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芝存儲晶元出售風雲錄

東芝存儲晶元出售風雲錄

看存儲須要眼觀全球 存儲圈專業號

起因:東芝集團的美國子公司,專註核電的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在2017年3月就已經啟動相關破產程序,但破產申請給其造成嚴重的現金危機。為此,東芝集團必須針對晶元業務的出售進度進一步加快。

(一)深陷財務危機,

東芝最值錢的原來是快閃記憶體晶元業務!

東芝財務危機的消息在國內外各大媒體曝光後,就一直在著手如何籌措資金以度難關。然而,在本身遭受財務危機重創的情況下,融資渠道幾乎被關閉。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決絕的情況呢?

據國內媒體家電網總結分析報道說:東芝連續7年造假、至少涉及4大業務部門、3任社長參與其中,虛報利潤1562億日元(約合12.7億美元),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東芝(Toshiba)財務醜聞是繼2011年奧林巴斯隱瞞17億美元損失以來,日本企業界最大的一樁財務造假醜聞。由此導致東芝陷入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

為此,財務危機爆發後,東芝被迫開始拆賣現有業務。但是東芝確實是一個日本的企業巨人,目前業務板塊包括了:泳衣機、核反應堆、電視機、電梯業務製造商、快閃記憶體晶元業務、照明設備、雷達、化學、生活基礎設施等。同時東芝也是諸多大家熟知的產品,比如第一台筆記本電腦、第一台電視機、第一個DVD等等產品發明者。

當然,東芝能夠在多個領域獲得成功,也與其發展歷史分不開的。來自百度百科信息提示:在1939至1945期間,東芝開始為二戰中日本侵略中國和東南亞大量生產97、95中型坦克、重型機槍、各類山炮。由此成為在「二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日本五大軍用企業之一。

不過,來自2017年3月2日最新的路透社消息稱,東芝已經宣布將以1.34億美元(約合9.23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所持東芝機械(Toshiba Machine)幾乎全部股份。東芝機械品牌包括了注塑成形機、壓鑄成形機、擠出成形機、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機械、裝置以及零部件的銷售業務,以其高品質的產品和技術備受業界關注,不管誰買了Toshiba Machine都有可能在機械製造領域稱霸一方。

因為財務危機帶來的多個東芝甩賣自身業務的消息早就出來不少了,有的未被官方證實,但有的已經成為事實。

比如2017年2月21日東芝希望能夠從出售快閃記憶體晶元業務多數股權的交易中籌集到至少1萬億日元(約合88億美元,約合605.96億人民幣)的資金,可是我們也看到路透社消息說,東芝在公告中表示正考慮拆分半導體業務,並以27億美元(約合184.88億人民幣)的價格將該業務的約20%股份出售給西部數據。

後來也看到來自日本方面的消息說東芝將以220億日元(約合14.23億人民幣)出售一座燃煤發電廠

2017年2月東芝曾表示,它已經出售了所持蘋果手機顯示面板供應商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 Inc(JDI)1.78%股份,具體金額官方沒有透露。不過,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索尼、東芝和日立則各自擁有Japan Display公司70%、10%、10%、10%的股權。2016年時Japan Display市值約為980億日元(約合59.09億人民幣),那麼按照市值折算東芝的1.78%JDI股份出售價格應該不會低於市值係數,那麼估算應在約合1.05億人民幣。

2016年3月,美的宣布以約537億日元(約合4.73億美元,約合32.16億人民幣)收購東芝家電業務的主體「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即:東芝家電80.1%的股權,東芝保留19.9%的股權,同時,美的將獲得40年的東芝品牌的包括冰箱、洗衣機、吸塵器以及其他小家電的全球授權及超過5千項與白色家電相關的專利。

很顯然,東芝機械(Toshiba Machine)、快閃記憶體晶元業務、半導體業務、燃煤發電廠、日本顯示器公司、東芝家電業務,涉及東芝公司這六大業務板塊都將出售或已經出售。

如果按照出售價格多少來排名,甩賣的業務板塊依次為:

快閃記憶體晶元業務:約合605.96億人民幣

半導體業務:約合184.88億人民幣

東芝家電業務:約合32.16億人民幣

一座燃煤發電廠:約合14.23億人民幣

東芝機械:約合9.23億人民幣

日本顯示器公司:約合1.05億人民幣(1.78%股份)

