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雅克·路易·大衛——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拿破崙一世的御用畫師、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畫家

雅克·路易·大衛——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拿破崙一世的御用畫師、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畫家

雞年馬視微天下——歷史篇:雅克·路易·大衛——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拿破崙一世的御用畫師、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畫家

馬鴻斌

【雞年馬視微天下——歷史篇:雅克·路易·大衛(之二,終結篇)——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拿破崙一世的御用畫師、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畫家、法國皇家藝術院院士、世界名畫《馬拉之死》和《拿破崙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作者】

今天是2017年12月29日,192年前的今天(1825年12月29日),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拿破崙一世的御用畫師、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畫家、法國皇家藝術院院士、世界名畫《馬拉之死》和《拿破崙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作者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29日)逝世,終年77歲。

世界名畫《馬拉之死》(現藏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博物館)中的人物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領導人之一、法國政治家、醫生讓·保爾·馬拉(Jean-PaulMarat,1743年5月24日—1793年7月13日被刺殺身亡,終年50歲)。

資料圖片:《馬拉之死》

1793年,大衛接著用三個月的時間創作了這幅永世不朽的世界名畫《馬拉之死》,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當時馬拉被刺殺在浴缸里的情景:

馬拉倒在浴缸里,鮮血正在從傷口中流出;帶血的匕首滑落在地。上半部分空無一物,空曠而幽深,從左側射入的光線,照亮著馬拉的身軀和面部。是肖像畫中的另一種典型代表,並親筆寫上題詞:

「獻給人民之友——馬拉。」

大衛代表作中的世界名畫:《馬拉之死》、《拿破崙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拿破崙在辦公室中的像》、《授旗式》、《劫奪薩賓婦女》、《蘇格拉底之死》、《荷拉斯兄弟之誓》、《處決自己的兒子布魯特斯》等。

據資料:

1748年8月30日,雅克·路易·大衛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五金商家庭。

1758年,10歲時,父親遇害逝世,母親離家出走,由其叔父、皇家磚瓦匠及建築師德麥戎撫養。

1764年,16歲,考入法國皇家繪畫雕塑院學習,因為連續三年在比賽中沒有取上名次,幾乎要自殺。

1766年,他在當時他的親戚、最著名的洛可可繪畫大師布歇(Boucher Francois,1703年—1770年)那裡學畫,布歇發現他的與自己的羅可可風格不一致,布歇的介紹他進入法國皇家美術學院院士、法國皇家繪畫雕刻學院歷史畫家維恩的畫室學畫。

1771年,23歲時,達維德第一次參加羅馬獎考試。考題是智慧女神雅典娜與戰神馬爾斯的戰鬥,藝術風格基本上是模仿羅可可風格,人物形象情緒激烈、步伐沉重,畫面不協調而落選。

1774年,從法國皇家美術院畢業。

1774年,以《司德拉托尼克》一畫獲義大利羅馬大獎,獲羅馬獎赴義大利深造。

1775年,27歲,前往義大利研究藝術,受古羅馬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影響,對古典主義發生興趣,深受義大利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和古代希臘羅馬藝術遺迹的影響,專研希臘羅馬雕刻,認真畫了4年的素描。

1780年,32歲時,返回法國。他以一幅素描稿《帕脫克盧斯的葬儀》回法國巴黎沙龍展出。

1784年,成為法國皇家藝術院院士。

1784年,接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在給大衛的訂件任務後去義大利羅馬創作了歷史繪畫、他的成名作《荷拉斯兄弟的誓言》,使他一舉成名。

資料圖片:《荷拉斯兄弟之誓》

《荷拉斯兄弟之誓》作為新古典主義畫派的代表作品,不僅是達維特的成名之作,而且對於法國美術史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因大衛的政治觀點和路易十六的專制權相異,這幅畫的主題思想和法國王室的要求也相異。他一反當時盛行的洛可可畫風,以樸素明朗取代洛可可的頹靡華麗,以古代英雄題材來創作具有革命鼓動意義的作品,賦古典主義以新的革命的內容和相應的形式風格。

該作品表現了古羅馬的一個荷拉斯家族,當年羅馬人曾與比鄰的伊特魯里亞的古利茨人發生戰爭,但雙方的人民卻有著親密的通婚關係。戰爭延續多年未決勝負,最後決定雙方各選派三名勇士進行格鬥,以勝敗決定羅馬城與阿爾貝城的統治權的歸屬。

羅馬城選了荷拉斯三兄弟,對方選了居里亞斯三兄弟,但這兩組兄弟中卻有婚姻關係,小荷拉斯之一的妻子是居里亞斯兄弟的姊妹,小居里亞斯的未婚妻則是小荷拉斯的同胞。

但荷拉斯不顧女人們的反對為了祖國,決定讓三兄弟去格鬥。畫面正是表現三個兄弟在出發前向寶劍宣誓「不勝利歸來,就戰死疆場」的場面。老荷拉斯位於畫面的正中,他手上的刀劍是這場宣誓激情的焦點。

右角是三勇士的母親、妻兒和姐妹,母親擔心出征凶多吉少而心痛如割,妻子摟著孩子泣不成聲,最右側的一個姊妹,由於她是作戰對方的未婚妻,心亂如麻,因為不論勝負,她都將失去自己的親人。

1785年,《荷拉斯兄弟的誓言》在法國藝術沙龍展出。

1787年(一說是1789年),大衛為鼓舞革命者的精神,創作了《蘇格拉底之死》。這幅作品描繪了哲學家蘇格拉底死時的情景。被囚於獄中的蘇格拉底,被判刑後飲鴆自殺的驚心動魄的瞬間,蘇格拉底左手高舉表明信仰不變。

資料圖片:《處決自己兒子的布魯斯》

1789年,創作了《處決自己兒子的布魯斯》配合當時發生的法國大革命,在公眾中產生巨大的反響。

該作品表現了公元前510年古羅馬第一個推翻暴君統治的英雄——布魯特斯,他把神聖的羅馬大皇帝驅逐到國外,建立了羅馬共和國,並成為賢明的執政官。

他的兩個親生兒子參與了伊特魯立亞人的復辟陰謀活動,布魯特斯為捍衛共和國的利益和神聖的法律,毅然處決了這兩個逆子。畫家借這一題材熱情讚頌了為國家利益而大義滅親的賢明君王。

1792年,他被選為國民公會的代表,成為公共教育委員會和藝術委員會的委員,他為大革命時期法國博物館的建設和盧浮宮的保護與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成為法國博物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1793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王朝,大衛加入了資產階級左翼的雅各賓黨,並被推舉為國民議會主席。大衛因雅各賓黨兩次入獄。

