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左傳》隱公2年、3年背景資料

《左傳》隱公2年、3年背景資料

今天講到了隱公2年、3年,背景資料如下:

隱公2年地圖:

隱公3年:

隱公3年地圖:

《左傳》概論之二:什麼是《春秋》?

《墨子》說:「吾見百國《春秋》。」根據《墨子》的說法,各國的史書都叫《春秋》,也就是說《春秋》是當時各國史書的通稱,各國史書通稱《春秋》。

但是也有例外,《孟子·離婁(下21)》:「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shèng),楚之檮杌(táowù),魯之春秋,一也。』」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采詩的制度不復存在了,不再有頌揚文武成康的新詩歌了,無人諷詠此類詩了,這就叫「詩亡」。還有一種說法,周室盛時,有采詩之官,各國詩歌,匯總在太師那裡,平王東遷以後,政令不行於諸侯,因此采詩制度廢止,各國之詩無人採集,所以《詩》止於春秋中期。周天子不派人采詩了,周室也不再匯總、編輯詩了,於是各國紛紛編纂史書,以起到詩諷刺善惡的作用。春秋時期各國史書統稱《春秋》,但晉國稱自己的史書為《乘(shèng)》,楚國稱自己的史書為《檮杌》,(檮杌本是一種兇猛的野獸,後來比喻惡人),魯國的史書仍叫《春秋》。各國史書名稱雖然不盡相同,如晉、楚史書的名稱不叫《春秋》,但是作為史書,其性質是一樣的,所記載的事無非是諸侯之事,所用寫作方法無非是史書筆法。

將史書稱作《春秋》由來已久,早在魯史《春秋》之前就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樹老師 的精彩文章:

何謂語文及語文教學——沿著古典文脈前行

TAG:龍樹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