哇噻!沒想到,東芝甩賣家當最值錢的原來是快閃記憶體晶元業務

當時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財務危機中的東芝公司一直在尋找解決辦法,除了拆分部分業務之外,最近他們還計劃通過降低員工薪資來改善財務狀況。目前東芝在中國的員工總數超過約20000人,那麼這兩萬多東芝中國的員工是否也會受到這次財務危機的影響,我們可以繼續關注。

當然,也希望東芝可以在危機下繼續踐行「尊重人」、「創造豐富價值」、「為社會做貢獻」的經營理念。

(二)插曲:一波又起,

為什麼博通也參合東芝存儲器業務收購?

東芝到底怎麼了?怎麼一直傳言動蕩盪不安?為什麼會一次次甩賣自己的業務單元?

還有,博通Broadcom又興奮什麼呢?怎麼只要有技術肥水的地方都少不了Broadcom的身影呢?

東芝這些年確實走得很不容易,去年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財務危機中的東芝公司一直在尋找解決辦法,除了拆分部分業務之外,最近他們還計劃通過降低員工薪資來改善財務狀況。但是員工降薪只是解決燃眉之急,長久來看,很難扭轉被動局面。

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東芝(Toshiba)財務醜聞是繼2011年奧林巴斯隱瞞17億美元損失以來,日本企業界最大的一樁財務造假醜聞。由此導致東芝陷入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

正因為東芝甩賣家當最值錢的原來是快閃記憶體晶元業務,所以吸引了博通Broadcom這樣的大佬眼光。

以KKR、貝恩資本、西部數據、SK海力士為代表的競標參與者也是備受關注,鴻海(富士康)甩出來高達270億美元的競標價碼,日本政府卻不買賬。

當時來看,博通Broadcom甩出200億美金的橄欖枝倒是有很大可能性了。

再早,Broadcom併購Avago後,Broadcom專利數量將位列全球晶元大廠前三了。最早的前三大晶元廠商後面,包括高通(Qualcomm,專利數量7萬6130件)、英特爾(Intel,專利數量5萬9569件)以及瑞薩(Renesas,專利數量4萬751件)。

之前Avago併入了LSI、PLX、Emulex、CyOptics、英飛凌(Infineon)光學部門之後,專利總數也就2萬304件,加上Broadcom高達2萬689件的專利與申請案數量。可見博通對於技術專利資產的肥肉一直都很重視,一旦東芝存儲器業務成功併入Broadcom,那麼Broadcom勢必會稱霸全球晶元專利排名了。

排名只是一個名份,博通Broadcom想要的是整合拆分之後的資本運作的豐厚利潤,顯然,博通Broadcom對東芝技術肥肉絕不會輕易放鬆或放棄。

可見,還沒有最後一錘定音的事情,博通Broadcom怎麼會不垂涎三尺呢?

(三)半路跳出一個程咬金,

西部數據成了貝恩資本財團的眼中釘肉中刺!

據彭博社最新消息稱,東芝董事會今日已同意將晶元業務部門出售給貝恩資本(Bain Capital)財團。

再之前,富士康財團本來有意收購整個東芝晶元業務,但是最終遭到了東芝董事會的反對,未成。

不過,現在反對貝恩資本接盤收購東芝晶元的卻是WD西部數據,哈哈。本來快到嘴的肥肉,一下子就可能全沒了。西部數據對東芝採取的出售行為感到意外和失望,認為西部數據擁有出售該部門的同意權。

但是東芝董事會已經表態,不管西部數據的態度與法律挑戰如何,東芝控股公司將最終完成與貝恩資本的交易。

「貝恩財團」包括蘋果公司、戴爾公司和其他幾家公司的財政支持,他們說,因為此事是私人的,所以不要求透露。他們還表示,東芝還計劃對美國控股收購公司投資約3500億日元(合31億美元)。

貝恩領導小組在近三個月前被認定為優先競購者,但由於訴訟、政府反對和企業的優柔寡斷,該進程被推遲。東芝的董事會選擇了一組有貝恩資本在內的由KKR & Co.和兩個政府支持的基金(日本創新網路公司日本開發銀行)共同組團。當然,為了完成這樣的交易,東芝可能要克服來自合資夥伴西部數據的持續阻力。

