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遊記之上海印象

上海遊記之上海印象

小時候,上海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城市名稱,要說怎麼慢慢了解的上海,主要原因大概有三:第一是部隊大院發小兒江老大的父母是上海人,江老大放暑假從上海老家回來時總能帶些新鮮玩意兒,比如從沒聽過也聽不懂的上海話,從沒見過的四國軍棋;第二是小姨單位去上海出差給我帶的牛軋糖,口感醇香,質感細膩,我最喜歡花生牛奶味和杏仁味的,百吃不厭;第三是張樂平老師的兩部漫畫集《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描寫三毛一路乞討到大上海後的坎坷命運和遭遇,同時表現了三毛不斷尋找幸福的辛酸、無奈、幽默的流浪經歷。

第一次到上海是2008年的冬天,準備科舉考試,考了兩天,下了兩天雨。除了火車站、酒店、考場,哪兒都沒去,也沒時間去。 從火車站出來坐地鐵就蒙圈了,他的線路不像北京一個軌道一趟線,換乘需要彎彎繞,一個換乘車站原地不動,居然有三條線路經過,區分線路不是看數字,而是看顏色,上車後你會聽到「請給需的人讓個座」。上海同學經常埋怨北京的地鐵太破太舊,自從北京五號線開通後,這種言論消失了,當然上海這10年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今非昔比。

說到上海,不能不聊足球。1997年,北京國安9比1上海申花,國安外援安德列斯和卡西亞諾都上演了帽子戲法,岡波斯梅開二度,「三駕馬車」一戰成名,上海申花由吳承瑛打進了一個球。9比1的比分,直到今天應該還是中國足球頂級聯賽比分最懸殊、進球最多的一場比賽。9比1的比賽只是過去,它伴隨著中國足球職業化的不斷成長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的中超賽場,競爭只會更激烈、更瘋狂。如果說「國安永遠爭第一」的口號屬於御林軍,那麼「不狂不放不申花」則更彰顯上海足球的底蘊,向唯一未改隊名、隊標的兩支老牌勁旅致敬!

說到上海,不能不聊滬劇。我不喜歡京劇,滬劇就更是棒槌了。但是滬劇的特別之處在大膽創新,改編經典,這是難能可貴的。1941年,成立了上海滬劇社,開始把申曲改稱滬劇。這一時期的申曲受話劇和電影的影響很大,上海滬劇社上演的第一個劇目就是改編好萊塢電影《魂斷藍橋》。此後,滬劇上演了許多根據名著、話劇或電影等改編的劇目,小說如《秋海棠》、《駱駝祥子》、《家》等,話劇如《上海屋檐下》、《雷雨》等,電影如《亂世佳人》、《鐵漢嬌娃》(《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說到上海,不能不聊城市文化。上海的文化被稱為「海派文化」。它是在中國江南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與開埠後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歐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既古老又現代,既傳統又時尚,區別於中國其他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上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城隍廟坐落於上海舊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1949年以前,上海是一個紙醉金迷的地方。當時的「百樂門」(Paramont)舞廳素有「遠東第一樂府」美譽,「大世界」則是當時中國最富盛名的娛樂中心,頂級影院和酒店亦是薈萃上海。

說到上海,不能不聊城市精神。上海城市精神是指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這是2003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在全市性大討論的基礎上正式確定的,為「海納百川」、「追求卓越」八個字。後來增加了新增了「開明睿智」和「大氣謙和」的表述。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之地,作為全國經濟、金融中心,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這座歷史名城秉承著公正、包容、誠信、責任的城市精神。我不能愛上海,因為我心中有個北平,那個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咪愛自由 的精彩文章:

TAG:貓咪愛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