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40年前的鐘錶廣告一定要看

140年前的鐘錶廣告一定要看

立夏已有一月,遊走多地回到時計堂,想起晚清文人陳其元的《庸閑齋筆記》,想來一讀也自悠閑幾日,沒料看到「鐘錶上羅馬字」一條,這樣寫道:鐘錶上記時辰之洋字,乃是羅馬國書,一點鐘則「一」字也,二點則「二」字也,以次遞推,至十二而止。此是字,而非中國之所謂碼子者。

《庸閑齋筆記》沒讓筆者閑著,又要搞事情

一則筆記又令筆者閑不住了,此處所言確是當時懷錶的主流設計,不過鐘錶雖是舶來品,國人研究鐘錶也由來已久,趕快找到時計堂重新刊印的《自鳴鐘表圖法》,關於洋字的解釋有板有眼兒,時和分都有中國字對照,210年前的這本書,真是鐘錶文化的中文最佳範本,如果不讀一讀,還真不敢說自己是搞鐘錶文化的。

話說範本創作於嘉慶年間,早於《庸閑齋筆記》成書近70年時間,期間羅馬字刻度盛行,這與「大八件」設計不無關係,此表只為國人而製造,成對銷售,錶盤設計卻沿襲英式做派:羅馬小時刻度,阿拉伯數字分鐘(只有15、30、45、60隱含了刻的意味)。但是,「大八件」絕非泛泛之輩,之所以深諳中國文化,還在於時辰刻度表的出現。

剛剛在日內瓦拍賣會以10000瑞郎成交的大八件,就是這種典型的設計

光緒四年五月初七,一則《新到新式華字時辰表》廣告出現在滬上,彼時距今整整140載,午時當頭、八刻旁列,一派華夏氣象,「內運仍注番字註明點刻,以便閱者瞭然」,時辰的中國內涵被第一次批量製造的表款所採用,此時為1878年,瑞士表早已是市場的霸主,魏源在此之前的《海國圖志》曾說:熱尼瓦城建在湖濱,居民造時辰表。

1878年6月7日的這則廣告簡直就是一份說明書

熱尼瓦就是今日的日內瓦,這個早在1601年就建立鐘錶工會的地方,誕生了不勝枚舉的鐘錶匠人和品牌,早前因時區表寫北京二字就變成新聞的某品牌,就是出自此地,竊以為,寫上「北京」還不足以深入文化的脊髓,真的把中國計時傳統再次呈現,才算你對中國市場發自內心的尊重,這麼多年來,有這種使命感的表款鳳毛麟角。

日內瓦的品牌康斯登還真把中國市場當回事(圖片來自愛表族網站)

又是在日內瓦,沒有悠久的歷史、沒有過多的宣傳,一個叫做康斯登的品牌,創立不過30年,卻令著力於收藏「大八件」的筆者刮目相看,理由很簡單:進入手錶時代還能想著中國計時文化的表款不多,寶珀的中華年曆算一個,接下來估計就是這款康斯登的十二時辰表了,原來人家三年前就推出了,筆者真是後知後覺,慚愧慚愧!

2015年的表款大片,中國味道還挺足(圖片來自愛表族網站)

中國人的時間觀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是簡單的數字標度,而具有天時的寓意,《漢書》言:孳萌於子、紐牙於醜、引達於寅、冒茆於卯、振美於辰、已盛於巳、萼佈於午、昧愛於未、申堅於申、留孰於酉、畢入於戌、該閡於亥。代表時辰的十二地支每一個字都有其意義,也與一天當中所代表的身體機能有相關性。

不同時辰的養生之道,據說要從娃娃抓起

精鋼和鍍玫瑰金兩種款式,到底選哪款呢,大家給出個主意吧(圖片來自愛表族網站)

與140年前的古人相比,康斯登表款古法猶存,分針走一圈為一個時辰(2小時)、時針走一圈為一天(24小時),改變之處有兩點:子時當頭以及內圈羅馬數字改為阿拉伯數字,或許這是手錶時代下的妥協,即便如此,康斯登體驗中國傳統的一小步,卻是瑞士表回歸傳統的一大步。如果多幾家做這樣表款的牌子,那麼文化自信就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了,如果多幾位國人戴此表,那麼文化自覺也不僅僅出現在紙上了。

懷錶式底蓋,裝備自產機芯,還有什麼理由能阻止自己,不去搜索一下這款表的詳細資料呢(圖片來自愛表族網站)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賬號

時計堂

鐘錶遊學

鐘錶私塾

鐘錶資訊

鐘錶史料

鐘錶藏書

我們只做與鐘錶文化有關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鐘錶時計堂 的精彩文章:

TAG:鐘錶時計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