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是一種令人懷疑的實驗——有感《榮格自傳》

人生是一種令人懷疑的實驗——有感《榮格自傳》

「夢是嵌在精神最深處一扇掩藏的小門,這扇掩藏的小門朝著宇宙的夜空開啟……」——榮格

如果你對精神病醫生的生活感興趣,或者想了解未知的自己,不妨看看這本書。這次是我的第二次翻讀,有很多的感想要說(喜歡一本書,大概是因為與作者有相似的經歷或者同感吧),然而一下子卻無從說起。我想也許是因為榮格比較長壽(83歲寫自傳),無論是內外的體驗,都甚為豐富厚實,要一一表述得完的話,恐怕要寫幾個大部頭。光是他的夢已經足夠寫一本書了,這樣看來,這本書也可以稱之為析夢之書吧。他的重大成就是發現了集體潛意識,這是心理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榮格是一個牧師的兒子,他的一生中做了許多奇妙的夢,那些夢也被清清楚楚的記了下來。夢在他的一生中極為重要,每當他身邊將要發生什麼重大事情,夢是神一樣的提示以及指引,以致他能敏銳的有所覺察(例如與某人在哪個時辰離世的同時感應),每看到這些情節我就頭皮發緊,總覺得他像是一位通靈者。他通過自己的夢去了解潛意識。並且經分析精神病人的夢找到突破口給予治療,其中有個特別的病例:一名癱瘓了十七年的婦人前來求治(過程省略),當場把拐杖扔掉獨自走了起來,這讓榮格感到莫名其妙。

在當時,弗洛伊德是榮格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人,至於他們是如何產生分歧如何導致分道揚鑣,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在此事過後,榮格進入一段迷茫期,他開始研究曼陀羅及煉丹術,他對曼陀羅的感悟是「成形、變形、永恆的心靈的永恆創造」,這是自性即人格的完整性。

我對榮格的旅行所見非常感興趣。例如他曾去北非,在肯亞的卡卡梅加的熱帶雨林,遇到一種奇特的鳥,會正確地唱出一個音階......(還是別離題了)東方人的文靜冷漠、給榮格的印象好象是帶了面具。他對東方文化有深入研究,對老子思想很是認同,還根據《易經》正兒八經的算卦。同樣,印度也給了榮格非常生疏的文化印象,印度人超脫了善於惡。他將基督和佛教進行了比較。在美國和印第安人談話的時侯,印第安人說「白人用腦袋想事情,印第安人是用心去想事情」。

在書的下半部,描寫了他在一場大病中,瀕臨死亡的迴光返照的經歷。起死回生後,榮格寫了《論死後的生活》,談論關於死與來世的問題,在此列舉一些摘錄:

——「評價過高的理性與政治上的絕對權力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在它的統治下,個人貧乏化了。」

——「批判性理性統治越嚴,生活就變得越為貧乏;但是,我們對潛意識的了解越多,我們就能使生活變得更完整。」

——「人越是強調虛假的財富,他對本質的東西就越缺乏敏感性,而他的生活也愈加不能令人滿足。」

作為精神分析的泰斗之一,榮格表明自己對於權力不感興趣,要說理由呢一是不符合自己的天性;二是不想犧牲自己的思想獨立性;三是榮耀只會讓自己偏離真正的目的。他關心的是探索真理,而不是個人的威望。(諾,這就是心理學家的素質啦。)

關於感情關係方面的下筆不多,不過榮格還是提到了——感情關係是慾望的關係,沾染了強迫與束縛,是對另一個人的某種期望,正是因為這樣,令彼此不能自由。如果能客觀的看待這種關係的吸引力才能達到真正的結合(對於這些內容,我不能說我看懂了)。

在回顧中,榮格提到了孤獨:「孤獨並非由於我周圍沒有人,而是由於無法把我認為是重要的事與人交流,或者是保留某些別人無法容忍的觀點;一個人要比別人懂得多,他就變得孤獨起來。」還有他對自己的評價:「對於我本人及我的一生,我也無法下個斷語。沒有什麼事情是我所確信無疑的,我沒有明顯不變的看法——對任何事情都沒有……」(對於這些我再同意不過了。)

最後還是找點刺吧,總的來說本書翻譯的長句子較多(顯得有點冗長),精神病與心理學的概念較多且不容易理解,在節奏上有點無從判斷,要想通讀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你要對心理學概念有個大概的了解。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把它當作一本心理學的入門書來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只能帶5件必需品的「極簡旅行實驗」受年輕人追捧
刷新你的爵士體驗 走進「失重」的先鋒實驗場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