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冥王星:請給我投一票,我想重回「九大行星」行列

冥王星:請給我投一票,我想重回「九大行星」行列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專家進行了商討並將重新定義行星。月亮的特徵符合行星新的定義,它應該被歸為行星。因此之前被降級的冥王星也將重歸行星行列。有關專家認為,如果這樣,太陽系將有100多個衛星有望升格做行星。至於冥王星該不該升級,您覺得呢?

行星一般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具有一定質量近似圓球狀,且自身不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在2006年以前,學術界一直沒有給行星明確定義,爭議紛紛。直到2006年8月24日,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大會通過了新定義,行星才有了比較明確的文字敘述。

行星的定義有三: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大會的標準,太陽系內有8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當時國家天文聯合會下屬的行星定義委員會就表示,不排除將來太陽系中會有更多符合標準的天體被列為行星。

在國際天文學聯合大會會議上,冥王星被「降級」了,當年的8月31日,12名天文學家還聯名在《自然》雜誌上公開發表《抗議冥王星降級請願書》。他們認為新定義運用的是動力學而不是物質本身的特性,而物質本身的特性才是決定能否成為一顆行星的必要條件。

月亮一直被認為是地球的衛星,衛星是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在太陽系中,除了水星與金星外,其他行星各自都有數目不等的衛星。NASA「新視野」號冥王星探索任務總指揮艾倫·斯特恩和他的團隊指出,公眾對行星一詞往往先入為主,對其他非行星不感興趣。為符合更嚴謹的科學定義和增進公眾認識,他們提出在地球物理學的框架內重新定義行星,即強調星體內在物理特質,而非外在的環繞特性。斯特恩的團隊已向國際天文學聯合大會提交他們對行星的重新定義。

如果按照NASA提出的新標準,圍繞其他行星的星體也可視作為行星,地球和月球將成雙行星系。若星體有足夠引力,能令自身從混雜的岩石中成形,也應被視為行星。那麼太陽系中可以被稱為行星的天體將大大增加,包括此前被降級的冥王星。

NASA的科學家團隊表示:紛爭一直都在,而且大眾也站在了我們這邊,也許到時候重新討論這一話題了。

當然,月亮、冥王星能否「升級」,最終還得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做出怎樣的決定。你支持月亮、冥王星升級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前沿探索 的精彩文章:

「天眼」接收神秘外來信號 霍金:不要回復,會暴露地球坐標
46億年歷史真的只出現過一代人?所有的結果都指向了一個答案

TAG:科學前沿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