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黎雄才畫樹課徒稿68幅︱人有格,畫樹要如畫人一樣

黎雄才畫樹課徒稿68幅︱人有格,畫樹要如畫人一樣

人生不長,需要懂點藝術,關注020,持續接收好文章

畫樹先從枯樹入手,

樹為四枝,

這是畫樹的原則。

畫時先從大處著眼,

先抓住樹的整體特徵(即樹的精神),

一般說來,

大中枝不宜省略,

小枝看情況要進行概括提煉,

至於樹梢則可以大膽捨去。

樹榦,

大、中、小枝的比例要求基本準確,

取材時要健康的不是畸形醜陋的。

先取其勢,

後取其質。

大勢既准,

則質易求矣。

畫樹要表現出樹的年齡、性格,姿態、背向、生長土壤的瘦肥程度等。

樹的重心尤其要特別注意,

由大到小是畫樹的大原則,

即干至枝至梢是必然之理(但有例外,則必有原因,如裂開或癭或傷者),

樹頂受陽光葉子較多,

靠樹榦處葉子總是稀疏的。

畫樹多是筆筆見筆,

無皴擦點染可藏。

畫樹一般都宜用濃墨,

中遠景的樹有必要的話亦可用濃墨。

這是因為樹與其它物象對比起來是較濃重的。

此亦即古人敢用淡墨畫山焦墨點苔之理也。

穿插有致,

此畫樹的要訣。

切忌根頂俱齊,

在同一畫面中有十棵樹以下的要務求變化,

不使雷同。

老樹如老人,

紋理多而清楚。

城市中的樹經人為修剪者多,

故不能極其自然之態,

但仍可以畫。

畫樹要如畫人一樣,

嚴格要求。

春樹枝軟搖曳,

不可點墨葉,

以草綠著之枝頭,

以示嫩芽。

古人畫樹有用藤黃入墨,

使其色潤澤,

一般柔條細枝,

不用雙勾,

但與雙勾合處(即與樹榦交接處)不能截然分開,

合處著色要濃,

可染淡墨。

古人云:「山水不問樹。」

即自然中之樹種類多,

而又縮小千百倍,

故不能說明什麼樹之意。

樹無一寸直,

故用筆要多轉折,

以表老乾,

如以縮一百倍而言,

一寸即一丈也。

畫樹要蒼健老硬而有姿態。

平原肥沃而土厚者之樹少露根,

石壁懸崖之樹露根的較多。

一般畫樹之四時有:

春英——

葉細而花繁;

夏陰——

葉密而茂盛;

秋毛——

葉疏而飄零;

冬骨——

只有樹枝,

但亦有因地而異。

樹與山石有密切聯繫,

山的豐茂華滋之態,

有賴於樹木來體現。

枯樹難工,

簡而有致,

繁而不亂。

深山密林之中,

間有枯樹,

這是自然之理。

樹亦多直干參天,

以其密而迫使向上,

吸取陽光。

畫樹從頭畫起,

直至樹梢,

這是取其生長之理,

亦取其勢。

畫枝以順手為宜。

此入手之法,

當理解之後則不論。

畫樹要注意特點,

樹類很多,

東南西北,

生長規律各異,

春夏秋冬,

風晴雨露,

時而不同,

須不斷觀察,

不斷研究。

大凡樹之枝,

一般都是向上生的,

下垂者乃死枝也。

山與石,

用筆之處,

其頓挫轉折,

應從真實中來,

一筆有陰、陽、背、向,

皴法只是幫助分明層次,

豐富變化而已。

至於用筆的方圓,

應從對象中來,

有方多圓少,

有圓多方少,

縱橫離合,

變化無窮。

「石無十步真」,

越追得細緻越不似,

實憑大感覺。

故畫石有渾淪包破碎之語,

總而言之,

得其神,

取其勢,

「山形面面移,石無十步真」,

即此理也。

石之皴法要參互而用,

濃筆要分明利落,

使其層次更清楚,

淡筆多而不亂,

紋理有一定規律,

並做到筆簡而不覺其簡。

山靜水活,

須領會其趣。

時代變,

事物變,

藝術家的思想也應該變。

但無論如何變,

還是從生活和傳統基礎上來的,

否則變不出新的東西來。

能像而後才能不像,

未有先不像而後能像者。

畫山水必立意為先,

至於意境的追求,

則需各種修養作基礎。

山水也有其生命和精神面貌,

因此必須注意觀察,

吸取其健康而最美的典型。

畫山水要動腦筋,

深入觀察對象之結構,

表達大自然無窮之美。

平時多積累素材,

更多地在觀察中去認識其不同之處,

故須心摹手追,

深入其理。

山水大物也,

咫尺之中寫千里之景,

故以取勢為主,

即重視大處。

但大不忘其細,

即先從大處著眼,

然後深入細緻。

大宜遠看得之,

大,

可得神取勢,

近是難得其神和勢。

注意大要全面,

無一葉障目之礙,

無失貌之病。

不忘其細,

即在注意大之後就要近處求之,

要明察秋毫,

深入其理;

細能取質,

深其筋骨,

不忘其形,

追其深度。

在大的情況下必要以細為基礎,

寫細時勿忘以大包含,

這才能得其全體。

寫生方法有二字,

一曰「活」,

二曰「准」。

「活」則物我皆活,

能活則靈,

靈就能變;

活無定法,

法從對象而生。

物有常理,

而動靜變化則無常,

出之於筆乃真神妙。

所謂神妙即熟極而生,

隨手撿來,

便是功夫到處。

「准」一般來說不離其形,

準則重規,

目力準則下筆才准;

形與神要合一,

若只求形似,

則非畫也。

古人說神,

其實就是認識通透一切,

想辦法把對象更提高一步,

而有自己的精氣神在,

畫面活現之意。

看山要形象化,

把它看成人那樣,

山之四時季節,

像人那樣各有不同。

春山如笑,

有欣欣向榮之感。

只有多理解,

才能畫得透。

在實質問題未解決,

基本東西未明真理之前,

誇張處理是不可能的,

硬是要干,

結果則是自欺欺人。

寫生一般分為三種:

一、

境界比較大的(場面大、東西多),

構圖要求完整的,

應用多些時間經營。

不宜貪多寫全,

貪多則容易概念。

二、

作為素材用的寫生要有一個中心點,

宜多寫多積累,

以備不時之需。

三、

當時間不足時,

宜多作速寫,

記其最精華、最動人、最有用之處。

寫生一方面是加深對自然的認識,

另一方面是培養自己的表現力,

即按各種對象去尋求不同的表現方法。

這也是創造的過程。

沒有具備境界的小景,

可偶作素材之用,

不要硬湊成一幅景。

創作用的素材,

收集應盡量具體、充足。

素材收集可分為三種:

一、

局部素材,

不很完整,

而收集時對組織結構須力求明確。

二、

整體性的素材,

包括有一定場面氣氛和色彩的。

三、

備用素材,

雖跟眼下的關係不很密切,

但為了萬一之需,

可收集備用。

黎雄才(1910~2001),廣東省肇慶人,祖籍廣東省高要。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長巨幅山水畫,精於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黎雄才畢生從事山水畫創作,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晚年著有《黎雄才山水畫譜》。

創於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台已進駐網易、搜狐,同步更新

糾錯︱建議︱合作︱交流︱收藏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藝術家作品

請在頁面右下角留言,我們將及時聯繫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020藝術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司徒綿:美國畫壇記住了他
母親節互動︱你還記得媽媽對你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嗎?

TAG:020藝術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