東芝正在出售晶元業務,以支付美國核業務的虧損,並需要在3月份之前籌集資金,以避免看到其股票從東京證券交易所摘牌。西部數據的法律訴訟使拍賣變得複雜,該公司辯稱,由於與東芝在晶元業務上的合作關係,它在任何出售中都應該擁有否決權。日本公司對此進行了爭論,以干擾拍賣交易為由,並起訴西部數據要求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賠償。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如果東芝與西部數據的法律糾紛沒有得到解決,貝恩可能會同意終止這筆交易。知情人士說,在這種情況下,東芝和西部數據的三家合資企業在收購時不會轉讓給貝恩公司,收購價格也會調整。知情人士說,合資企業的價值低於晶元單位的5%。

但是,來自西部數據的爭議,這一切都似乎無效。因為日本公司董事會在星期三的會議上同意了Bain的建議。

根據協議,貝恩、東芝、SK海力士公司日本Hoya將支付約9600億日元的普通股票和可轉換股票,而蘋果、戴爾、金士頓科技有限公司希捷科技公司將斥資約4400億日元可轉換與不可轉換的優先股。

東芝董事會選擇了貝恩資本,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但是,東芝與貝恩資本之間的這次交易,經歷了令人目眩的曲折

上周,東芝與Bain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目標是在月底前達成最終協議。但,很有意思的是:諒解備忘錄並未妨礙東芝繼續與其他投標人進行談判。

本周,知情人士說,KKR和INCJ曾在修改後重新出價,隨著日本基金在財團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並計劃初步投資約5500億日元,高於之前計劃投資的3000億日元。在修訂後的建議下,以後東芝可能會從INCJ和DBJ回購股票。

貝恩隨後也修改了報價。一位知情人士說,美國控股收購公司從蘋果公司尋求更多的資金支持,要求約70億美元的資本金,比之前的協議高出約30億美元。但目前尚不清楚蘋果最終將為這項收購貢獻多少資本。

全球存儲觀察評論:這個東芝晶元的收購持續了快兩年時間,一波三折,再折。

最終也就快要被貝恩資本一錘定音了,但是西部數據又跳出來反對,由此貝恩資本再次加大的收購籌碼。

居然後最後似乎還得要看蘋果公司的臉色了。不過,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東芝晶元對蘋果公司iPhone、IPAD、iMAC等產品線的重要性,據說蘋果大面積採用了東芝的快閃記憶體晶元。

這樣一看,似乎資本市場真的是一群狼了,相互搶食,相互抬杠,在所難免。這也好玩,不好玩就不要玩資本,是不?

(四)自救加速,

東芝46億美金甩賣西屋電氣核電包袱!

東芝2017年申請破產的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以46億美元價格出售給加拿大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如同為西屋核電服務事業的未來打了一劑強心針,東芝股價也因此上揚。

據BBC報道,Brookfield將以約40億美元現金買下西屋100%股權,剩餘金額則是為了支付退休金、環境費用和其他負債。收購的條件是此交易須經過全球破產法院和監管機關批准。Brookfield表示,西屋是一家擁有強大市場地位的「美國形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核電服務提供商,公司的大部分利潤來自長期合同下的常規服務。

受此消息激勵,西屋原來的母公司東芝股價一度上漲3.1%至333日元。

Brookfield還表示,若收購被批准,預計這筆交易將在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這筆交易包括西屋電氣的全球業務。

東芝2006年以超過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西屋公司,但由於石油和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福島核事故影響了該行業的聲譽,核電前景暗淡。目前,西屋電氣的虧損達數十億美元,該公司獲得了在美國建立兩個核電項目的合同,但是估算不足,使得實際建設超出預算數十億美元,進展比預定計劃晚了好幾年。因此,東芝放棄西屋電氣早就在意料之中。

東芝方面表示,出售西屋電氣的持股和權利可以讓東芝大幅削減支出,投入到新業務中。之後,新東芝將把重點放在四個業務領域:社會基礎設施、能源、電子設備和數字解決方案。

(五)攪局者只顧玩耍,

誰來思考東芝半導體的未來究竟在哪裡?

