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沒有考試,中國會去往何方?

如果沒有考試,中國會去往何方?

原標題:如果沒有考試,中國會去往何方?


作者:江戶川柯南


西晉太康九年的一天,尚書左僕射王衍路過洛陽東門時,忽然聽到有人在遠處大聲呼嘯,聲音清奇,讓他忍不住舉目向東望去。那是一個神采飛揚的少年,他衣衫襤褸,滿面風塵,觀其衣著行狀不似漢人。王衍非常驚訝,回頭對左右的人說:「剛才那個胡人的小孩兒,我從他的聲音中感覺到他有奇志,將來恐怕會成為國家的禍患!」但當左右的隨從去尋找的時候,那個孩子已經消失在人群之中。


這個故事出自《晉書·載記第四》,那個孩子叫石勒,羯族人。石勒的祖先是匈奴別部羌渠部落的後裔,父親是部落里的小頭目,對於石勒來說,他成年之後唯一的上升通道就是為部落立下戰功,成為頭目,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然而命運詭譎,造化弄人,幾年後他遭遇戰亂,部族離散,自己也淪為奴隸,為人放牧牛羊。不過,王衍的判斷沒有錯,若干年後石勒起兵,撥弄風雲,宰割天下,並攻陷洛陽,俘虜了晉軍元帥王衍。

王衍說,晉室敗亡的原因有很多,但責任不在自己,他從年輕的時候就不喜歡參與政事,只是想求自身避免禍患。為求苟活,王衍還趁機勸說石勒稱帝。石勒大怒,譏諷王衍說:「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於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壞天下,正是君罪。(《晉書 卷四十三》)」他讓士兵推倒牆壁將王衍活埋(「使人夜排牆填殺之」)。


王衍死後,石勒開始琢磨一些問題:為什麼他必須要靠起兵造反來謀求上升通道?為什麼王衍生來就是天之驕子、帝國重臣?除了造反之外,普通人還有什麼渠道改變自己的階級屬性?統治者該怎樣為底層群眾預留上升通道,讓他們參與到國家事務管理中來?


石勒想了很久,最後他推出了一項或許改變了中國人命運乃至國家運數的制度改革:考試!



史載「(石勒)以牙門將王波為記室參軍,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試經之制。」又「命郡國立學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顯升台府。於是擢拜太學生五人為佐著作郎,錄述時事」。通過這些制度,石勒在每個郡都設立學官,負責當地的教育工作,並設立地方學校,每郡招收一百五十人,這些人要經過三次考試才能畢業,作為國家的後備幹部來培養。


考試,這個改變了中國人命運的制度,就這樣鬼使神差地在一個奴隸出身的帝王手中誕生了。


今天是2018年6月8日,讓中國人揪心的高考剛剛結束,現在就讓我們來聊點輕鬆的話題,聊聊中國考試製度的前世今生。


選才制度一直是個社會難題


儘管當代有了區塊鏈技術,但中心化依然是當下社會的主流。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領導人和組織骨幹,人們都希望他們是真正的人才,那麼問題來了,人才是怎麼選出來的呢?


有關於人才的選拔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堯舜時代。傳說堯在位七十年,年老時想選接班人,左右的人向他推選了舜,理由是舜的家裡「父頑、母囂、弟傲」,但舜依然能「和以孝」,於是堯將娥皇、女英嫁給舜,仔細地考察他的品德和才能,最後傳位給舜。若干年後,舜用同樣的方法傳位給治水有功的禹。堯舜禹的禪讓故事歷來是帝王佳話,但實際上「堯幽囚,舜野死」,歷史殘卷中的蛛絲馬跡顯示,禪讓只是一個童話故事,權力交接的真相依然是殘酷而血腥的。

到了周朝,中國已經開始設立學校。學習七年,視其論學取友,謂之小成;學習九年,能知類通達,謂之大成。中國人的教育事業在當時是世界領先的,但這些都是貴族們的日常,底層人民並沒有入學資格,學習不能成為社會階層跨越的階梯。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思想史上群星璀璨的時代。在那個年代裡,普通人只要家庭財力尚可,都可以拜師求學,而且即便家貧也不太要緊,簞食瓢飲身居陋巷的顏回也能成為孔子的得意門生。不過,雖然求學之路打開了,仕宦之路卻依然艱辛。學有所成之後,要想找份體制內的工作,就得周遊列國,遊說諸侯,若是空手而歸,則難免會遭遇「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為言」的凄涼場景。