資料圖片:《馬拉之死》

世界名畫《馬拉之死》(現藏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博物館)中的人物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領導人之一、法國政治家、醫生讓·保爾·馬拉(Jean-PaulMarat,1743年5月24日—1793年7月13日被刺殺身亡,終年50歲),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濕疹。為此他每天得花幾個小時躺在浴缸里,一邊治療,一邊處理公務或進行寫作。

1793年7月12日,也就是馬拉被刺的前一天,雅克·路易·大衛曾到馬拉家去看望。身患嚴重皮膚病的馬拉正坐在浴缸里辦公。

1793年7月13日,作為法國國民公會的執行主席的大衛正在主持會議,聞訊馬拉被刺,立即趕赴現場(據說大衛在馬拉被刺死的兩個小時後就趕到了現場)。

只見馬拉裸出上身躺在浴缸里,胸前有一處傷口,鮮血往下直淌,染紅浴巾。裕缸旁放著一隻小木桌,小木桌上有一瓶墨水和一份文件。他的右手垂在地上,手裡還緊緊地握著一支羽毛筆。

大衛被眼前的慘狀所震驚,於是他決定用畫筆來記錄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大衛迅速用筆勾畫出馬拉犧牲的現場素描。

1793年,大衛接著用三個月的時間創作了這幅永世不朽的世界名畫《馬拉之死》,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當時馬拉被刺殺在浴缸里的情景:

馬拉倒在浴缸里,鮮血正在從傷口中流出;帶血的匕首滑落在地。上半部分空無一物,空曠而幽深,從左側射入的光線,照亮著馬拉的身軀和面部。是肖像畫中的另一種典型代表,並親筆寫上題詞:

「獻給人民之友——馬拉。」

他藝術生涯中最光輝的年月,並將古典主義的藝術形式和現實的時代生活相結合,成為一位「革命藝術家」。

(據資料,科黛刺殺馬拉的經過:

1790年以後,馬拉開始拋棄自己原先標榜的自由平等理念而倡導獨裁,並且鼓吹革命恐怖,殺戳成了主要目的。

1793年,是法國大革命的一道分水嶺,雅各賓派的領袖羅伯斯比爾、馬拉、丹東等人開始著手清洗反對派,推翻吉倫特派,由馬拉自任主席成立了公安委員會,開始了血腥統治時期。在這一時期,大約有40萬人被處死,沒有正常的審判程序,任何人的一句誣告就可以將一個無辜的公民送上斷頭台。

實施處決事件的主要決策人就是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馬拉是這個派別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也是處決事件的主要決策人。

有觀點認為:法國大革命,就當時的法國而言,它是反人權的暴政。

也有觀點認為:法國大革命不在於它是否給未來和旁觀者帶來福音,而在於它是否給當時處於其本地域和當時代的人們帶來福祉,因為人權是指當時當地的人權,而不是未來的人權,也不是旁觀者的人權。

24歲的美麗女子夏洛帝·柯黛受的是傳統教育,熟讀伏爾泰和盧梭的經典著作,她認為共和制是改造法國的唯一途徑,而雅各賓派讓她去刺殺馬拉。

夏洛帝·柯黛認為刺殺了馬拉就可以拯救共和國。有觀點認為:馬拉濫殺無辜,是罪有應得,夏洛帝·柯黛是法蘭西的英雄。

1793年7月11日,第一天和第二天,科黛把時間花在打探馬拉的去處和書寫留給法國人民的遺書上。

第三天早晨,科黛穿戴整齊走出旅館,先在附近的商店裡買了一把小刀,把它藏在披風底下,然後叫住一輛出租馬車,來到馬拉的家門口。

馬拉得了嚴重的皮膚病,全身潰瘍,所以閉門不出,差不多整天坐在浸泡了藥草的浴缸里,寫作和待客都在這裡。

科黛第一次和第二次敲門,都被警惕的房東太太還有馬拉的同居情人西蒙妮擋在門外,當天黃昏時候她第三次敲門,仍然被拒絕。

馬拉讓她進來。

"女市民,你有什麼重要情報要告訴我?"馬拉問。

"吉倫特派的議員來到康恩,正在四處煽動,還準備進攻巴黎……"科黛儘力抑止住聲音里的顫抖。

科黛開始一個接一個地報姓名,馬拉一邊用筆記錄一邊說:「好極了!用不了幾天,他們就在巴黎的斷頭台上了。」

這句話讓科黛直起了身子,她拔出小刀,毫不猶豫地刺進馬拉的胸膛而奄奄一息。

科黛完成任務後,走到隔壁房間,靜靜地等待逮捕,但當她聽到西蒙妮的哭喊聲,臉上現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怎麼,這樣的男人竟然還有女人愛他!」

在警察趕到之前,科黛已經被一個正好來馬拉家送文件的議員用椅子擊倒並粗暴地捆綁起來。警察將她送進附近的亞貝監獄。

(另有一說是:十分厭惡他的政治行為的夏洛帝·柯黛以申請困難救濟為名,潛入浴室,將其刺殺在浴缸里。)

當科黛被載往刑場的馬車上時,在沿途觀看的人群中有個叫皮埃爾· 諾特萊特的男子親眼目睹了這一幕,柯黛的形象在他腦海中縈繞了很久沒有消失。他後來回憶道『柯黛美麗的臉龐平靜得象一尊雕像,我已經愛上她了』。)

(資料:法國大革命,有兩幅油畫成為經典:

一幅是《自由引領人民》,一幅是《馬拉之死》。這兩幅畫在後世已經完全脫離了藝術鑒賞範疇,成為代表著革命時代自由、民主意義的經典象徵符號。

1830年7月27日,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巴黎市民為推翻波旁王朝的一次起義,該起義從1830年7月27日至29日,歷史上稱為「光榮的三天」,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具有世界意義。

為紀念1830年7月27日法國「七月革命」,法國著名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創作了世界名畫(油畫)《自由引導人民》(法語: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以紀念。

法國當時正處在第二次復辟的波旁王朝,為了增強皇權,宣布解散議會,限制公民的選舉權和出版自由。畫面上,一位名叫克拉拉·萊辛的象徵象徵著自由女神的美麗女性袒露出雙乳,右手握著的是一面象徵法蘭西共和國的紅色、白色、藍色三色相間的三色旗,左手裡拿著的是一把帶刺刀步兵槍(1816式),奮勇當先,召喚著群眾們勇往直前。

1874年,該畫被盧浮宮博物館收藏。

圖片:2009年12月12日,我在法國巴黎盧浮宮參觀世界名畫(油畫)《自由引導人民》)

