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流動,越富有

越流動,越富有

得到app上的《精英日課》,最近更新了一篇文章《一個對收入差距增大的物理學解釋》。初看到這個題目,有點詫異,收入差距問題,不是經濟學家研究的問題么,這跟物理學又扯上什麼關係了?如果是在別處看到這種題目的文章,我是一點讀下去的興趣也沒有,簡直就是典型的標題黨。現在的新聞媒體,為了流量,為了收割注意力,已經各種無下限。但是來自得到就不一樣了,更何況還是來自萬維剛老師的專欄《精英日課》,它就是品質的保證,就是硬知識的代名詞。這就是信息源的重要性。讀罷此文,不得不佩服作者(這裡的作者既是指萬維剛老師,也是指一個物理學家阿徳里安·貝揚),收入問題還真能用物理學來解釋,大大增長了見識。

人和人有收入差距,這個一般人都能接受,畢竟絕對的平均是不存在的,適當的收入差距還能刺激人們努力工作。但現在的問題是這個世界不但有收入差距,而且收入差距還越來越大。那這是為什麼呢?

以前普遍的解釋是富人是通過投資、用錢賺錢,這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但阿徳里安·貝揚的研究告訴我們,哪怕沒有股票之類的投資手段,所有人都靠做實業賺錢,局面也會是收入差距越來越大。這又是為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說說阿徳里安·貝揚這個人。阿德里安 · 貝揚( Adrian Bejan )是杜克大學工程物理系的教授,他是個 「 非典型 」 的物理學家,他的研究五花八門 。貝揚賴以成名的工作,是他總結了一個適用於不同領域的熱力學定律,叫 「 構造定律( Constructal Law ) 」。這個定律的大概意思是說,對於任何一個存在某種 「 流動 」 的系統,比如說河流的脈絡,它的長期演化趨勢必定是要慢慢調整結構,讓這個流動越來越容易。比如說有一條河來到了一片平原地帶,它會慢慢分叉,分出各種支流,支流還會再分支流。構造定律就是說,在河水經年累月的衝擊之下,這些支流的分布會越來越合理,讓水流越來越順暢。植物的葉脈、哺乳動物的血管,都具有這種特點。

那這個定律與收入分配有什麼聯繫呢?

這就是阿徳里安·貝揚的高明之處。他在2017年發表了一篇論文,這篇里有一個精彩的洞見:財富正比於東西的流動。比如你擁有一座礦山,這不能算你創造了財富。你得把礦石挖出來運送都別的地方去,才算是創造財富。比如說,統計表明,各國的GDP ,都和花費在交通運輸上的總能量成正比。當然在他的論文,還有更精彩的論述。總之一句話,所謂財富,就是東西的流動,你擁有多少流量,就創造多少財富。

看完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二戰的戰俘營里。有一個隨軍牧師,他手裡拿著一罐乳酪和5根香煙,在戰俘營里轉了一圈回來。回來以後,他手裡就憑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來手裡的那一罐乳酪和5根香煙一點沒少。這位牧師可不是什麼騙子,他是一位增加福利、創造幸福的商人。他只是公平地和戰俘進行了自由的交易,每一位和他交易的人都很滿意。他手裡最後多出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創造財富的證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物質的總量哪怕不發生變化,只要它能夠順暢地流動起來,人與人之間能夠進行自由地交易,財富就能夠增加,幸福就能夠無中生有地產生。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鎮上。張三在鎮上,開了一家酒店。有一天早上一個西裝革履的外地人,說要來定房間,定 10 間房,討價還價後張三要求預付1000 元定金,客人付完定金,突然說想看看房間的情況,於是張三讓老婆帶客人去看房,趁客人上樓看房的時間,張三跑到李四的肉鋪,拿客戶的定金還清了欠的 1000 塊肉錢,李四拿到錢後,跑到王五的飯店還了欠的 1000 元飯錢,王五跑到錢六的菜店,還了欠的 1000 元菜錢,錢六跑到趙七的娛樂城,還了1000 元娛樂錢,趙七跑到張三酒店前台,還了欠張三的1000 元房錢。當張三收好錢,客人看完房間下樓了,說房間不行,不定了。張三把錢平整一下,還給客戶。對於這個客戶,付定金 1000 ,拿回定金 1000 ,看上去沒有變化,而張三等的債務,通通透過這 1000 元解決了。這個故事又告訴我們什麼呢?金錢只有流動起來才有價值,埋在地下就是一堆廢紙。

看完這兩個故事,我產生了一個問題:貝揚用「構造定律」來研究收入差距問題,就發現了財富的秘密,那如果用「構造定律」來研究個人成長問題,又會帶來什麼發現呢?

成長最主要靠什麼?「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我想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清楚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意味著什麼。「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對古人來說,學習也就是讀書,是絕大多數人改變自身命運的唯一方式。到了今天,雖然很多人還是把學習等同於讀書,但其實它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讀書是學習,交流是學習,行走是學習,失敗也是學習,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它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只要自身獲得了進步,獲得了成長。也就是說,在今天學習=成長,成長=學習。

那麼如何學習,才最有助於成長呢?用「構造定律」思想來解答的話,就是要讓「學習」流動起來,流動的速度越快,學習的效果就越好,成長的空間就越大。怎麼理解呢?用我最熟悉的領域來打個比方:對於個人來說,學習就像是儲蓄,而後來使用學到的知識,就像是投資。在金融上銀行通過個人的儲蓄把資金匯聚起來,然後進行放貸,或做基礎建設(長期投資),或者其他商品交易,從而創造財富。銀行獲取的儲蓄越多,資金利用的效率越高,它獲取的收益越大。同理如果一個人一直儲蓄,而不把資金作其他的投資,那麼隨著通貨膨脹,儲蓄的資金不僅不會增值,還會逐步貶值。如果一個人光學習不使用不修正,不讓學到的知識流動起來,那學習的效果就猶如只儲蓄不投資的資金。錢要動起來,才有價值。學到的知識要用出來,才有力量。為什麼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原因就在於,「秀才」只會閉門造車。

越流動,越富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思我寫我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我思我寫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