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看似先進,但能治癒的疾病不多,生活方式病無法用藥治癒
在過去的100年里,現代醫學所取得的成就,超過了過去的總和。在基礎醫學領域,分子生物學的興起,為探索生命與疾病的奧秘開闢了新路徑,對於遺傳、神經、免疫、內分泌等生命現象的研究也獲得了重大突破。在臨床醫學領域,人類取得最大的成就,是對傳染病的征服和控制,許多曾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感染性疾病,突然之間變成了可治之症。
疫苗技術的完善,使人類有可能徹底消滅天花。現在,疫苗被用來控制腮腺炎、流感、水痘、白喉、甲肝、乙肝、百日咳、結核病、破傷風等諸多常見疾病,大大降低了這些疾病的發病率。現在的初生兒,3歲以前,需要打的疫苗有幾十種。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醫院裡令人眼花繚亂的診斷儀器和設備。從X射線、心電圖,到電鏡、內窺鏡、示蹤儀、超聲診斷儀,再到CT掃描、正電子攝影(PE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使診斷學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抗生素、激素、化學藥物、心臟外科、器官移植、人工器官的應用,可以說已經在技術上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人們有理由相信,現代醫學幾乎無所不能,醫學技術的進步將解決所有的問題,戰勝一切病痛。但現實的情況卻同人們的期待相反,人類仍然處在各種疾病的威脅之中;醫生真正能治癒的疾病並不多;醫藥本身帶給人類的傷害正在日益加劇。實際上,無論今後醫學怎麼發達,無論人類有多麼尖端的醫療技術,能夠治癒的疾病仍然是極少數。
從1896年血壓計的發明開始,現代醫學開始了對高血壓病的研究。百多年來,各種有關高血壓的新概念層出不窮,治療高血壓的新葯琳琅滿目,科學家們的研究已經深入到基因分子水平,但是迄今為止,人類並沒有戰勝高血壓。相反,高血壓由20世紀初的非常見病,演化成如今的大流行,全球高血壓患病人數超過10億。
如果你看看過去幾十年來癌症研究的統計數字,就會發現:我們的癌症治療,並沒有增加癌症患者的存活率,雖然有時可以延長一些存活時間,但仍無法改變最終的結局。大部分有關癌症的研究,不是誇大其詞,就是令人沮喪,各種有關癌症治療的信息,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但真實有效的信息又有多少呢?實際上,沒有人確切知道是什麼導致了癌症。儘管現代醫學在幾十年的抗癌戰爭中,投入了巨大的研究費用,但死於癌症的人數卻並未因此而明顯減少。
約翰·貝勒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曾將癌症研究費用與癌症死亡率作過比較,結論是:對癌症新療法的研究成果令人失望,最有前途的抗癌方法是全民預防。《華爾街日報》也曾報道:過去幾十年來,美國醫學界將癌症研究的重點一直放在治療方面,製藥企業與聯邦政府花費了巨資開發治療癌症的藥物,但是收效甚微,雖然今後這方面的努力還將繼續進行,但是未來癌症研究趨勢將更加註重預防。
1987年,世界各國科學家聚在一起,展望醫學發展的未來。當時在座的科學家都認為,到了20世紀末,艾滋病和麻疹將會被消滅;大多數癌症將可以得到治癒。現在看起來,這些預測誤差很大,艾滋病依然肆虐;麻疹並未絕跡;癌症依然難治。這只是預測13年以後的事情,誤差已經那麼大了,要是預測100年以後的事情,又會怎麼樣呢?
人們開始產生疑問:現代醫學對疾病的了解到底有多少?有多少疾病是人類能夠控制的?有多少疾病是醫院可以治癒的?醫生們對癌症的了解究竟有多少?為什麼在醫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仍然處於疾病的威脅之中?事實上,這些醫學無法治癒的疾病,大多可以歸類為生活方式病。疾病的治癒,不光需要研究疾病本身,還應該去關注病人的生活方式。不但要去治人的病,更重要的是去治病的人。
生活方式病與傳染病不同,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無法靠藥物治癒。唯有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現代醫學發明了許多藥物,用於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的治療,儘管可以控制某些疾病癥狀,但卻無法徹底治癒這些疾病。比如,硝酸甘油和心臟搭橋手術,是緩解心絞痛最有效的方法,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動脈硬化所導致的血管狹窄;手術可以割除人體內的惡性腫瘤,卻不能阻止癌細胞的複製和擴散。
許多醫學家相信,通過基因研究可以解釋這些生活方式病的病因,並通過消除缺陷基因的方法,為這些慢性病的治療帶來希望。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事情遠比預想的要複雜得多。好在人類對這類疾病已有了更多的認識,知道它們是多種原因作用的結果,除了生物學原因外,還與社會文化、心理習慣、行為方式、環境污染等其他因素密切相關。
無論是亞健康,還是各種慢性病,都是人體持續受到傷害的結果,它們之所以難以治癒,是因為那些持續的傷害並沒有消除。人體時刻都在進行更新,六個月可以更新大部分的組織細胞,一年可以更新98%的組織細胞。只要能在一年的時間內,讓人體處於良好的生存環境,不再繼續受到傷害,就可以使身體恢復健康活力,甚至可能治癒一些早期疾病。那些所謂難以治癒的疾病,真正的病根是糟糕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疾病並不需要治療,只要我們能消除那些傷害的力量,人體比任何高明的醫生都更知道如何修復自己。正如奧登所說:「治療不是科學,而是一種呼喚自然力量的藝術。」
疾病癥狀不該被當做可怕的事情來對付,因為它只不過是身體因遭受傷害而做出的防禦反應,只不過這些反應,往往使人特別不適,所以人們都會去求助於醫生,雖然藥物能夠消除某些癥狀,暫時解除病人的痛苦,但如果醫生不能幫助病人消除那些傷害,病人無法獲得完全的康復。真正的醫生只能是病人自己,只有病人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主宰自己的情緒,呵護自己的身心,如果一個人不願意愛護自己,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幫他,上帝也不能。
生活方式病的治療,只能著眼於改變導致疾病的生活習慣,逐步建立正常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單純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都是治標不治本。在充滿緊張、壓力和污染的生存環境下,唯有採取最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給生命良好的生存環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國內外大量實踐證明,許多較難治癒的疾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取得了藥物無法達到的效果,很多疾病自然痊癒的案例,無法用現代醫學理論作出滿意的解釋。
現在有不少人,仍然將優越的醫療條件作為自己健康的保障,對現代醫學技術深信不疑,以為醫學可以解決一切健康問題。平時毫不在意自己的健康,患病之後,去大醫院、找好醫生,採用最先進的治療方法,使用最昂貴的藥物,甚至不惜傾家蕩產,以為這樣就能恢復健康,結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因為醫學不是萬能的。
※假如不幸患了絕症,你願意在病痛中掙扎,還是選擇安樂死
※為什麼胃會發生痙攣?難道胃也會抽筋嗎?原來是這麼回事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