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何用「黃花閨女」來形容未出閣女子?而不是綠花,紅花呢?
提到黃花閨女,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待字閨中尚未出嫁的年輕女子。不過多數人並不知道黃花閨女這個稱呼是從何而來的?
據說來自於古代女子的一種化妝方式。當時在古代未婚女子之間,流行的化妝方法是用黃色顏料在額頭或者是臉頰處畫出花的紋路,或者是用黃色的紙剪成花的外觀,貼於臉部,有的還用黃色的花瓣直接裝飾。
北魏的民歌《木蘭辭》中就有一句「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來描寫當時少女如何進行梳妝打扮。花木蘭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少女,可見當時這一妝容的普遍性。
而「黃花妝」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來自於南北朝時期的宋武帝的後宮之中,宋武帝有一個女兒被封為壽陽公主,因為自幼生得美貌而得到寵愛。
當臘梅花盛開的時候,壽陽公主在花園賞花,一陣風吹來,使得花朵飄落,有幾朵就落在了壽陽公主的臉上,開始的時候,壽陽公主並未注意到,而讓花瓣一直留在了臉上,直到花瓣自然掉落,臉上還留下了黃色的印記,使人平添了幾分姿色。
所以,一時間皇宮的后妃們紛紛使用了梅花妝,後來又擴散到了民間,一些富商家的小姐和藝伎紛紛模仿。可是臘梅的花期極短,當沒有花瓣可以使用的時候,大家就需要代替品。
那就是採集黃色花朵,做成黃色的粉末,然後再把一些乾花花瓣,蜻蜓翅膀,魚鱗等染成黃色,剪出花朵,魚,鳥等各種美好的形狀,在設法粘貼在額頭,嘴角,臉頰等臉部各處。
大家就把這些被黃色花粉染成的臉部裝飾的小飾品稱為「花黃」(也被稱為「花鈿」)。在南北朝時期,貼花黃是少女們修飾臉部的必備的一種裝扮,就和現在一些少女出門必須途口紅一樣。
後來經過演變,多了用黃色顏料在臉上描繪出美麗的圖案。在古代,對於裝扮有著比較明顯的分界線。使用花黃的只能是未出閣的女子,出嫁之後可不能亂用,要做另外的打扮,再加上「黃花」在古代一般就是指的菊花,而菊花又因為品性高潔而使文人墨盒稱讚不已。後來經過演變,黃花就被用在了閨女一詞之前,久而久之「黃花閨女」在民間也就表示該女子還未結婚,也代表是貞潔的意思。
※他因猥褻婦女被判死刑,家人說了9個字,送他上路
※大明正規軍為什麼打不過李自成的山寨部隊?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