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垃圾的源頭在哪?生活中的垃圾都是怎麼處理掉的?

垃圾的源頭在哪?生活中的垃圾都是怎麼處理掉的?

作者/汪潔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2018年4月刊「垃圾都去哪兒了」一文

小夥伴們,當你們把垃圾塞滿塑料袋,扔進垃圾桶時,你有沒有想過它們最終會到哪裡去?我們一直在強調環保,那麼,為了環保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WORLD Environment DAY

人類是垃圾出現的源頭

地球上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垃圾呢?其實,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上可是沒有垃圾的,動物並不會製造垃圾。

可能有人會想,動物拉出的便便算垃圾嗎?不能算,因為無論是動物的便便,還是落葉、枯萎的植物以及動物的屍體都不是垃圾,因為它們會融合進地球的生態循環、自然分解,用不了一年就會消失不見,變成了其他動植物的原材料。

但是人類的出現,卻改變了地球的自然循環。我們創造出了大自然中並不存在的物質,比如塑料、橡膠、金屬、玻璃等。以塑料為例,「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50年,全球將有大約120億噸塑料垃圾。」

這種白色污染,來勢兇猛,無孔不入。科學家們在地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地區也發現了垃圾,它估計來自西北太平洋污染嚴重的工業區。而在人跡罕至的南北極、珠穆朗瑪峰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垃圾。

垃圾隨人類而生

WORLD Environment DAY

我們如何處理垃圾?

21世紀,「無害化」也成為了新共識。人們在經受了無數垃圾困擾後,終於後知後覺地承認,無論是露天堆放的垃圾、要燒掉的垃圾,還是再回收的垃圾,都必須經過一定的技術處理,以保證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不會擴散出去污染環境

大部分的垃圾運上垃圾車後,都會被送到垃圾填埋場。在現代化的垃圾填埋場里,實行的都是清潔、文明、高效的垃圾壓實作業,就是把垃圾緊緊地壓成一塊又一塊。有些填埋場在處理了一定量的垃圾後會進行封場,改造成生態公園、運動場、高爾夫球場等。

對於垃圾填埋,人們的認識也在逐步提高。過去,填埋就是「收集—運輸—掩埋」三個步驟。但是,如果垃圾中含有農藥、獸葯、人工食品添加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及其他有害物質,不經任何處理直接進入填埋場,將後患無窮。所以,現在會在填埋之前增加一道焚燒(或者其他處理方式)的步驟。垃圾焚燒後會產生相當於原重量25%左右的灰渣,然後再填埋。

我們還可以用廚餘和園林垃圾堆肥,而塑料製品和硬板紙的用處更是多多。

只有了解我們的地球,才能更好地保護它

WORLD Environment DAY

垃圾處理,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最後,知力君想告訴小夥伴們,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垃圾都不是好東西。

我們要儘可能地少製造一些垃圾,比如帶上購物袋去超市購物,而不是購買超市的塑料袋。再比如,盡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具。又或者,列印也好,打草稿也好,紙張要兩面都用到,等等。

當然,在生活中完全不產生垃圾是做不到的,但是我們卻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少處理垃圾的難度,如果你的身邊有了廚餘垃圾單獨收運,那麼,只要你做到「乾濕分開」,即把會腐爛的濕垃圾從源頭分開,就能幫助把它們運往專門的廚餘處理廠,這些濕垃圾不僅可以作為肥料、飼料,還可以發電呢。

所以小夥伴們不妨從自己做起,從清掃自身製造的垃圾開始,養成好的習慣,重視環境保護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月球是怎麼來的?科學家:或許是來源於一團「岩石蒸氣」!
五一計划出國玩?這些關於「瘧疾」的事必須要知道!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