1794年7月27日(法國革命新曆為熱月9日),熱月黨人發動「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註:法國大革命中推翻雅各賓派羅伯斯庇爾政權的政變。因發生在共和2年熱月9日,即1794年7月27日,故名)

「熱月政變」推翻羅伯斯比爾並將他斬首。他作為雅各賓派的負責人之一被羅織了17條罪狀而被捕入獄,險遭殺身之禍。

在獄中,他透過牢房的窗口看到窗外的景物,創作出了《盧森堡花園景色》。由於他的學生們奔走營救,到年底獲釋。

獲釋出獄後,他看到國家發生的變化,革命的理想破滅了,停止了所有政治活動。他主要從事教學和肖像畫的創作,教出許多歐洲後來著名的畫家,如安格爾、熱里科、格羅等。並創作《劫奪薩賓婦女》(1789年—1799年,現藏巴黎盧浮宮)。

這幅畫他的畫室里已閑置了整個大革命時期,此時他拿出來重新加工。改掉了於1789年著手時的構圖,至1799年最終把它畫完了。

他關於繪畫的箴言:「繪畫不是技巧,技巧不能構成畫家。」他還說:「拿調色板的不一定是畫家,拿調色板的手必須服從頭腦」。

資料圖片:《劫奪薩賓婦女》

《劫奪薩賓婦女》的題材源自羅馬神話傳說,表現了羅馬人在邀請鄰邦薩賓人參加自己的宴會同時,悄悄地打入薩賓城,搶去了那裡許多年輕美貌的婦女。薩賓人是居住在阿比奈斯山脈中央的一支古義大利民族。

羅馬帝國的締造者、一位部落領袖羅穆呂斯早就覬覦薩賓女人。在薩賓城正在歡慶的節日里,他們衝進城去,掠奪薩賓婦女和她們的財產。

從此,雙方展開了長期的戰鬥。這種連綿不斷的戰爭引起薩賓婦女的恐懼,為了不使自己的父兄和已經與她們成婚的羅馬人繼續犧牲,薩賓婦女抱著幼兒奔到戰場上來阻止這場廝殺。

畫上站在中央用雙手擋開激烈鏖戰的敵對雙方的薩賓婦女名叫愛爾茜里。她奮不顧身走到前面,孩子已從她的懷裡掉落在地,左右幾個婦女搶步上來摟住幼兒;前景上右側一個正欲投槍的武士即是羅馬王羅穆呂斯,他背朝觀者,與對方另一持盾拿劍、胸朝觀眾的薩賓王都斯,構成勢均力敵的一對。

1797年,拿破崙掌權,重新起用他。

1799年,成為拿破崙一世的首席宮廷畫師。同時期他還教出一批優秀的畫家,如: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1780年—1867年)、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BaptisteCamilleCorot,1796年—1875年)等。

資料圖片:《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

1800年—1801年,他創作了《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再現了1794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拿破崙率領4萬大軍,登上險峻的阿爾卑斯山,為爭取時間抄近道越過聖伯納隘道,進入義大利的情景。拿破崙軍隊進入義大利後,給那裡的奧地利干涉軍隊出其不意的打擊,用一個月時間結束戰爭。

跨越阿爾卑斯的壯舉,堪與公元前3世紀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大敗羅馬軍隊以及公元8世紀查理曼大帝征戰義大利的戰績相媲美。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大教堂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禮,自稱皇帝,將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第一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之後,他又進行了一系列維護帝國統治的戰爭。

大衛為拿破崙創作了許多大型歌頌作品,映拿破崙的英雄業績和形象。

資料圖片:《拿破崙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

1805年—1807年,他特奉拿破崙之命創作巨畫《拿破崙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描繪的是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舉行的加冕儀式,作品宏大,人物服飾華麗,現存於法國巴黎盧浮宮。後來創作了一幅《頒賜軍旗的君王》。

資料圖片:《拿破崙在辦公室中的像》

1812年,創作了《拿破崙在辦公室中的像》。

1814年3月,拿破崙失敗。拿破崙退位,隨後被流放厄爾巴島。

1815年,拿破崙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後被流放。

1816年,拿破崙被推翻,波旁王朝復辟,將曾對處死路易十六投贊成票(弒君犯)的大衛驅逐,他被迫逃亡到比利時布魯塞爾依附他的學生,在布魯塞爾以創作肖像畫和風景畫為生。

1824年,他創作最後的一幅偉大作品《馬爾斯被維納斯和三美神解除武裝》(又譯《維納斯與被三美神解除武裝的馬爾斯》)(現藏比利時皇家美術館)。

該作品表現了被維納斯和三美神解除武裝的戰神馬爾斯(希臘神話中的Ares)。三美神中兩位美神取走馬爾斯的頭盔和盾牌,馬爾斯自己也主動交出寶劍;另一位美神為戰神送上美酒;維納斯也為自己的情人戴上花環;小愛神(eros,丘比特)解開父神的鞋帶,這一切表明戰爭已經結束了,讓立功的勇士們盡情地享受美酒和愛情,表現出畫家祈求和平的願望。

1825年12月29日,雅克·路易·大衛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逝世,終年77歲。

雅克·路易·大衛安葬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艾弗爾公墓。他的心臟單獨運回法國巴黎,埋葬在法國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

今天,我謹此創作了一幅雅克·路易·大衛鋼筆素描畫像以紀念。

(馬鴻斌編撰,鋼筆素描創作於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5月31日追補。所用鋼筆是文具店買的普通簽字中性筆。)

(作者聲明:書法、繪畫和攝影作品著作權所有,抄襲、假冒和侵權必追究法律責任。)

附一:

法國大革命[法文:La Révolution fran?aise,英文:The French Revolution,1789年7月14日—1830年7月27日至29日(一說為1794年「熱月政變」)]

法國大革命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

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衝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對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中國,以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標誌比較普遍,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激進集權統治。

1794年7月27日,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

據資料:

當時的法國居民被分成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天主教高級教士。

第二等級:貴族。

第三等級:包括資產者、農民、無產者在內的市民、下層人民,除第一第二等級外其他階層。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企圖對第三等級增稅,以解救政府財政危機。第三等級代表則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實行改革。

1789年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國民議會。

1789年7月9日,改稱制憲議會。路易十六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激起巴黎人民的武裝起義。

1789年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

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眾攻克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從而揭開法國大革命序幕。釋放七名犯人(四名造假販子,兩名精神病人和一位性行為不檢的伯爵)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後來成為了法國國慶日。

