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VR與人工智慧結合 五年內將進入VR時代

VR與人工智慧結合 五年內將進入VR時代

原標題:VR與人工智慧結合 五年內將進入VR時代


VR有潛力成為下一個重要計算平台,如同PC和智能手機,我們預計,新的市場終將形成,而當前的許多市場將被顛覆。通過VR和AR重塑當前行為方式的案例不在少數,如買房、與醫生互動和觀看足球比賽等。但隨著技術的改進、價格的下滑,以及相關應用(無論是面向企業,還是個人消費者)的誕生,VR和AR的市場規模將達到數百億美元,並有可能像PC的出現一樣成為遊戲規則的顛覆者。


我們列出了VR的9大應用領域,我們認為這是短期內該市場最有意義的應用案例。這9大應用領域分別為視頻遊戲、事件直播、視頻娛樂、醫療保健、房地產、零售、教育、工程和軍事。我們還給出了廠商部署VR/AR的案例分析,包括沃爾沃利用微軟Holoens全息眼鏡銷售汽車,NextVR體育直播,以及Atheer為醫生開發智能眼鏡。同時,我們還對每一種潛在應用進行了分析,對用戶數量、當前及未來營收進行了預測。我們預計,在VR/AR應用方面,視頻遊戲將是今年的核心領域。此外,醫療保健和教育領域的應用也將推動VR/AR的普及。



知名的互聯網預言家、《連線》雜誌主編、《失控》作者凱文·凱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此前我們也發過他在深圳的演講,而在2016年9月10下午的「正和島全球創新大集」的閉幕論壇上,他再次預言,未來五年人機互動將進入VR時代。今天來看下他的演講整理。

中國在過去的20年里所發生的變化比過去100年還要大,我相信在未來的20年大家將親眼目睹更大的變化。很多技術很難預測,但技術當中有一部分是可以預測的,我個人認為在未來的20-30年,有兩大技術變化趨勢,這是大方向、大趨勢,並不是具體的技術。


所有的技術其實都在向某一個方向偏移,因為它是一些具體的東西,就像電線、晶元、無線電波等等,它都是反覆重現。如果我們看到這些點,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們的一個大方向、大趨勢到底在哪裡。所以這些長期的大趨勢是可以預測的。


在科技方面,未來25年會有什麼樣的大方向?我們一定要看長遠。我要講最重要的兩大趨勢,這些技術趨勢將會具有一定的主導性,會成為社會格局的改變者,我要講的你們都聽過,人工智慧、虛擬現實,但是我要跟大家講為什麼這些技術這麼重要,未來的總體方向是什麼樣的。


  未來更強大的力量源自人類和人工智慧的結合


為什麼要說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在三大科技結合起來以後有了很大的突破,帶來了快速的進展。第一個就是神經網路,這是一種軟體,會模擬大腦行為,已經有50年的歷史,我們把它叫做深度學習。


第二,之前人工智慧是用來運轉超級計算機的,因為只有這些計算機可以平行計算,可以做很多事情,遊戲行業他們發現,可以有很小的晶元叫GPUs圖象處理單元,人工智慧的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利用起來做人工智慧,這是百度、谷歌在做的事情,亞馬遜也應用了這些GPUs。


第三是大量的數據。只有像百度、阿里巴巴、谷歌、微軟這樣的大公司有海量的大數據。這三個方面讓過去十年的人工智慧有了很大的突破。


我不願意說人工智慧,我覺得應該是人工智慧,這種人工智慧跟人不一樣,我們現在看到科技已經比人聰明了,但只是在很窄的領域。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是我們希望他們比我們聰明,只在一個小的方面,所以跟人的聰明是不一樣的。


