古代城池。這座在兩地歷史上都留下重要影響的古城,其面貌如「樓蘭古城」一樣,撲朔迷離。陽壺城位於澠池南村獅子山北側,是濱臨黃河的一座古城。傳說古時因獅子山西側的清涼窩是一個巨大的湖泊,按照「水北為陽,水南為陰」的城池方位規則,稱為「陽壺」。也有說法說是在黃河以北而得名。歷史上,這段黃河因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而多次改道,陽壺城也隨之多次搬遷,南村當地有「三遷陽壺」之說。據史料考證,陽壺城隋唐之前在河北(今山西垣曲),唐代之後在河南(今河南澠池),元代實施行省制後,以黃河為界,陽壺城就歸河南管轄,明代再次遷徙之後改為陽壺村。

垣曲商城與北陽壺城所在地(左下方的台地(商城)、台地東側亳清可西側(陽壺城)(照片來之垣曲《古城村志》)

陽壺村民居(照片來之《黃河小浪底水庫文物考古報告集》

史料顯示,陽壺城在各歷史時期曾屬黃河兩岸的多地管轄:春秋屬晉國;秦漢屬河東郡;北魏皇興四年(公元470年),屬邵上郡;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併入河內郡;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陽壺建韶郡;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置邵州;隋唐大業初年,屬垣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屬邵州;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屬洛州;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屬絳州;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屬洛州;長安二年(公元702年),再屬絳州;貞元三年(公元787年),改屬陝州……

但陽壺城無論是在黃河南岸還是在黃河北岸,都始終沒有離開獅子山周圍。獅子山下這塊五平方公里的土地,留下了從陽壺城到陽壺村的變遷足跡,留下了古城從昌盛到衰落的歷史記憶。

南村陽壺澗河口原貌(楊拴朝攝)

移民搬遷前的黃河獅子山段(楊景亭攝)

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在黃河北岸合影,身後即獅子山東側的澗南(照片來自《垣曲古代研究》)

春秋時期,以陽壺命名,貫穿豫晉南北的「陽壺古道」,現在部分依然保存完好。還有北魏時期在陽壺山懸崖上修築的陽壺神廟遺迹,成為目前僅存的兩個與陽壺城相關的歷史文化遺產。1992年,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開工,275米以下都成庫區,將面臨搬遷。當時,黃河兩岸眾多的歷史遺迹也隨之淹沒。為保護5000年黃河文明積澱的豐厚遺存,國家首次聚集了各行業聯合考古,啟動了庫區文物的發掘勘探工作。150公里的黃河兩岸,包括澠垣盆地古生物化石遺址、垣曲東關仰韶遺址、澠池班村仰韶遺址、垣曲商遺址、垣曲上亳墓地東周及漢代古墓群、黃河漕運遺迹、西沃石窟等一大批重大考古項目先後得到及時發掘和有效保護,搶救了一大批高等級歷史文物。遺憾的是,陽壺古城的南北兩個遺址未能及時納入考古範圍,致使這座古代城池遺迹長眠於水下。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去揭開古城神秘的面紗,去一睹千年古城的芳容。現在,只能從有限的史料中去觸摸古城的滄桑沉浮,也只能在歷史事件中去追尋和感悟古城昔日的繁華與喧囂。

獅子山及灘涂原貌(楊拴朝攝)

小浪底水庫蓄水後的獅子山區域(楊拴朝攝)

陽壺城的地理位置

獅子山對岸約三公里的古城鎮,是宋代設置的山西省垣曲縣治所。1959年,因國家要修建水庫而搬遷改為鎮治。古城鎮地處允西河和亳清河交匯的台地上。《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中稱:「河東垣縣東南有瓠邱亭。」 《左傳·襄公元年》:「彭城降晉,晉人以五大夫在彭城者歸,置諸瓠邱」。《辭海》載:戰國時在臨近他國處設亭,置亭長,任防禦之責。秦漢時在鄉村每 「十里設一亭」, 東漢後漸廢,漢高祖劉邦秦時曾擔任亭長。《辭海》又載:「瓠丘,古地名。春秋晉地。一作壺丘,又名陽壺,在今山西垣曲東南。此書對「瓠」字的注釋為:「瓠」通「壺」。北魏酈道元著《水經·河水注》中稱:「清水又東南,逕陽壺城東,即垣縣之壺邱亭也,晉遷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東南流注於河。」康熙版《垣曲縣誌》載:陽壺城,治南里許,臨大河。康熙版《澠池縣誌》載:陽壺城,冶北百二十里,北臨河。《左傳》載:襄公元年,晉圍宋彭城,晉人以五大夫在彭城者歸,置諸瓠丘。杜預注云:「瓠丘晉地。垣曲東南有瓠丘,即陽壺城,今改為村。」

班村仰韶文化遺址發掘現場(楊拴朝攝)

據垣曲相關人員的考察記述:在垣曲古城(原垣曲縣城,今古城鎮)南一里的地方,有人類居住的遺址。現高出亳清河灘3—6米,50年前約高出河灘5—8米。歷史上,這裡曾是黃河中游重要碼頭濟民渡。上世紀70年代中期,農業學大寨填地取土時,發現灰土層特別的多,並出土有大量的陶瓷碎片和一些生活用具,如碗、碟等,還有大量的瓦礫,肯定了這裡曾有古人居住。2001年出版的《垣曲移民》,對屬歷史遺迹的陽壺城遺址進行了正式確認:「在黃河北岸、東灘村東側三里許,有一個偌大面積的大沙丘,沙下埋藏著一座古城垣,這就是春秋時期的陽壺城。此地為晉國的南大門,與鄭國隔河相望……此地就是陽壺古城,今之古城以南。隨著歲月的推移,黃河多次改道,水逼人遷,這座顯赫於當時的古城,長期被湮沒於沙丘之中。」這個結論結束了長期以來,業界對陽壺城位置的爭議,為今後古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據。《澠池縣地名簡志》載:經實地調查、訪問、座談,村人有持陽壺原在河北(指山西省垣曲縣古城,因在黃河北邊,河南人習稱河北)之說,古時因水患而城被淹,輾轉搬遷,後至此建村,沿用舊名。經筆者對原陽壺村民進行走訪調查,確有「三遷陽壺」之說。當地人稱,原來陽壺在東灘村東和古城南之間的台地上,因黃河改道,水淹城池,遂遷至獅子山東澗南。後又因黃河改道與澗河夾擊沖刷,故又搬遷至陽壺山北坡,改名陽壺村。

陽壺渡口(楊景亭攝)

史料表明,陽壺城地處豫晉峽谷腹地,是黃河漕運和陽壺古道交匯的水陸交通樞紐,又是一座軍事要塞,扼守著黃河天塹,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陽壺城是當時黃河兩岸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觀澠池 的精彩文章:

萬畝花海艷,香飄萬里遠。37萬澠池人民邀你來賞梨花
今日春分,讓我們奮發有為,不負春光

TAG:V觀澠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