1789年8月26日,制憲會議頒布了「廢除一切舊義務」的「八月法令」,緊接著又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了「人身自由,權利平等」的原則。

1790年6月,制憲議會廢除了親王、世襲貴族、封爵頭銜,並且重新劃分政區。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審制度。制憲議會還沒收教會財產,宣布法國教會脫離羅馬教皇統治而歸國家管理,實現政教分離。

1791年9月30日,制憲議會解散。

1791年10月1日,立法議會召開。法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1793年6月,以羅伯斯庇爾(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法國革命家,法國大革命時期重要的領袖人物,是雅各賓派政府的實際首腦之一)為首的代表法國中小資產階級利益的民主派,雅各賓派掌握了政權,法國大革命達到了高潮。

1793年12月,年輕的少校拿破崙統兵擊敗保王黨勢力和英軍獲得土倫戰役的勝利,因此受到了雅各賓派的賞識,被破格升為準將,這尚屬歐洲軍事史上的首次。

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法國大革命中推翻雅各賓派羅伯斯庇爾政權的政變。因發生在共和2年熱月9日,即1794年7月27日,故名)。「熱月政變」推翻羅伯斯比爾並將他斬首。「熱月政變」也被視為是「反動派的反撲」。

1794年,在「熱月政變」中的拿破崙,由於跟羅伯斯庇爾兄弟關係密切,而受到調查,隨後,由於拒絕到義大利軍團的步兵部隊服役,拿破崙被罷免了准將軍銜。

1794年10月,熱月黨人解散國民公會,成立新的政府機構——督政府。

1795年,拿破崙接受巴黎督政官的巴拉斯之託,成功鎮壓保王黨勢力的武裝叛亂,這就是著名的鎮壓保王黨戰役。拿破崙在一夜之間榮升為陸軍准將兼巴黎衛戍司令。

1796年—1797年,督政府派拿破崙遠征義大利取得重大勝利。

1796年3月2日,26歲的拿破崙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3月9日,與貴婦約瑟芬·博阿爾內結婚。

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並佔領亞歷山大。

1799年8月,拿破崙決定立刻秘密趕回巴黎。

1799年11月9日,獲得眾人擁戴和支持的拿破崙發動了「霧月政變」獲得成功,結束了督政府的統治,建立起臨時執政府。結束了大革命以來各種恐怖局面輪番交替的形勢,成為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政官。

(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以解除雅各賓派過激主義威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為借口,發動兵變,控制了督政府,開始了為期15年的獨裁統治。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霧月政變」。當時的法國曆法中屬於霧月,故稱「霧月政變」)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大教堂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禮,自稱皇帝,將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第一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之後,他又進行了一系列維護帝國統治的戰爭。

1805年,擊敗了由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組成的第三次反法聯盟。

1806年,擊敗了以俄國、普魯士為主的第四次反法聯盟,迫使普魯士投降法國。

1807年,拿破崙又逼迫沙皇俄國簽訂了梯爾西特和平條約,條約承認了法國在歐洲的統治。

1814年,拿破崙退位,隨後被流放厄爾巴島。

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後被流放。

1821年,拿破崙病逝於聖赫勒拿島。

1830年7月27日,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巴黎市民為推翻波旁王朝的一次起義,該起義從1830年7月27日至29日,歷史上稱為「光榮的三天」,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為紀念1830年7月27日法國「七月革命」,法國著名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創作了世界名畫(油畫)《自由引導人民》(法語: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以紀念。1874年,該畫被盧浮宮博物館收藏。

1830年7月27日至29日,法國大革命結束。

結論: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具有世界意義。

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1832年6月,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稱為1832年巴黎起義),是法國七月王朝期間一次失敗了的反君主制起義。讓·馬克西米利安?拉馬克將軍的病逝是這次起義的導火線。起義主要由巴黎支持共和制的貴族青年學生領導,最終在政府軍的鎮壓下失敗,估計超過800人被殺。

1832年6月6日早晨,國民警衛軍和起義民眾在聖梅利展開血戰,起義學生堅守的街壘最終在大炮的轟炸之下被打破,估計造成至少800人死亡。

儘管學生們在奮戰,但是共和黨人的領袖們(包括拉法葉侯爵)卻在躲避,他們在起義發動後不久就已經感到運動必將失敗,於是逃到周圍的省份,有的就被政府當局逮捕了。

法國著名作家、詩人、政論家和文藝理論家、法國19世紀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領袖和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人道主義代表人物、世界名著《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作者、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的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終年83歲)在其巨著《悲慘世界》中詳細描繪了此次起義的過程並熱情讚美參與起義的學生,使這次起義廣為人知,是對這次起義描寫得最詳盡的一部小說。

在小說中,作者熱情謳歌為了自由理想獻身學生和起義參與者,使這次規模不算很大的起義在世界範圍內都廣為人知。

對這次起義的描寫主要集中在《悲慘世界》的第四卷中。小說中的「ABC之友」是領導這次起義的一個重要的青年學生結社組織,安灼拉和公白飛為組織的領袖。其它成員包括有馬呂斯、古費拉克等,他們在起義中都英勇作戰,大部分人都在街壘作戰中犧牲了。小說的主角冉·阿讓也參與了這次起義。

法國的局勢仍然還沒因為對這次起義的鎮壓而穩定下來,幾乎在同一時間,法國西部的正統派在貝里女公爵的領導下發動了大規模的起義。

1834年,法國再次爆發大規模的共和派運動。(完)

【雞年馬視微天下——音樂篇:世界名曲《悲慘世界》插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聽到人民的呼聲)》:法國MV原版影片視頻】

推薦一首世界名曲——《悲慘世界》插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聽到人民的呼聲)》

據資料:

根據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改編的同名宏大史詩般的電影音樂劇《Les Misérables(悲慘世界)》[法國音樂劇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和阿蘭·鮑伯利(Alain Boublil)共同創作]1980年在法國巴黎的Palais des Sports首次公演、1985年10月8日在英國倫敦公演,引起轟動。

在東尼獎13項提名中奪得九個獎項,包括最佳音樂劇和最佳原創音樂,而且上演直至2003年。在百老匯歷史中上演年期最長的音樂劇,悲慘世界排行第三。《悲慘世界》與《貓》、《歌劇魅影》和《西貢小姐》一同被認為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洲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劇。

《悲慘世界》曾被英國BBC電台第二台的聽眾選為「全國第一不可或缺的音樂劇」。

故事以1832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冉阿讓在多年前遭判重刑,假釋後計劃重新做人、改變社會,但卻遇上種種困難的艱辛歷程。講述了人性的善、惡和法律的本質,還有對愛情與親情的探索,雨果尤其對下層人民在專制下的悲慘生活表示了人道主義的關懷。