每一種人工智慧都是不一樣的,即便某一些方面比人強,但是它沒有辦法像人一樣思考。人工智慧的好處,不是說它比人聰明,而是跟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我要強調這一點。我們覺得自己的智能只是很多類型思維方式中的一種,當我們發明人工智慧以後,會發現人的智能只是非常小的一種思維方式。人工智慧不同的思維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會讓你創業,會給你不同的想法,即便是我們彼此聯結在一起的時候。


現在的挑戰是當所有人都連接在一起的時候,你如何能夠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人工智慧就可以幫助我們,我們跟AI協作不是因為它比我們聰明,主要是他有不同的思維方式。

第二點,人工智慧會帶來新一輪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打開了無限的可能,而且規模極大。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人工智慧將會和付錢用電一樣,花錢購買你所需要的人工智慧。



所以現在數以萬計的創業公司,可以把某一個東西拿過來加上人工智慧,可以充分的把人工智慧變成一種時尚。這裡面我舉一個例子,谷歌的人工智慧,我們可以去對一些照片問問題,這個球是什麼顏色,這個網球選手的裙子是什麼顏色,這些智能都是你可以去購買的,100個問題,只要花60美分就可以買到,這是今天的價格。的確從雲端就可以直接購買人工智慧,花錢就行。所以我們就可以把人工智慧放在身體當中就變成了機器人。


機器人可以學習,特斯拉的機器人可以有眼睛,看一下周圍的東西,它這種不是以前按照編程做的機器人,而是有自我學習的能力,通過不斷的學習試錯,從而不斷的獲得提升。其實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與機器人互動,不用一些專業的編程人員來編程,任何人都可以去教機器人應該怎麼做,他們有自己學習的能力。


當然,機器人會替代人類的一些工作,但是機器人時代的來臨又會給人類創造新的工作機會。而且機器人做得非常好的那些工作,它真的是那些效率要求很高的工作。任何一個任務,一個工作,只有效率是最重要的一個要求,這個工作肯定要交給機器人來做,而不是人類來做。


人類擅長哪些呢?人類擅長的工作其實都不是那些效率要求很高的工作。有哪些工作呢?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創新創業精神。其實你如果不斷試錯,不斷失敗,你才能成為一個創新者,一個真正的創業者。科學也是這樣,科學家只有不斷的做研究,不斷的失敗,最後才能成功。創新本身不是要追求快的,如果你要求馬上出來一個東西就能成功,很顯然你是無法創新,也是沒有效率的。這個方面機器人是不擅長,而是人類非常的擅長。


我們講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時,本身效率並不是很高,這樣的一些工作重要的不是效率,而是別的東西,這個時候人的作用就遠遠大於機器人。未來人類可以借用人工智慧的力量擊敗機器人。這個時候是人和人工智慧的結合,已經是超人類了,比任何單純的AI都要強大,人類和人工智慧的結合是超能的。在未來只要你和任何智能配合得好,就可以拿到高工資,所以我們要了解的是我們將會和機器人並肩作戰,而不是相互鬥爭。真正強有力的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結合而產生的更強大的力量。


因此我們要學會怎麼配合人工智慧一起工作,我相信它會影響到很多行業,這對企業家來說機會是無限的,我講的是未來十年二十年這樣長期的事情,方向很明確,就是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做更多的事情。


  未來五年人機互動將進入VR時代


第二個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技術要素是什麼?我們將來會和這些設備硬體、計算機進行更多的互動,就像鋼鐵俠,用身體進行相應的和電腦數據的互動方式,不僅規模會很大,而且會有一些微雷達,它可以捕獲一些微動作,對臉上的微小動作進行捕捉,就像我們能夠讀懂人的肢體語言一樣,很微小的動作都可以被捕捉進來。我想和電腦的最終互動就是進入我們的VR,我想未來五年這就會變成現實。

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我們等到了這樣的一個技術就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大規模的商業化使得成本大大下降。智能手機帶來的福音可以為VR帶來未來。


