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要失傳?老郎中去世,秘方無人會用

中醫要失傳?老郎中去世,秘方無人會用

不久前,灌雲縣一遠近聞名的「土郎中」因意外事故不幸身亡。令人惋惜的是,隨著這一「土郎中」的逝去,他鑽研幾十年摸索出的治療疑難雜症的偏方因無人繼承也隨之失傳。

民間中醫在一定程度上是傳統中醫文化的代表,其中大部分人是憑藉秘方福澤一地的名醫,百姓相信他們,上門求診者絡繹不絕。可據筆者了解,儘管口碑很好,但由於這些民間醫生年齡都偏大,許多人並沒有考取正式的行醫執照,所持有的偏方得不到正規醫療部門的認可,子孫後輩對此也大多沒有繼承衣缽的意願。中醫民間偏方面臨傳承困境,如何保護和傳承中醫精華,讓傳統中醫發揮更大的作用,恐怕不能僅僅依靠醫者的努力,也應是有關部門重新審視的問題。


  中醫偏方流落民間受熱捧

「你這個毛病可以針灸治療,在我這邊持續治療就能見效。」昨日上午,在海州區浦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筆者見到在當地居民生活圈頗有名氣的馮佳培時,他正在給一位得胃炎的患者看病。今年64歲的馮佳培,掌握了一手祖傳的「馮家針灸治療手法」,可以用針灸治療包括身體功能方面、外傷、器質性病症等近200種病症。

「聽說馮醫生最擅長中風後遺症、頸肩腰腿疼痛、胃炎等的針灸療法,我今天專門來找他看看腰腿疼痛的毛病。」今年65歲的浦西社區居民李金蘭說,比起去大醫院看西醫專家門診,在這方面她更願意相信中醫偏方。正在接受治療的幾位患者也表達了同樣的想法,他們認為,去大醫院看病既貴又麻煩,不如在家門口找民間偏方試試。更何況,聽說馮醫生的確治好了不少人,口碑還是很不錯的。

「民間偏方或者驗方,一般藥味不多,對某些病症往往具有獨特療效,而且葯源易得、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療效顯著,幾千年來廣泛流傳於民間。」長期關注民間偏方生存發展的東海縣桃林鎮衛生院院長李慶敏介紹,包括針灸、拔罐、推拿、牽引、熏洗、刮痧、蜂療等在內的診療技術,雖然沒有形成系統的傳統醫藥學理論,但很受老百姓認可。

「聽說山左口有一位民間醫生,有祖傳秘方治療骨科的毛病,有不少患者都覺得療效很好。我們也很關注同行的驗方,博採眾長總是好事情。」擅長骨傷疑難雜症的李治罡醫生舉例說,所謂「偏方治大病」的民間諺語也有力地說明優秀的偏方在基層群眾中打下了廣泛基礎。


  民間醫生手藝傳承堪憂

中醫藥是中國特色的醫學科學和優秀傳統文化,民間優秀的偏方、驗方減輕了病人的痛苦,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大量偏方、驗方散落各地,受多種因素影響,傳承堪憂。

「我這一手針灸治法,嚴格來說是祖傳第三代,我和弟弟都掌握得很熟練了,治癒的病人不計其數,目前在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我和弟弟的子女中,卻沒有一個孩子學習針灸的。」說起傳承問題,正在給病人施針的馮佳培嘆了口氣。據他介紹,後輩中有4個孩子學醫,但都是西醫臨床醫學類的,沒有一個孩子選擇中醫。「現在年輕人會認為,中醫就是慢郎中,祖傳技法這些都是非正規的、沒有嚴格醫學標準的,而且學起來很辛苦,不願意學習。」他說,孩子不願意正式學,他們也就沒有教,不過家裡的孩子還是知道針灸怎麼使用,只不過掌握程度有限。

「說實話,我覺得民間醫生隊伍和民間偏方是魚龍混雜的,但不可否認,的確有許多名醫散落在民間,而從草根變成名家,除了靠老百姓的口碑,還有一些客觀因素是難以跨越的。」李慶敏說,80%民間醫生的看病手藝靠師承或者家傳,但有些人並沒有太多的文化知識,自然也就不符合執業醫師資格證的考取範圍,現在沒有執業醫師坐診的私人診所是沒法生存的,更別談傳承了。所以,許多珍貴的偏方往往散落於窮鄉僻壤,基本靠口授相傳,一旦年輕一代無意於此,就有失傳之憂。


  保護和傳承不能僅依靠醫者

民間醫生掌握的優秀民間偏方如同散落的珍珠,如何將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來,是中醫繼承與發展的一個緊迫課題。

「根據前兩年中國科學院統計的數字,在我國農村偏遠地區至少有15萬名民間中醫,他們掌握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民間偏方。在我市,這種情況也並不鮮見,農村地區不乏有點名氣的土郎中,但在管理部門看來,他們是屬於非法的,因為沒有資格證。」市衛計部門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坦言,在民間流傳的偏方雖不乏救死扶傷的珍品,但也確實存在著品種混亂、用法不規範、宜忌不明確等現象,面對這樣優劣難辨的「寶庫」要做到慧眼獨具也是令人非常頭疼的現實問題。所以,建議相關部門對於確有價值的固定配方,可提供相關政策支持,在正規醫療機構或由具備行醫資格的醫生進行推廣,讓患者受益。

「中醫講究非其人不授。現在,只要有品德好、勤奮、悟性高的年輕醫生或者學生來請教,我都毫無保留。」馮佳培和李治罡均表示,他們也在物色一些合適的繼承人,準備將技藝傾囊相授。但他們也認為,保護和傳承不能僅靠醫者本身,相關部門也應該制定特殊政策,保護民間秘方使用者的知識產權和行醫權,使民間醫生行醫有法可依。

事實上,近兩年,我市在探索中醫技藝傳承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海州區衛計局副局長王經建介紹,他們正在積極創建江蘇省基層中醫藥先進單位,全區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醫院都將設有「中醫特色服務一條街」,近兩年對新招錄的醫生專業更側重於中醫,也返聘一些比較有名氣的退休老中醫。他表示,在中醫藥保護方面,目前國家也出台許多支持政策,鼓勵發展中醫中藥事業,同時呼籲更多的年輕醫生能夠學習中醫,老中醫也能毫無保留,將自己的技藝傳承下去,讓中醫藥真正地為基層人民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氏智必康 的精彩文章:

得了痔瘡怎麼治好得快?科普下中醫理療法則
長痔瘡了怎麼辦?多吃這四種食物效果好

TAG:漢氏智必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