電影音樂劇《Les Misérables(悲慘世界)》最為感人的部分是1832年共和黨人起義。共和黨人和青年學生高唱著「你可聽到人民的呼聲」起義了。

參加起義的革命者大都是支持共和的貴族青年學生。雨果熱情謳歌為了自由理想獻身的青年學生和起義參與者,使這次起義廣為人知。

起義被鎮壓了,八百多名青年學生被當局槍殺,鮮血染紅了街巷。

電影最後,三色旗在巴黎上空飄揚,所有死去的人們都復活了,犧牲了的年輕學生勇敢無畏齊聲高唱這首歌輝煌悲壯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聽到人民的呼聲)》。

法國人堅韌不拔、不畏犧牲,繼續戰鬥,38年之後,終使法國走向了自由民主,創造了一個美麗的國家——法蘭西共和國。

另外,英國電影《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其他譯名:《2012悲慘世界》或《孤星淚》)是在紀念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誕辰210周年暨《悲慘世界》出版150周年之際,由湯姆·霍伯執導的一部電影,由休·傑克曼、羅素·克勞、安妮·海瑟薇、阿曼達·塞弗里德等主演。

本片的前身是同名音樂劇,根據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1862年發表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

影片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法國,窮苦農民冉阿讓(休·傑克曼飾)因偷麵包而入獄多年,終獲假釋卻再次無視法律,不得不開始逃亡。被收留他的主教感化後,冉阿讓決心洗心革面,開始新生活。十年後他成為成功的商人併當上市長,卻一直受到鐵面警官賈維爾(拉塞爾·克勞飾)鍥而不捨地追捕。

2013年2月28日,電影《悲慘世界》在中國內地公映。

(馬鴻斌編撰)

(作者聲明:書法、繪畫和攝影作品著作權所有,抄襲、假冒和侵權必追究法律責任。)

1、法國MV原版影片視頻——《悲慘世界》插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聽到人民的呼聲)》視頻,請見:

https://v.qq.com/x/page/s0504ir6div.html?ptag=qqbrowser

2、世界名曲《悲慘世界》插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聽到人民的呼聲)》(2012版悲慘世界原聲)視頻,請見:

https://v.qq.com/x/page/u0025ragj82.html?ptag=baidu.video.music

3、Do You Hear The(25周年現場)視頻,請見:

https://v.qq.com/x/page/w0090LlfJAR.html?ptag=baidu.video.music

4、 17個國家歌唱家、歌星聯袂激情演唱輝煌悲壯的《悲慘世界》插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聽到人民的呼聲)》視頻,請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yNjMwMzIw.html?spm=a2h0j.8191423.module_basic_relation.5~5!2~5~5!7~5~5~A

附二:

法國歷史概覽

據資料:

波旁王朝(843—1792.9)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9—1804.12.2)

法蘭西第一帝國(又稱拿破崙帝國)(1804.12.2—1814.1.3)

波旁王朝第一次復辟路易十八(1814年5月2日—1815年3月13日)

法蘭西第一帝國復辟、百日王朝(1815年3月20日—1815年6月22日)

波旁王朝第二次復辟(1815.6.22—1830.7.29)

七月王朝(1830.7.29—1848.2.24)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2.24—1852.11)

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1—1870.9.4)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9.4—1940.)——1870年9月初拿破崙三世在普法戰爭中的潰敗引起了9月4日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與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871年3月18日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在人民支持下奪取政權。3月18日~5月28日,巴黎工人階級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推翻了資產階級統治,建立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之後,巴黎公社旋被鎮壓。

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共和國(1945.9—1957.10),史稱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1945年,法國光復後,環繞政體問題,各派政治力量展開激烈鬥爭。

1945年9月,法國全民公決,擯棄第三共和國,第四共和國成立。

1945年10月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告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正式建立。該憲法確立兩院議會制,並對共和國總統的權力作了嚴格的限制。

1945年11月,夏爾·戴高樂被議會選舉為臨時政府總理,組成新的臨時政府。

1958年,阿爾及爾暴動。國民議會被迫授予戴高樂將軍全權,並委託其制定新憲法。

1958年9月,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 (完)

(作者聲明:書法、繪畫和攝影作品著作權所有,抄襲、假冒和侵權必追究法律責任。)

【雞年馬視微天下——歷史篇:雅克·路易·大衛(之一)——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拿破崙一世的御用畫師、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畫家、法國皇家藝術院院士、世界名畫《馬拉之死》和《拿破崙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作者;關聯人物——「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孟德斯鳩、伏爾泰和盧梭;關聯人物——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和皇帝拿破崙·波拿巴】

今天是2017年12月29日,192年前的今天(1825年12月29日),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拿破崙一世的御用畫師、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畫家、法國皇家藝術院院士、世界名畫《馬拉之死》和《拿破崙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作者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29日)逝世,終年77歲。

世界名畫《馬拉之死》(現藏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博物館)中的人物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領導人之一、法國政治家、醫生讓·保爾·馬拉(Jean-PaulMarat,1743年5月24日—1793年7月13日被刺殺身亡,終年50歲)。

一、關聯人物——「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孟德斯鳩、伏爾泰和盧梭。

1、孟德斯鳩——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律師、西方國家學說、法學理論和「三權分立」政治學說奠基人、近代資產階級政治與法理學思想體系的主要奠基人,近代歷史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與伏爾泰、盧梭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的查理·路易·孟德斯鳩(又譯:夏爾·德·塞孔達·孟德斯鳩,法語: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終年66歲)。

孟德斯鳩進一步發展完善了「分權理論」而成為「三權分立」(亦稱「三權分治」,是西方民主國家最基本的政治制度體制)政治學說奠基人,主張建立以「開明君主」為首的「君主制」(即「君主立憲制」),用「三權分立」(即通過法律規定將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種權力分屬於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三者相互制約、權力均衡)的辦法來限制君主的權力。

「三權分立說」對於1787年的《美國憲法》、1791年—1795年的《法國憲法》和1792年的《普魯士法典》的制定工作產生重大的影響,也完全否定了當時法國社會的三個基石——教會﹑國會和貴族。

2、伏爾泰——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史學家、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和「歐洲的良心」、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和靈魂,被啟蒙思想家們公認為導師、「生命在於運動」的提出者伏爾泰[法文:Voltaire,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文原名:Fran?ois-Marie Arouet,伏爾泰是他的筆名),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終年84歲]。