就在2017年9月東芝股東大會都已經批准該公司將快閃記憶體晶元子公司作價2萬億日元(約合175億美元)出售給貝恩資本領導的財團。這個財團由美國、韓國和日本投資者組成,包括蘋果公司、戴爾公司、希捷科技、金士頓公司和韓國晶元製造商海力士。

海力士就是韓國的SK Hynix。

根據之前的合約,SK Hynix將通過可轉換債權的形式資助這筆交易。SK Hynix從中可以最多可獲得東芝晶元業務15%的投票權。然而SK Hynix是韓國第二大內存晶元廠商,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存儲晶元大廠。

在中國正在如火如荼構建自己的晶元製造產業的時候,東芝半導體的出售加上SK Hynix的參與,將對當前的局面造成一定意義上的壟斷。

況且西部數據一直反對SK Hynix參與冬至晶元業務的這個交易,雖然已經和東芝達成了和解,但西部數據心裡非常清楚,SK Hynix參與東芝晶元業務後對其的影響。和解的好處對於西部數據來說,東芝將與西部數據共同出資投建新一個NAND新的生產線。

但與此同時,SK Hynix旗下全資子公司也是其代工公司的System IC在2017年7月成立,System IC持有中國合資公司50%的股權。如果SK海力士中國代工合資公司合資建廠順利完成,那麼SK Hynix在全球晶元領域的競爭力又會增強。畢竟中國市場對全球半導體市場舉足輕重。

談了這麼多SK Hynix的情況,東芝甩掉核電業務板塊之後又獲得注資,因而業界人士分析東芝半導體可能更傾向於獨立IPO。然而,獨立上市的條件雖然有,但對於東芝長遠發展來看,被多家資本方組成的強大財團收購帶來的回報應該才是最大化。

國外分析師和東芝股東更看好半導體業務IPO,那是因為沒有看到財團裡面的每個成員的力量可以為東芝帶來的新機會,那是遠遠大於上市之後的回報。只看眼前利益,只看眼前可以分到多少未免眼光不夠長遠。當然了,或許東芝半導體無法帶給他們長遠,才會導致他們這樣急於IPO么?

(六)缺錢也不忘「搞革命」,

靠這「三條槍」東芝能否干倒SK海力士和三星?

英國一個網站The Register知名編輯Chris Mellor寫的一篇文章,曝光了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簡稱TMC)推出了64層TLC 3D-NAND,並且有三款新品同時發布,靠它繼續與SK Hynix和三星在存儲晶元上一爭高低。

不過,Chris Mellor文章題目叫《When I"m 64: Toshiba Memory Corp woos data centres with a little TLC... SSD trio》,將其稱為三重奏,似乎有點給正在作價打包出售的東芝半導體唱讚歌一般。哈哈。

對於東芝半導體旗下的子公司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來說,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CD5、XD5、HK6這三款SSD可以進一步滲透到數據中心,實現磁碟的廣泛替代。

可是,東芝靠這「三條槍」能幹倒SK海力士和三星嗎?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有人將其翻譯成東芝存儲器,我覺得不夠準確,因為東芝將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 Corp.和Toshiba Memory Corp.作為兩個公司來看待的,因此為了讓翻譯成中文不容易讓人混淆,還不如將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直接翻譯成:東芝內存晶元公司。題外話,不贊同的也不要反對好了,隨意。

在這之前,東芝快閃記憶體代工合作夥伴西部數據推出一對了基於NVMe M.2的兩個系列SSD,SN720(256GB-2TB)和SN520(128GB-512GB),但定位為移動和邊緣設備領域,設計上自然像其它許多口香糖棒大小的M.2固態硬碟那樣小巧。

不過,採用64層TLC 3D NAND產品的東芝SSD,其定位針對數據中心用戶的存儲陣列使用,在快閃記憶體還沒有完全普及到數據中心這個層面的情況下,這還是不尋常的舉措。同時,也將作為直接連接到伺服器上的存儲使用。

其實,簡要分析一下就會明白,快閃記憶體已經成為全球存儲的大趨勢,Flash的助力下,才將全球企業級存儲市場不斷加速,繼續向前發展。同時基於伺服器的存儲,如SDS解決方案帶來了更多的企業用戶存儲應用創新,也誕生了全球小一百家軟體定義存儲初創公司。繼而SDS也逐漸成為了企業級存儲領域拉動全球市場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此,東芝將64層TLC 3D-NAND押寶到CD5、XD5、HK6這三個產品上,也就情有可原了。

那麼看看東芝基於64層TLC 3D-NAND推出的這三個SSD產品簡單情況:

