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古國——鬼國,神出鬼沒,中原文明的強大勁敵
鬼國,即鬼方,是商朝時期居於西北方的一個游牧部族,其勢力範圍西到隴山和渭水流域的廣大地區。《世本-帝王本記》記載說,陸終娶鬼方氏之妹女嬇(kuì),懷孕三年而生六子。這恐怕是有關鬼國的最早訊息了。
鬼方一詞在文史古籍、出土青銅器銘文中多有記載,比如《易經·未濟》記載:「震用(以雷霆之勢)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封疆裂土)。」鬼方在商周時期一直是中原文明的一大危害,經常神出鬼沒,侵擾中原。周宣王時曾出兵討伐的獫狁,其實就是鬼方部族的一支。從所有史料記載來看,鬼方與中原國家的戰爭都無一不是鬼方先行騷擾,然後中原人再進行抵抗。中原國家對鬼方似乎除了征討殺掉一撥後,也只有靠驅逐,所以甲骨卜辭有「鬼方易」的記載,意思是鬼國人不斷向遠方遷逃(中原國家驅逐之結果)。但這極容易死灰復燃,這也是商周以來雙方戰伐不斷的原因。
「鬼」字來歷,從甲骨文的「鬼」字可以看出,上面是個類似面具一樣的「田」字,下面是個「人」,張著雙手,其意像為一個「巫師」戴著「面具」做著奇怪的動作,表示遠古部落的一種祭祀儀式。後引申為鬼怪、幽靈之意。從這點來說,鬼國是以祭祀來命名的,但也有說法「鬼」是個地形字,是根據當時族群部落的範圍形狀來依樣畫葫蘆的。而且「鬼」字不論在甲骨文或金文中,寫法不一,字形差異較大,猶其後來的金文,差異更大,自然也會誤會產生多種不同解釋。但甲骨文中,除了前一種帶「人」字,後兩種則帶「示」,其實「示」在甲骨文中作「T」,是祭台的形像字,後來「示」字作為漢字的偏傍,其組成的字大多含有「祭祀」、「禮儀」的意思。說明甲骨文中的「鬼」字不管哪種寫法,都含有「祭祀」之意。至於到底如何,各位不妨自己去想像。
《竹書紀年》記載:「(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這與《易經·既濟卦》中記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說得是同一件事,意思是商武丁時曾大規模征伐鬼方,用了三年才得以取勝。也有說法古代「三」字不是指具體數字,而是指數量多,不管怎麼解釋,從一個側面說明當時鬼方軍事實力的強大。商武丁在三十二年征服鬼方之後,再揮師討伐南方的荊楚,這即是「伐鬼方,次於荊」。
周朝建立後,清代出土青銅器「小盂鼎」銘文中也出現了周康王時期討伐鬼方的一次記錄。銘文:「王令盂(以)伐鬼方……孚(俘)人萬三千八十一人,孚(俘)馬四匹,孚(俘)車卅兩(輛),孚(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廿八羊。」大意是周康王派大將盂出征討伐鬼國,俘獲了大量鬼方士卒、馬匹牛羊、車輛等戰利品,是一次對出師伐鬼大捷的歌功頌德,並以刻鼎為證。
鬼國族人的最後歸宿不知所終,但據推測,除了一部分族人繼續向北遷徙,可能一部分族人在長期的戰爭與兼并中被融入華夏,據說隗姓的其中一支可能跟鬼國後裔有關。近代有中國、原蘇聯、蒙古多國考古學家發掘及研究證明,鬼國族人遷到了南西伯利亞東起貝加爾湖西至巴爾喀什湖一帶。
文/堰風
※她為了丈夫與父母斷絕關係,最後成為輔佐兩代國君的賢妻良母
※西周古國——散國,大散關由它而來,「暗渡陳倉」曾在這裡發生
TAG:堰風來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