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13》–一部被禁了五年的青春片
狗13》
——黑雲壓城城欲摧
高考的這種沉重的氣氛,感染了我,不禁懷念起自己的青春。
於是翻出來了《狗13》這部影片,看了一遍。
作為一部13年的國產片,遲遲沒有在中國的上映,被禁了五年之久,可能就是她對中國教育,成長的那些黑暗的揭露吧。
沒有看過的接下來我要開講劇情了。
《狗13》,猛一看像《狗B》,講了一天叫「愛因斯坦」的狗和一個13歲的少女,原名《愛因斯坦和愛因斯坦》。13歲的酷愛物理的李玩因為爸爸再婚,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然後收到父親送來的一條狗,取名「愛因斯坦」,將狗作為寄託,後來狗不小心丟了,然後李玩發瘋了似的找狗。後來繼母給買了一條一模一樣的狗說是「愛因斯坦」,李玩不認,最後父親暴打了她一頓,然後李玩不再去尋找「愛因斯坦」,並變得「懂事」的過程。
這樣看著好像並無出彩之處,但是看完的我震撼了很久很久。覺得很真實,突然發現,這不就是在說我嗎。?成長的過程?越來越懂事?越來越不讓所有人擔心?
影片的開頭是父親 不顧李玩的態度,因為李玩英語不好就在老師面前暴力逼迫著李玩學英語,之後事後給李玩金錢去彌補,給李玩送去狗陪她。
父母不在身邊的李玩內心應該是敏感的,父親沒有想到一條狗成為了李玩的寄託。所以他不明白狗走丟了後李玩發了瘋的去尋找的意義,他認為只要是條狗就可以,所以去買了一條一模一樣的狗。
可是李玩知道那不是她的「愛因斯坦」,她喝酒,不回家。終於父親把李玩打了一頓,問她她問什麼不懂事,為了一條狗把家裡弄得不得安生。
一夜,只是一次的暴打,第二天,父親抱著李玩說「都是因為我愛你才會打你,你什麼時候才會懂事」。
李玩懂事了。人的成長,有的時候真的只是一瞬間。她去學她不喜歡的英語,為了讓父親開心。
她去溜新的「愛因斯坦」,只是為了不讓家人擔心。
她在不喜歡的飯局上,為了天文展離開過。可是最後她在讓她吃「狗肉」的飯局上,為了父親的面子,吃了那口狗肉。
她在遇到真的「愛因斯坦」的時候,從容的告訴姐姐那不是,轉身一個人在巷子里哭,她怕晚一點「愛因斯坦」就會記起來她。
李玩一點點的成長,一點點的長大,一點點的懂事。可是這個成長真的是我們想要的成長嗎。?記得《奇葩說》中有一期「該不該感激生活中的暴擊」,裡面馬薇薇的一番話令我印象深刻,她說「我們經常說 我們以後會變成我們最不喜歡的那個人,可是到底是什麼讓我們變成了那種人,是挫折,是暴擊,可是我們要去感謝這些暴擊嗎。?」春夏說「我是感謝生活中的暴擊,他們讓我變得更加成熟,變成了我一個我不喜歡的人,可這樣讓我有安全感,可是這樣好嗎。?」
這部電影真的拍的真好,裡面還有很多很多的亮點。
1.父親的那段暴打,對待孩子教育的態度。我不知道,也不想評價誰對誰錯,只是覺得這是一種悲哀,兩代人的悲哀,教育方式的悲哀,可能這一段經歷都會留在李玩的心裡,成為一個障礙。現在大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數據表示百分之八十和家庭教育和童年經歷有關,這真的不是我們該去思考的嗎。
2.飯局上大談特談孔子的「仁」「義」的領導,但是鏡頭卻停在了他手腕上的金錶上。一群人卻還對領導大吹特吹的嘴臉讓我噁心。父親不讓李玩在酒吧喝酒,但是卻在飯局上為了討好所謂哥們,領導,讓李玩去敬酒。
3.在車上,接完母親的電話後,李玩問父親和母親是怎麼認識的,父親失聲痛哭,應該是想起了那年青澀的愛情吧。 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不知所棲,不知所結,不知所解,不知所蹤,不知所終。
這篇電影真的很好,很真實。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青春的一些事,莫名有些惆悵。
送給將要高考的學子一些話:
「公主殿下,高考是一道分水嶺。」
「什麼分水嶺?」
「從它結束的那一刻起,人光憑努力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越來越少了。」
——Twentine《打火機與公主裙》
明天就要高考了,還是在這裡祝高考學子考試順利,加油。
推歌 《大千世界》–許嵩
《我想,我想》–洪啟
TAG:木之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