可以看到,東芝這三款SSD只是支持PCIe和SATA介面,當然了,這是目前數據中心用戶、存儲陣列廠商產品最常用的介面。

看到這個廠商公開出來的性能指標,說明東芝這三款SSD性能隨著容量提升而增加,其中隨機讀IOPS最高50萬的是CD5 SSD,隨機寫IOPS 3.5萬最高也是CD5 SSD。當然像XD5隨機讀寫IOPS都超過了20萬。顯然,這樣的SSD產品適合針對企業用戶閱讀密集型工作而優化。

整體比較來看,表現還是不錯的。

從價格定位來看,東芝這三款SSD以數據中心用戶為目標,與15k HDD磁碟形成更明顯的對照。

Toshiba Memory公司高管表示,他們希望在數據中心取代傳統磁碟。那麼是否會取代像東芝自己的磁碟呢?當然會。Toshiba Memory公司高管說,大家不要把東芝HDD磁碟和東芝SSD快閃記憶體兩個產品看成是一個公司出品的,實際上這是兩個公司,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 Corp.Toshiba Memory Corp.

可見,出品HDD磁碟產品的是東芝電子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 Corp.,而出品SSD的是東芝內存晶元公司Toshiba Memory Corp.。

Toshiba Memory Corp.這正是從東芝半導體剝離出來子公司,將要出售給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只不過,出售價格似乎還沒有談妥,不是說還在不斷漲么?

當然了,這三款新出品的SSD分別適合企業用戶和數據中心用戶哪些關鍵應用領域呢?看看這個小表格就十分明了。▼▼▼

Toshiba Memory公司高管透露,之所以急於推出這三款SSD完全是因為來自用戶的催促,Facebook數據中心系統需要M.2這樣尺寸設計的快閃記憶體產品,並且作為一個巨大的固態硬碟那樣的盒子通過軟體來管理。

其實,東芝挖空心思開始推這三款64層TLC 3D-NAND SSD的時候,Micron、SK Hynix和三星也都早有動作了。

兩個月前,SK海力士出來了72層3D NAND,未來也將憑藉這個基礎強力進入企業級SSD市場。

之於三星的企業級SSD企業級市場的耕耘,由來已久了。正在與英特爾在這個領域PK得火熱,就連Micron美光都看不慣了,離開英特爾單獨玩自己的3D NAND去了。

雖然SATA介面是當前SSD領域的暢銷貨,與傳統磁碟介面也沒有衝突。但是,畢竟SATA介面還是從設計上限制了Flash固有的性能。按照業界討論最多的趨勢都認為NVMe才是快閃記憶體的未來。相信不久後,會有更多的NVMe SSD產品出台,當然行業標準的2.5英寸和M.2尺寸也在東芝SSD這三款新品上得到了很好體現。可謂真心擁護行業標準罷了,也是無奈之舉吧。

特別消息透露,Toshiba Memory公司開足馬力為其所有Flash製造64層TLC 3D-NAND,同時也在為96層快閃記憶體晶元的開發卯足幹勁。據說未來採用96層QLC Flash的HK6 SSD可能最大容量為6.3TB,只是這樣的容量似乎有點浪費QLC Flash了吧。並且量產的時間表到目前都還沒有確定是不是2018年。

再說了,其實東芝早在2015年時候還是全球比較領先的存儲晶元廠商。

當時2015年5月東芝開發出了採用TSV(硅通孔)的16層256GB NAND快閃記憶體。預定在2015年8月11日~13日於美國聖克拉拉舉行的「Flash Memory Summit 2015」上參考展示試製品。

試製品採用TSV技術,輸入輸出數據速率達到1Gbit/以上,遠遠高於原來採用引線接合的NAND快閃記憶體產品。另外,核心電源降至1.8V,I/O電源降至1.2V,與該公司以往的NAND快閃記憶體相比,編程、讀取和數據輸入輸出工作時的耗電量均降低約50%。

當時試製的是16層的256GB產品和8層的128GB產品。外形尺寸方面,前者為14mm×18mm×1.9mm,後者為14mm×18mm×1.35mm。介面採用Toggle DDR。