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羅、盧梭、孔狄亞克、布封等人是他的後輩,對他推崇備至,公認他是他們的導師。

他的代表作《哲學通信》,《形而上學論》,《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

他博學多識,著述宏富,在戲劇、詩歌、小說、政論、歷史和哲學諸多領域均有卓越貢獻。伏爾泰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反對專制主義和封建特權,追求自由平等、主張言論自由和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啟蒙運動為後來的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奠定了基礎。

啟蒙思想——指歐洲特定歷史時期,是繼文藝復興後,在歐洲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時的思想。

啟蒙——就是啟迪和開導人們的反封建意識,給尚處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希望,反對蒙昧主義、專制主義和宗教迷信,打破舊的傳統觀念,傳播新思想,新觀念。

伏爾泰被廣泛傳頌的一句話是(非伏爾泰本人所說):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法文:Je ne suis pas d"accord avec ce que vous dites, mais je me battrai jusqu"à la mort pour que vous ayez le droit de le dire。

英文: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這句話是英國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麗斯·霍爾(Evelyn Beatrice Hall)在1906年出版的傳記《伏爾泰的朋友們》中,為表達伏爾泰的觀點整理杜撰出的。

霍爾在評論伏爾泰對百科全書派哲學家愛爾維修所寫的《論精神》稱為「一堆毫無條理的思想」,當愛爾維修受教會和當局攻擊之時,伏爾泰又為之辯護這件事時寫道:「『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從此便成了他的一貫態度。」由於霍爾「錯誤」地將這句她自己的評語加上了「引號」,結果使讀者誤以為這句「名言」轉引自伏爾泰本人的話。

3、盧梭——法國18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出的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大革命的象徵」和「自由的奠基人」以及「法國大革命之父」的讓-雅克·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終年66歲)。

盧梭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植物學通信》等。

盧梭說:「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我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

二、關聯人物——法國19世紀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和皇帝拿破崙·波拿巴(即拿破崙一世Apoléon I,法語: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終年52歲)

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以解除雅各賓派過激主義威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為借口,發動兵變,控制了督政府,開始了為期15年的獨裁統治。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霧月政變」。當時的法國曆法中屬於霧月,故稱「霧月政變」)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大教堂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禮,自稱皇帝,將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第一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

雨果評價:拿破崙是戰爭中的米開朗琪羅。他是重建廢墟的宗師巨匠。

馬克思評價:拿破崙已經了解到近現代國家的真正本質。

恩格斯評價:將他的法典帶到被他征服的國家裡,這個法典比歷來的法典都要優越得多,它在原則上承認平等。

丘吉爾評價:世界沒有人比拿破崙更偉大。

(馬鴻斌編撰並素描。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

(作者聲明:文章、書法、繪畫和攝影作品著作權所有,抄襲、假冒和侵權必追究法律責任。)

「邕江象派」學術藝術流派

邕江象派標誌的含義

「邕江象派」宗旨和目的:創立、培育和打造視覺文化藝術的學術、藝術流派,挖掘和弘揚文化藝術內涵,傳承邕江文化藝術的基因,保存文化藝術瑰寶,繁榮文藝創作,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動文化藝術發展,促進交流與合作,創建「在價值觀念、形式、內容和媒介等方面具有變革創新精神」並集學術理論研究、書畫雕塑攝影等藝術創作、石文化研究與收藏、工藝美術、文化藝術創意及設計等功能於一體的學術、藝術流派——「邕江象派」。

「邕江象派」主張:「邕江出象派,革新傳文明」。

標誌的造型與構圖含義紅色圖形是以出自廣西南寧市邕江古象化石的天然形狀作為圖形,代表「邕江」和「象」。將中文「邕江象派」(書法體)和英文(邕江象派)YONGJIANG ELEPHANT GROUP設計在邕江古象化石的紅色圖形上,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精髓,標誌整體造型體現了「邕江象派」的「邕江出象派,革新傳文明」的主張。

「邕江象派」創始人:馬鴻斌

創派時間:2009123

「印象廣西」品牌

《印象廣西》品牌系列民族工藝品是最具廣西歷史文化內涵的品牌系列民族工藝品、旅遊商品、珍藏品、紀念品和文化禮品,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與珍藏價值。

《印象廣西》品牌圖案含義:廣西悠久燦爛的廣西歷史文化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遺產。廣西處於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漢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中華文化與東南亞文化的交匯處,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民族生態和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印象廣西》品牌紀念品讓世界了解廣西是美麗的廣西、魅力的廣西、活力的廣西、開放的廣西、文化的廣西、和諧的廣西和充滿希望的廣西。

《印象廣西》正面圖案:融合廣西的山水文化及旅遊文化、象文化、壯錦文化、繡球文化、歌圩(山歌、民歌)文化及劉三姐文化、合浦珍珠——南珠文化及海洋文化、中國—東盟(10+1)、「八桂廣西」和壯文的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

《印象廣西》背面圖案:融合了廣西的銅鼓文化、石器文化、奇石(賞石)文化及頂螄山文化、稻作(那)文化、大石鏟文化、陶器文化、龍母文化、布洛陀文化及鳥神圖騰和崇拜文化和岩畫文化的文化基因、精髓和元素。

《印象廣西》背面銅鼓鼓面中心12道太陽芒光放射,象徵著世居廣西的12個主要民族(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團結和睦,幸福和諧,安居樂業,圓圓滿滿。也象徵從1958年起,每年的12月11日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印象廣西》品牌創始人和總設計:馬鴻斌

《印象廣西》品牌創立時間:2006年8月。

《「改變世界影響中國」人物素描榜

我的青少年時代的夢想實現了!

2015年—至2018年2月16日春節, 我的青少年時代的夢想實現了!創作了囊括了古今中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幾乎所有領域的世界和中國最有影響力、最著名的人物的《「改變世界 影響中國」人物素描榜》已創作完成452人(截止至馬斯克),最後完成後達到或超過500人。

藝術生活就是這樣,在不斷的創意與不斷的平凡中不斷地尋找非凡!

正如我曾經說過的這樣:

「人類應該仰望星空,感悟宇宙的浩瀚。

浩如煙海,燦若星辰,我們自己在哪裡?