智能手機的下一個平台是虛擬現實,因為它可以讓我們參與進去,而且參與的方式跟互聯網不一樣。首先有兩種虛擬現實,這種戴眼鏡的黑色的VR把你帶到另一個世界,這是沉浸式的體驗,這是遊戲開發商想要的東西,也是大家最常見的虛擬現實。另外有一種新的叫混合現實MR,也叫AR增強現實,就是你戴正常的眼鏡可以看到房間的東西,你的廚房、辦公室或者是卧室。這個奇特的眼鏡可以展示一個虛擬的東西,在房間裡面你可以繞著它走,可以近處觀察或者是移動,把它拿起來轉轉,可能它跟真實還有點距離,但是你真的可以感覺到他的存在,這叫混合現實。它在技術上是更加困難的,比正常的VR更困難,所以你能夠做混合現實一定可以做虛擬現實,但是沒有辦法反過來,所以混合現實更加複雜。



很好的一個AR例子,就是寵物小精靈,在日本、美國等很多地方很火,成千上萬的人都看這些小的寵物精靈,它不是戴眼鏡,只是讓你去體驗虛擬的東西如何跟知識的東西混合起來,這樣一種展示的能力,展示MR的能力會大家都去公園去室外,跟他們鄰居交流,以前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現象了。


其實看到一個東西,只是感覺到真實的一部分,很多時候你的手、耳朵,感覺到的東西加起來會佔到你所有感知的50%。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英特網做一個轉化,從數據、知識、理念、信息的英特網變成一個體驗的英特網。體驗是新的貨幣,大家會去下載、買這個東西,他們會去虛擬現實的世界買這個體驗,他們分享的不是圖片,是分享他們的體驗。當你有了虛擬現實的經歷時,你不會說我看到那個東西,我會說我體驗到那個東西,我經歷過那個東西,所以它用的是你大腦的不同的地方,它是有同感的感性層面,更有力量。


體驗可能是有人坐在你旁邊,但是這是一個虛擬的人,但感覺到是真的,這個體驗感可以做一個科學的試驗展示,你用手去移一些東西,你能感覺到這些東西。通過觸覺的感知,你學到的東西是非常不一樣的,這是在虛擬現實的世界,因為你在用你全身而不只是你的大腦在學習,因為你能感覺到這些東西。這樣一種體驗的世界,我們可以把它做擴展,它可以去到不同的地方,去到一些人類去不了的地方,比如說火山口、外太空或者是深海。


可能在未來五年大家還沒有辦法體驗到,但是它證明了遠程呈現跟你在電話機的屏幕上看到人的臉是不一樣的,如果你通過屏幕看說知道這個人在這兒,你用的是大腦,但是如果你用虛擬現實,會感覺不一樣,會感覺到這個人就在這裡,讓我們的交流更加順暢,也會改變交流的本質。


我預計虛擬現實將會成為最有社交能力的社交媒體,大部分的虛擬現實是非常具有社會化、社交化的,可以跟你的朋友一起出去玩,大家一起分享經歷。


  未來可以跟蹤一切數據


另外一個是跟蹤。只要能夠跟蹤的東西都會被跟蹤,這是蘇寧的一個商店,他們可以跟蹤所有的顧客在店內的行蹤。他們可以知道每個人在這個櫃檯停了多久,可以做一個定向。整個在物理實體店當中的軌跡都是被記錄下來的。

虛擬現實其實本身就是大量的數據跟蹤,要實現虛擬現實我們需要各個方向的捕捉,各種攝像機,需要PT級別的數據信息,我們可以擴建數據的基礎設施。如果我們有了自動駕駛汽車,他們自己可以行駛,把你帶到工作地點。我們在車上做什麼?我想我們就會在上面做虛擬現實的東西了。我們進了汽車以後,帶上設備可能已經進到辦公室在辦公了,汽車自己駕駛。


