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載入史冊的刺客傳說,你知道幾個?
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從不缺少王侯將相的記載,今天,姑且看看另一類人,那就是刺客。
一,專諸刺王僚
公元前3000多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個姬姓國家叫吳國(也稱勾吳,是周文王的兩個伯伯,泰伯和仲雍建立的。典故三讓天下,就是讚揚此二人)。
後王位傳至吳王諸樊,諸樊共兄弟四人,老四季札素有賢能。諸樊死時,遂傳位於二弟餘祭,想用兄終弟及的方式,讓王位到達季札手中。三弟餘昧死後,季札離開吳國,不願登位,餘昧之子僚遂自立為王。
吳王僚繼位後,引發了一個人的不滿,誰呢?諸樊之子公子光。公子光心想:「按照兄終弟及來說,季札不受王位,上一輩的傳承已經結束了。現在應下一輩該由他開始啊」。於是,公子光暗中擴張勢力,訓養死士,想要刺殺吳王僚。
這時候,一個楚國逃犯到來了,這就是伍子胥。伍子胥父兄皆被楚平王殺害,他隻身逃往吳國,想要藉助吳國的力量報仇。一來二去,伍子胥看出了公子光的野心,二者很快結成了利益同盟。伍子胥負責物色刺客,解決吳王僚,而公子光登位後,則發兵幫助伍子胥復仇。
伍子胥把屠戶專諸推薦給了公子光,公子光極其厚待他,賞賜了很多財物。但專諸心繫老母親,待老母親去世後,才前來聽命。
因為吳王僚,酷愛吃烤魚,專諸特意去太湖學了三年的烤魚之法。然後,比劉項之間的鴻門宴,還早幾百年的鴻門宴開始了。公子光邀請吳王僚吃烤魚,使專諸獻魚,在魚腹中藏了寶劍(不是魚特別大,就是劍很短,很軟,否則如何放入魚腹中呢?),即是後世所稱的魚腸劍。
吳王僚也有些警覺,身穿幾層鎧甲,周邊衛士林立。專諸獻魚時,也被搜了全身,但他沒想到武器在魚肚子里;而且專諸抱定必死之心,全力一擊(他是屠戶,力量大),劍刺破鎧甲,背脊,來了個透心涼心飛揚,吳王僚當場斃命。專諸也被衛士砍為肉醬,死的很是慘烈。
二,要離刺慶忌
吳王僚被刺殺之後,公子光為王,史稱吳王闔閭。但是吳王僚有個兒子,叫慶忌,逃出吳國,意圖復仇。他有勇有謀,身手敏捷,既跑得過野獸,又能空手接箭矢,是當時的第一勇士。
吳王闔閭很是頭疼,伍子胥便又推薦了要離。要離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卻是著名的擊劍能手。
為了取得慶忌的信任,要離決心採用苦肉計(這可比黃蓋那齣戲,付出的多得多)。要離故意刺傷闔閭,然後斬斷自己右臂,投奔慶忌(與此同時,作為計劃中的一部分,要離的妻子,兒子都被殺了)。慶忌因而深信不疑,把他視為心腹。
後慶忌帶兵準備打回國,站在船頭上,要離趁機從背後用長矛刺去,長矛穿胸而過。慶忌卻沒有馬上死去,反手抓住要離雙腳,將其浸入水中三次(果然是勇士啊)。慶忌佩服要離的膽識,不讓左右的人殺掉他,自己撥出長矛而死。
慶忌一死,其餘人失去了首領,再沒有了威脅。回到吳國之後,要離不受封賞,在大殿上自殺了,結局很是悲壯。
三,荊軻刺秦王
這個故事,怕是最為出名的,難道是因為被刺者是秦始皇的緣故?
戰國末年,秦軍銳不可當,已有統一天下之勢。燕太子丹憂心燕國的命運,想要尋找刺客刺殺秦始皇。後經人推薦,找到了荊軻。
但要接近秦始皇,談何容易,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禮物才行。荊軻為此準備了兩樣禮物,其一是原秦國將軍樊於期(因為被李牧擊敗,畏罪逃往燕國。自殺成全荊軻)的首級;其二是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
易水岸邊,太子丹,荊軻好友高漸離都來送別。高漸離擊築,荊軻以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和之。後高漸離也因刺殺秦始皇失敗被殺。
荊軻向秦王獻上樊於期的首級,慢慢展開地圖,抓住秦王衣服,猛然拿起藏於地圖中的匕首,刺向秦王;秦王掙斷袖子,躲過一擊,卻抽不出背後的寶劍,只好繞著柱子跑。經過大臣提醒,先按住晃動的劍鞘,才抽出了寶劍,只一下,荊軻就倒地不起,被殺。
四,豫讓刺趙襄子
戰國時期,晉文公繼位後,大力提拔跟隨自己流亡19年的臣子,抑制公室勢力(為防止「曲沃代晉」之事重演)。導致晉國大權慢慢旁落到卿大夫手中。
最終韓,趙,魏三家聯合,滅掉了智氏一族。豫讓,先後在范氏,中行氏家做家臣,後來到了智伯那裡,受到智伯優待。智氏死後,頭蓋骨被趙襄子做成盛酒的器具(想想就瘮得慌),因而豫讓什麼怨恨他,想要殺掉他。
豫讓先是準備在廁所里伏擊趙襄子,但是沒抓住了,趙襄子感慨他的忠義,放了他。
豫讓心想,已經被人認識相貌了,必須隱藏身份,才能接近。於是進行了自殘。先把漆塗在身上,使皮膚潰爛;而後吞下炭火,破壞了聲帶。藏在一座橋下,但還是被搜了出來。豫讓知道必死,請求趙襄子脫下一件衣服來,拔劍刺破衣服,象徵性地完成了刺殺任務,隨後自殺。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范氏,中行氏不重視豫讓,故而他們死後,豫讓沒有為他們報仇。智氏十分優待豫讓,所以豫讓甘願以死報之。
※翻身了?近期大陸劇我最看好它
※以楷書字靜心書寫宋代詞人的傑作,展露詞人的心境,看看吧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