我常常仰望星空,讓宇宙最光芒耀眼之星映入我的素描榜!也照亮我們的人生!」

(作者聲明:文章、書法、繪畫、設計和攝影作品著作權所有,抄襲、假冒和侵權必追究法律責任。)

歡迎訂購歡迎聯繫

馬鴻斌著《抽象世界 賞石中國——馬鴻斌中國抽象繪畫和書法展暨抽象藝術文集

供稿:邕江象派

由賞石家、中國抽象藝術家、書法家馬鴻斌著《紀念「中國抽象藝術最重要的歷史象徵」、「中國現代藝術運動的先聲」和「中國現代抽象藝術」的起源——「決瀾社」在上海誕生80周年;抽象世界 賞石中國——馬鴻斌中國抽象繪畫和書法展暨抽象藝術文集》於2011年9月由中國國際人文出版社出版。

為紀念「中國抽象藝術最重要的歷史象徵」、「中國現代藝術運動的先聲」和「中國現代抽象藝術」的起源——「決瀾社」在上海誕生80周年,2011年9月23日至9月27日,《抽象世界 賞石中國——馬鴻斌中國抽象繪畫和書法展》、《抽象中國與世界——2011年首屆中國當代抽象藝術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並同時舉行《抽象世界 賞石中國——馬鴻斌中國抽象繪畫和書法展暨抽象藝術文集》首發式。

《抽象世界 賞石中國——馬鴻斌中國抽象繪畫和書法展暨抽象藝術文集》設計和印刷精美,內容編排獨特别致,採用全新理念的「雙頭書」的格式(即封面和封底從哪一面看都是正裝順序)。全書內容注重文獻性、學術性、理論性、藝術性、史料性、知識性及實用性,採用簡約精美的裝訂,不追求過度華麗和成本過高的精裝訂。尺寸:210×285 mm,共計272頁,37.3萬字。其中彩色頁碼32頁,收錄本次31幅抽象繪畫作品和9幅書法作品的彩色作品圖片,黑白頁碼240頁,文集附錄內容包括《鍊石補天馬鴻斌》(2006年1月—2010年12月)

在「決瀾社」於上海誕生80周年紀念日舉辦這次展覽,對舉辦者來說,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通過舉辦本次展覽,緬懷中國現代藝術先驅們開創的藝術史,弘揚「決瀾社」精神——「狂飆一般的激情,鐵一般的理智」,推動中國賞石界與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界和中國當代藝術界等領域的跨界學術研究、合作和交流,不僅符合「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上海「海派文化」精神和上海「開放包容」的文化胸襟,而且創新、變革我們固有基因和血脈的「抽象藝術」,並以「中國當代抽象藝術」(又稱「中國當代新抽象」,即以「新抽象藝術」為本質的「中國式抽象」或「中國抽象」)崛起態勢走向並融入更加具有藝術史意義的「當代藝術」,為推動建立「中國當代抽象藝術」 和「中國抽象」藝術體系,在中國當代藝術史和世界當代藝術史中佔有應有而重要的位置而共同努力,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抽象的世界,從宏觀宇宙到微觀世界,從看得見的物質世界到看不見的觀念意識,抽象無處不在,抽象藝術正逐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並更具有品質!

《鍊石補天馬鴻斌》(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作為《馬鴻斌中國抽象繪畫和書法展暨抽象藝術文集》的附錄也同時出版。

編輯出版《鍊石補天馬鴻斌》(2006年1月—2010年12月),是繼出版《天地石心馬鴻斌》(1984年5月—2000年12月)和《石海泛舟馬鴻斌》(2001年1月—2005年12月)後的馬鴻斌又一本個人賞石及文化藝術人生的總結性宣傳冊,也是馬鴻斌人生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過五年就編輯出版一本,下一本總結2011年1月—2015年12月馬鴻斌人生的宣傳冊預計於2016年1月出版。

抽象世界 賞石中國

馬鴻斌中國抽象繪畫和書法展暨抽象藝術文集

目錄

封面書法題寫:馬鴻斌

「決瀾社」成員陽太陽先生為馬鴻斌先生題贈書法…………………………………………(封二)

扉頁(中英文)………………………………………………………………………………………(1、3)

自序:「中國當代抽象藝術」正以崛起的態勢走向並融入更加具有藝術史意義的「當代藝術」….……(4)

第一部分:報道簡介(彩色頁)

一、馬鴻斌與藝術大師劉抗、黃胄和美學大師王朝聞及各國著名抽象藝術家……. ………………(6)

二、主辦單位、支持單位同意舉辦文件……. …….………….…………………….…………………(8)

三、「邕江象派」——中國廣西南寧本土視覺文化藝術的學術藝術流派簡介………….……(9)

四、「中國賞石抽象畫的開創者」、「中國式抽象繪畫藝術家」、「中國石文化藝術家」和

「多領域學術型藝術家」馬鴻斌簡介…………….…………………. ………………….………….(10)

第二部分:藝術作品(彩色頁)

一、馬鴻斌中國抽象繪畫藝術作品………………………………………………………………………(13)

二、馬鴻斌中國書法藝術作品………………………………………………………………………….(24)

第三部分:馬鴻斌歐洲文化藝術之旅鋼筆速寫作品(彩色頁)……………………………………….(30)

第四部分:論文文章(黑白頁)

一、抽象的上海抽象的中國 抽象的世界——紀念「中國抽象藝術最重要的歷史象徵」、「中國

現代藝術運動的先聲」和「中國現代抽象藝術」的起源——「決瀾社」在上海誕生80周年

.….….….….….….….….….….….….….….….….….….….….….….….….….….….….….…馬鴻斌(1)

二、「藝術」、「古典(傳統)藝術」、「近代藝術」、「現代藝術」、「抽象藝術」、「前衛藝術」和

「當代藝術」綜論——兼論「賞石藝術」、「中國賞石抽象藝術」和「邕江象派」的概念、

分類、定位和歷史意義…………………………………………………….…………………馬鴻斌(13)

三、懷念「決瀾社」成員、「中國現代藝術的先驅」、「人民藝術家」、現代廣西本土藝術

流派的開拓者和締造者——陽太陽.….……………….…. …………………………………馬鴻斌(58)

四、「中國賞石藝術」與「中國當代賞石抽象藝術」比較研究——兼論以太湖石為例,

「中國賞石藝術」和「中國當代賞石抽象藝術」如何邁向「中國當代藝術」…… ……………馬鴻斌(61)

五、論藝術的專業、職業、事業、行業和產業

——兼論衡量藝術家水平及其藝術作品水平的標準和權重評判研究……. ……………馬鴻斌(66)

六、廣西「原始抽象藝術」和「當代抽象藝術」的形成和發展…………………………………馬鴻斌(70)

七、世界性或國際性當代抽象藝術民間組織成立方式及其架構研究………………….…….馬鴻斌(79)

八、1991年馬鴻斌與中國美學大師王朝聞先生的賞石美學對話………………….…王朝聞、馬鴻斌(88)