有人說蘋果要做汽車,因為他們想做自動駕駛的汽車,你進入汽車以後就用你自己的VR。你可能覺得如果有一個蘋果的虛擬現實汽車是很好的,現在虛擬現實帶來了大量的數據,就像這些可穿戴設備一樣,會跟蹤我的睡眠、行動、心率、各種各樣的指標。當我們在跟蹤這些指標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東西做很多事情。我在做量化自我,已經快十年了,想在500個城市去推廣,其實就是你可以跟蹤自己的人生,來提升自我人生。



現在這些東西非常便宜,跟蹤的成本很低,你可以跟蹤一切東西,我們發現基本上所有你能想到的東西都有人在跟蹤你的數據。有人跟蹤40項指標,其實這個目的就是從我們出生那天就開始跟蹤我們的人生。看我們的健康指標,有一個人生的日誌,隨時記錄我們的指標,可能有的人一年查一次血壓,其實我們血壓應該每天都檢測,每個小時都可以看到,如果是免費的話我們就可以做到。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你會知道自己的常態是什麼樣的。我們通過跟蹤都可以知道。


舊金山有一家公司,他們在治療一些疾病的時候,病人會攝入不同的藥物,有一個做葯的3D印表機,不同的藥物,一天是吃一粒葯。這個時候他的自我量化設備或者穿的衣服本身就有這個計量功能,把藥物的效果計量下來,發送信號給計算機。這個時候它會自我的去把第二天的藥量進行調整,因此它是一種智能化,非常個性化的一種醫療,完全是基於那一天這個病人的治療情況來進行調整,和今天的醫療完全不一樣,這是整個醫療跟蹤的價值。


另外,每個人包括我本人都希望別人對待我是個性化的,這個時候我才能有更多的信息願意向他們分享、開放出來。所以個性化就要求很大程度的透明度,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希望最大程度的透明化和個性化,所以人們是希望有所選擇,哪些方面作為隱私不公開,要保護隱私,就不需要個性化。這個時候根據你的需要,私密性包括透明度、個性化程度到底多大,可以自己調節。


  我們現在正處在未來20年變化的初期


很多時候講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你可能覺得難以相信,如果我們把你們通過時光隧道送回到20年前,告訴他們今天我們有什麼,包括你口袋裡有哪些現代化的東西告訴20年前的人,這個時候20年前的人他們會覺得很難相信今天發生的一切是真實的。


所以我們認為未來20年也是這樣,我們必須相信今天我們難以相信的事情未來會發生,我們必須要打開心靈,這些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會發生,它是可能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的合作、技術使得我們能夠和別人進行合作,而且速度、規模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現在做的事情的規模,真的是過去無法想像的。


我們現在正處在未來20年變化的初期,這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個時代,也就是我們人類進行創造創新的最好的時代。我們有最好的工具,可以讓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組織做任何的發明。在歷史上在世界上這都是最好的時代來做創造發明,能為未來做一些事情。


我相信,我們講的人工智慧、VR,包括這些實時跟蹤正處在發展的初期,它能夠產生無窮的能量,不斷的推動時代往前走。我們有這些工具,有最好的時代,我們有如此眾多的機會,而且現在正處在這個時代的一個開端。


順便我說一下,無論是在AI、VR,還是雙向監督方面都是沒有真正的專家,有很多充滿智慧的人,有很多的財富,這些擁有巨大財富的富人,20年前是不知名的,未來擁有這些財富和專業技術,以及知識的專家就在大家當中。


未來20-25年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未來的世界我現在通過時空機把大家送到25年以後,人們會怎麼說?我希望我能夠年輕,還可以工作,可能這個時候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就可以起到作用了,也就是每個人都希望在未來自己依然年輕,依然充滿活力。未來20年當中最偉大的產品,現在還沒有問世,所以大家今天還不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芬萊科技 的精彩文章:

芬萊VR體驗亮相電職開放日 展現職業教育創新成果
VR讓電力安全教育更震撼更深刻

TAG:芬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