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因茶而生的盞,說的就是它

因茶而生的盞,說的就是它

近幾年隨著國內飲茶風潮的逐漸興起,國人在尋求高品質茶葉的同時,也對喝茶用的器皿更為看重,由此也帶動了古代名窯茶器仿製工藝的崛起。而要說到其中最為知名的茶器,當屬產自福建省建陽的建窯建盞。

建窯為中國宋代八大名窯之一,所產建盞久負盛名,以燒造風格獨特的黑釉茶盞著稱,俗稱「建盞」。建盞產於福建省建陽,始燒制於五代末,兩宋時達到鼎盛,成為皇室的御用茶具,製作建盞的技藝發展至元代趨於衰落,以至於後來曾一度消失,在歷史上足足留下了800多年的發展空白,僅有當時用來燒制建盞的龍窯遺址被一直留存了下來。

為了讓建窯建盞燒制技藝重現人間,上世紀70年代末,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福建輕工業研究所、建陽瓷廠等多方機構的協作下,成功燒制出仿宋建盞。後來這種仿古燒制工藝也慢慢的被世人所接受,包括當代兔毫盞、油滴盞、柿紅盞、灰貝釉、芝麻釉、曜變盞等復燒品種也開始紛紛出現在市場上,並相繼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

因茶而生的盞

建窯最為經典也是窯口燒制最多的就是束口盞。「盞因茶而生」就是指束口盞完全是為了鬥茶才誕生出來。兩宋300餘年,束口盞橫掃一切,獨步茶界,無與匹敵。

也根據鬥茶需要,或高或矮,或大或小,還存在一些變化,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就提到:「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束口盞的造型設計,有三大亮點:

第一 束口線的設計,能夠在注水和擊拂時約束茶湯外溢。鬥茶時茶湯距束口線會有一個統一的要求,對茶湯起到標尺作用,以利於驗看勝負。

第二 盞上部較陡,腹部為弧形,向內逐漸縮小成平底,點茶過程中,茶湯表面有充足空間與空氣接觸,利於點出上品末茶。口沿仰折,品茶時,茶沫經束口處溢出,自帶動力滑入口中,在觸覺上形成衝擊感。

第三 胎自上而下逐漸加厚(腰部會略薄),使用過程中不易傾倒。厚胎利於保溫,同時捧盞時手感上浮下沉,可以說,束口盞從一而終,都在照顧茶人的身體感受。

真正的建盞,當你看到她時,有厚重感卻不失俏皮,沉甸甸的手感讓你越發感知她的存在,讓人內心會靜定,她不僅美的讓人不可思議,連茶湯都因此而更加穩而醇。

習茶越久,對大自然由心而發的恭敬感越強,深知每日有茶相伴是如此的幸運,而不同的茶器所激發出不同滋味的茶湯是如此的有趣,樂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陳葉琦《鷓鴣斑撇口盞》
大馬士革鋼材質的茶刀好在哪裡?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