九、馬鴻斌與南京及雨花石的文化藝術情緣………………….…….….廣西南寧象派文化藝術中心(92)

十、觀賞石與藝術——關於《論中國賞石的藝術與非藝術》….…….日本 佐藤觀石 翻譯:春成溪水(98)

十一、東西方世界「賞石藝術與非藝術」綜論.….……….……. .….….….…….….……….馬鴻斌(103)

十二、在古老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

——評介「廣西當代抽象藝術的開創者」周氏兄弟及其繪畫藝術….….….….….…….馬鴻斌(109)

十三、巴黎盧浮宮畫展:東西方文化藝術的完美融合——法國國家美術協會主辦

「2009年法國盧浮宮畫展」在法國巴黎盧浮宮舉行.….……..….…廣西南寧象派文化藝術中心(111)

十四、東方、西方和南洋之間——畫壇先驅劉抗先生訪談錄….….….….…….….….……….馬鴻斌(115)

十五、回憶20年前的1991年拜見「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有著傑出創造和重要影響的

藝術大師」——黃胄…….….….….….….….….….….….…. ….….…..….…………馬鴻斌(117)

十六、中國賞石文化學術理論研究的十大內容及面臨的五大問題….….….….…….馬鴻斌(120)

十七、1991年馬鴻斌致函中國藝術大師吳冠中.……….….….….….….….………….…馬鴻斌(123)

十八、2001年親歷加拿大的當代藝術和抽象藝術.….….….…….….….………….…馬鴻斌(127)

十九、2006年親歷馬來西亞的抽象藝術….….…. .….….….……….….…….…馬鴻斌(133)

二十、中國當代的藝術界已經進入「三國鼎立」和「三國演義」時代——「中國(當代)

傳統藝術」、「中國當代抽象藝術」和「中國當代藝術」比較分析….….….….…….馬鴻斌(136)

二十一、主辦單位、支持單位、承辦單位和協辦單位簡介….….….….…….…….….….….(138)

二十二、馬鴻斌發表的賞石文化及藝術部分主要論文文章一覽表(1990—2011)…….….….….….…(141)

第五部分:《鍊石補天馬鴻斌》(後半部分P1—P96)……….….….…..….….….….………..….封三、封底

馬鴻斌著《走進加拿大》

走進加拿大和感受第一魅力加拿大的必讀最佳讀物—— 一本關於加拿大社會的紀行式和資料性的書籍

供稿:邕江象派

為什麼要選擇加拿大?加拿大的歷史與概況如何?如何走進加拿大?加拿大社會、經濟、文化客觀真實的一面是怎麼樣的?如何辦理加拿大的移民和留學?在加拿大申請美國入境簽證為什麼會被拒簽?加拿大華人是如何創業和生存的?他們有什麼傳奇的故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是什麼?加拿大華人的後裔為什麼稱謂竹升,他們現在在想什麼?為什麼尋根來到了加拿大?同性戀為什麼在加拿大可以自豪大遊行?你想欣賞人間天堂的溫哥華、加拿大第一魅力的渥太華以及世界最大的尼亞加拉瀑布嗎?加拿大史前考古學家和漢學家在從事什麼?什麼是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加拿大賞石文化的現狀如何?東西方賞石文化的差異是什麼?你見過加拿大人體表演以及天體海灘嗎?加拿大的電影以及藝術現狀如何?加拿大的混血兒想的是什麼?……這些就是本書其中的一部分內容。

馬鴻斌著《走進加拿大》於2012年8月由中國文化發展出版社出版。《走進加拿大》是一本走進加拿大和感受第一魅力加拿大的必讀最佳讀物,一本關於加拿大社會的紀行式和資料性的書籍。

原加拿大總督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伍冰枝)閣下盼望出版,原加拿大總理讓·克雷蒂安(克里田)辦公室致最良好祝願,原《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為《走進加拿大》題寫書名,孫中山先生孫女孫穗芳博士、加拿大溫哥華市議員李松先生等題詞祝賀,原加拿大雅石會會長陸偉等為書寫序及為書寫序和導文。

據悉,該書原計劃2004年修訂後出版,後因種種原因直至今日才出版。作者把其於2001年在加拿大訪問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對加拿大社會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寫了這本關於加拿大社會紀實式和資料性的新書。該書絕不是簡單的隨筆雜文,發表一些見聞和感想,它更不是創作的純文學的小說、散文或者演繹出來的故事。

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至今,以「中西融合中國崛起,民族復興為特點,以中國建設、中國崛起和民族復興為標誌的第四次出國移民和留學熱潮來臨,在這樣的背景下,從這個意義上,以11年前的2001年紀行寫就的《走進加拿大》也在這第四次出國移民和留學熱潮來臨的同一背景下出版了,時間並不算遙遠。

該書試圖以視點獨特、題材廣泛,事例真實,資料最新、內容翔實的新寫法,把現實性和實用性相結合起來,對讀者特別是即將前往加拿大訪問、考察、留學和移民以及居住的讀者了解和認識加拿大社會大有益處。這本書不僅可以作為前往加拿大從事商務、考察、訪問、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實用資料,而且它會告訴讀者作者以一個中國訪問者的身份在加拿大時所親身感受到的真實的社會現象,它既是作者在加拿大的紀行,也是北美社會、加拿大社會生活獨特的真實寫照。本書約20萬字,彩色頁碼16頁,黑白頁碼208頁,圖片數十張。

您要感受第一魅力的加拿大嗎?您要去加拿大嗎?您要認識加拿大嗎?《走進加拿大》是您必讀的最佳讀物。

作者簡介:

馬鴻斌

中國當代抽象藝術家、書法家賞石家、收藏家

「邕江象派」學術藝術流派)創始人暨創派藝術家

《「改變世界,影響中國」人物素描榜》作者和著作權人,

《印象廣西》品牌民族工藝品系列總設計、作者和著作權人。

曾任中國書畫賞石藝術家協會創會創會主席「首屆中國·馬來西亞國際賞石及書畫藝術邀請展」總策劃人之一併擔任組委會執行主席中國觀賞石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中國觀賞石協會理論研究科普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加拿大雅石會顧問廣西觀賞石協會副會長

第八屆世界馬氏宗親懇親大會執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廣西馬氏宗親聯誼會創始人之一名譽會長、第一屆第二屆理事會常務副會長,兼任廣西馬氏文化中心主任;

廣西馬氏慈善公益基金會創始人之一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當代藝術、中國書法、中國賞石、「邕江象派」、人物素描榜、《印象廣西》馬氏文化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鴻斌 的精彩文章:

TAG:馬鴻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