今後,東芝計劃推出採用TSV技術的NAND快閃記憶體產品,目標是用於需要降低訪問延遲時間、提高數據傳輸速度,以及在單位耗電量內實現高IOPS(Input Output Per Second)的企業級SSD及快閃記憶體應用等。然而後來,這個事情並沒有看到更好的結果出來。可惜了這條路上的探索。

不過,東芝在SSD領域的動作還是比三星晚兩步,三星在2017年年中的時候3D NAND快閃記憶體主力是第四代V-NAND 64層堆棧,單顆核心容量在256-512Gb之間,並在2017上半年已經大規模量產。更牛的第五代V-NAND 96層堆棧QLC Flash,單顆核心容量1Tb,SSD產品容量突破128TB不在話下,只是2018年什麼時候量產一直沒有定論。但按照以往的規律肯定是在東芝量產96層QLC Flash之前了。

因此,我覺得問題的最關鍵部分在於:採用64層TLC 3D-NAND的SSD首次露相,正在出售自己的Toshiba Memory公司能否走出迷茫……

(七)戲劇性的橋段出來了,

SK海力士與東芝晶元很快將成一家人!

2018年5月左右,東芝公對外公布說:中國監管部門已經批准了貝恩資本財團180億美元收購其晶元業務部門交易。

記得2017年9月28日,貝恩資本財團正式與東芝簽約,以180億美元收購東芝晶元業務部門。知情人士稱,由於東芝急於完成交易,貝恩資本財團在簽約的第二天就向中國反壟斷部門提交申請,希望批准該交易。

有分析人士稱,在東芝交易獲得中國監管部門批准後,高通收購恩智浦半導體交易被批准的可能性也隨之提高。到目前為止,高通已獲得了8家監管部門的批准,只待中國商務部的批准。

那麼東芝晶元業務出售將成定局之時,到底誰在開心呢?最開心的還是東芝董事會吧,終於有錢可以讓東芝集團繼續熬下去了。畢竟東芝晶元業務可以為東芝集團帶來180億美元的資本支撐,這不僅帶來了資本的支撐,同時對於東芝晶元之外的未出售業務將帶來新的發展動力。

東芝如此了,那麼韓國第二大內存晶元廠商SK海力士,將因東芝晶元業務成功出售而獲得大量股權,並且最多可獲得東芝晶元業務15%的投票權。SK海力士與東芝晶元之前競爭對手,現在卻快成一家人了。你們怎麼看呢?

還有一個問題:當然了,一旦SK海力士與東芝晶元成了一家人,未來到底誰將最Happy呢?

(八)佩服雷神貝恩,

東芝存儲晶元出售終於一錘定音!

貝恩資本計劃支持東芝存儲器株式會社(TMC)尋求在晶元(晶片)行業進行併購。路透東京消息公布了,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在2018年6月初完成了對TMC的180億美元收購交易。

「相信我們的融資實力將能夠允許TMC進行大規模的併購交易,」貝恩資本駐日本主管Yuji Sugimoto在一次記者會上表示。他並稱,貝恩資本將與TMC社長成毛康雄磋商,在戰略層面對公司未來需要哪些技術或併購展開討論。

成毛康雄稱,較長期而言,公司需獲得與下一代內存晶元相關的各種技術。

一 錘 定 音

全球存儲觀察評論:東芝存儲晶元出售經過了多起的風浪,最終還是一錘定音了,這對於東芝存儲晶元未來業務的發展還是有好處的,畢竟處於發展的挫折期,必然需要大量的資本來支撐,才能走到更遠的未來。

不過,東芝存儲晶元在技術領域的積累還是比較深厚的,在全球存儲晶元市場上,東芝存儲晶元也是排名靠前的,只是近一年左右因為經營方面的問題,導致了東芝存儲晶元在技術投入與產品更新迭代上明顯慢於業界的三星與英特爾了。

那麼下一步,在貝恩資本為首的財團支撐下,東芝存儲晶元在2018年將經過一陣時間的整合與梳理後,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產品創新與技術迭代爆發期。

到時候,全球存儲晶元市場也將變得多姿多彩,因此,這個故事還會繼續延續下去,沒完沒了。(Aming)

——阿明/分析綜述——

Dostorage(全球存儲觀察:存儲圈專業號)

Data-China (阿明觀察:科技觀察與評論)

Aming-Talk (全球雲觀察:雲與IT專業號)

Artcame(全球藝術觀察:藝術|試驗|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存儲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存儲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