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裡面最早接觸的,也是除《紅樓夢》之外,看過的第二本四大名著。小的時候,大人總是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紅樓」,想必,《三國》和《西遊》是可以看的了,我認為《紅樓》講情,《水滸》講義,《西遊》講領悟,《三國》講厚黑。
很多人都覺得《三國》講的是機關算盡,攻守殺伐,謀斷天下,但是,歸根結底還是比誰更厚黑,比誰厚黑得高明。講厚黑,我不在行。李宗吾的《厚黑學》裡面講了很多《三國》中的厚黑例子,不盡全然,但基本相符。厚黑之高者,當屬劉玄德,赤手空拳,金蘭結義,機緣巧合,小施仁德,吸引人心所歸高就高在外人看不出他的厚與黑。整個《三國》,又是一個輪迴,分分合合,厚黑自有後來人,代代相傳永不絕。
大概三國演義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估計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在政治上感悟並不深,主要是感情上。和男朋友一起四年多了,分分合合不下5次,每到情義正濃時正是一次大吵的前奏。有人問這樣的感情有意義么?殊不知這是兩個人的小情趣。粘在一起久了,對對方的期望也越高,你必須每天打電話給我;聖誕節、情人節、生日要送禮物給我;我打電話不準不接;每當有些不順意,就會鬧彆扭。不是因為傲嬌,而是生活的越幸福越害怕一切都只是子虛烏有,一場空。但彆扭鬧久了,稍有些小感動又會促使兩個人心軟下來,好像找到了新歡一般的欣喜。害怕的不是吵鬧,而是平靜背後的冷淡。估計三國的關係也是一場集體的三角戀吧。
所謂經典,歷久彌新。似乎是之前已經用過的一個題目,但是套過來,卻還是ok的。記得最早買三國,是照著中小學推薦必讀書目而買,買了也只是為了一篇寒假的讀書筆記。覺得一本書看看前言後續,隨便翻上幾篇,便也足夠整出一個500字左右的小心得,沒想到的是,這本書卻整整陪伴我度過了整個寒假。作為一本戲說歷史的爭霸文,在戲劇性和精彩程度上,略微遜色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濃重的水滸和西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從漢末至晉初短短百年,一個個英雄人物如走馬燈般在歲月的長河中一一閃現,這段英雄的歌詩遠遠不是水滸和西遊這樣的傳奇故事可以媲美的。
總有人揣測,後金靠半部三國打天下,或許有些誇張的成分,但若說古代戰爭的謀略在這劇中一覽無餘,卻也不算是妄談。儘管全劇聖化了劉備,妖化了諸葛不免有失偏頗,也遠遠沒把三國的故事講深,講透,但卻並不妨礙我們把紅面的關公,環眼的二哥刻在我們記憶的深處,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民族文化的一種象徵和標誌。
之前讀四大名著,總覺得最悲情的段子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千餘字的一章道盡了失意人的苦悶困厄,最哀傷的卻是諸葛亮五原禳星。壯志未酬或許是比困厄波折更大的苦痛。因為你看到了終點,卻始終無法企及。
※人均壽命只有30歲的三國,為什麼司馬懿能活到70多歲
※《藝展中國本期推薦》吳成崗中國畫作品展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