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律合規是永恆主題

自律合規是永恆主題

近期,銀保監會就銀行保險渠道產品銷售誤導、「保險分紅」騙局、互聯網保險等集中向消費者進行風險提示。頻繁的風險提示一方面反映出保險業治亂象仍然任重而道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很多保險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內控還存在缺陷,需要在自律上下工夫、做文章。

一個健康規範的市場必然要求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紮緊制度的籠子、整治亂象、合規經營只能保證公司經營不會偏離正軌,而行業的活力和前景需要軟實力的提升,依靠理念和自律塑造價值和競爭力。

隨著強監管、治亂象大幕的拉開,很多保險機構意識到,保險業單純依靠規模擴張實現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只有以市場為導向、為客戶創造價值才能獲得高質量發展。

然而,從層出不窮的銷售亂象和理賠糾紛來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雖然被反覆提及,但在很多公司仍未穿透到公司治理的各個層面。特別是對基層營銷員,尚未實現價值趨同,缺乏必要的激勵約束,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屢有發生。

問題不僅僅出現在銷售端,在股權方面,有的保險公司虛假注資、循環注資,實際控制人凌駕於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之上,甚至把保險公司異化為融資平台。從監管部門不斷發出的監管函可以看出,部分保險公司在合規經營方面仍有很大欠缺。

那麼,一個疑問隨之而來,違規經營的企業一定會得到高收益、合規的就一定會吃虧嗎?答案顯然不是。殊不見,監管部門堅持「雙罰」,違規就會得到懲戒,違規的成本趨高。最重要是的,在目前市場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丟失了信譽就相當於丟失了市場份額。

雖然,逐利是社會資本進入保險業的內在驅動,但是,進入行業就必須認同保險風險保障的本質,遵守監管規則,這是保險機構選擇戰略投資者的重要考量。如此,公司運行才不會過度受股東的動機所左右,防止經營脫離本源或者異化。金融服務的本質是配置資源,保險服務的核心是管理和分散風險。換句話說,保險業只有根植於實體經濟汲取養分,發揮出保險的根本功能,才能獲得發展的不斷源泉。否則,變了味的保險服務或者變了質的保險公司,最終會經不起市場的檢驗。

因此,釐清「保險姓保」既是保險理念的回歸,在某種意義上說,又是理念的重大演進。市場在經過規模擴張後必然進入到理性的思考期和發展的規範期。慶幸的是,保險業整體發展依然穩健,有個別經營不善的公司,通過及時的風險處置仍然保持了運行平穩。

保險科技的運用,使得保險理念的重塑以及深入人心有了新的契機。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應用使保險公司有了防止道德風險的利器,也帶來了保險邏輯的變化。保險的邏輯是依靠大數法則,同一類風險下依靠很大的群體來互相彌補,而隨著風險的計量精度越來越高,使某一小眾客戶群體的風險也能精確釐定,使保險機構有了試水小眾乃至風險較高市場的可能。

客戶體驗和服務效率的提升,是保險科技運用的直觀效果。在銷售環節,智能保顧可以與用戶實時互動,實現產品量身定製。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結合,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和信息獲取成本,同樣產品定價和風險防控能夠更加精準。在這樣的市場機遇下,如果還依靠銷售誤導、暗藏「搭售」、「高息」騙局等擴張規模,無異於緣木求魚,入寶山而空回。

保險因其獨特的風險管理和經濟補償作用,是現代經濟中重要的經濟緩衝器和社會穩定器,隨著人民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對保險保障的需要日益增長。保險市場依然是一片藍海,保險機構只有主動擁抱市場,擁抱監管規則,在自律上做大文章,回歸本源更加紮實,重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和風控體系,才能把這片藍海的潛力和活力開發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時報 的精彩文章:

網貸合規備案進入倒計時 多方共促合規發展
農金機構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台灣經驗」

TAG: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