秦統一無疑是對中國歷史最弔詭的嘲諷與傷害。彼時書是萬萬不能讀的,讀書人的前途就是被坑殺。普通人要想出人頭地,最好的方式就是從軍。秦重軍功,士兵只要斬獲敵人「甲士」一個首級,就能獲得「公士」的爵位,並且還有田宅奴僕的賞賜,斬殺的首級越多,爵位越高,這是典型的人頭經濟。秦的這種制度導向使秦軍所向披靡,但如果一個國家所有人都只能在戰爭中謀求未來,那麼勢必不能長久,畢竟「國雖大,好戰必亡」。


自秦以降,從兩漢到魏晉,中國在人才選拔方面採取過察舉法、對策自秦以降,從兩漢到魏晉,中國在人才選拔、階層流動方面嘗試過察舉法、對策法、九品中正制等許多方式,但結果都不太好。


察舉法時代,普通人想弄張准考證都很難。如果走舉孝廉的路,那麼就得成為聲明遐邇的大V,但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想成為大V談何容易?一個自然村落也許一年都難得有人去隔壁縣走一趟,以這樣的信息傳播效率,想名揚天下太難了。而且就算有了准考證,想被政府的觀風使們看中,也是極難的事情,考官對考生的評判有極大的主觀決定權,並且考生無法申訴複核。這樣的高門檻,註定察舉法無法為底層人民的階層跨越理想提供足夠通暢的渠道。


漢武帝時代,朝廷推行對策制:所謂「策」,就是皇帝出題;所謂「對」,就是考生作答。比如武帝曾向董仲舒諮詢國政,董仲舒則以著名的「天人三策」應答。對策制度的實踐意義很強,但是首先得能獲得和皇帝見面的機會,這事本身就極難。董仲舒後來倒是給武帝提出了「考試」的概念,但他所說的考試是針對官員任職情況的考核,與普通人的社會晉陞毫無關係。


到了魏文帝曹丕時代,吏部尚書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但是九品中正制考察人物的第一要素卻是「門第」,故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樣玩法,普通人當然是從一開始就出局了。


上流社會從來就不希望底層社會來分享治理國家的權力,在他們看來,這天下是他們的先輩百戰奪來的,這江山自然應當由他們千秋萬代地坐下去,這大地上的萬物都至於賤民們的利益訴求,本身就不合理。然而,這種高度集權的實際效果並不好。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即便開國先祖們確實天生睿智,但幾代之後幾乎都成了王衍那樣的人物,國家落在他們手裡,當然會越來越衰敗。而與此同時,底層人民如果長期不能獲得階層跨越,那麼整個階級都會成為一個越來越危險的火藥桶,隨時可能炸毀整個社會系統。


但即便如此,世界各國的統治階層普遍依然不情願開啟階層跨越的龍門,不願意與普通人分享他們佔有的社會資源。


科舉制度曾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選才制度


建立考試製度的後趙政權非常強大,但也非常短暫,它只在歷史長河中存在了32年。不過後趙雖然滅亡,考試製度卻經過隋唐的發揚光大,變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科學的人才選拔任用制度。



在唐朝,考試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分期舉行,制科則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常科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但每種科目受重視程度有很大不同。進士科和明經科最受看重,但進士科考時務策論和詩賦文章,明經科則考時務策論和經義,進士科顯然比明經科更難考。如果拿當代高考類比,進士科相當於清北,明經科則是普通重本。唐朝宰相大多出自進士科,不過明經科也出過很多人才,比如狄仁傑就是明經科出身。


儘管科考給普通群眾開啟了一道階層跨越的「龍門」,但是想躍過這道「龍門」非常不容易。


參加科考要讀很多年的書,買書要花錢,請先生要花錢,出門以文會友搞交流一樣要花錢,而且讀書還得脫產,這其實已經讓許多人失去了參與的機會。此外,一些特殊人群不能參加科考,比如殘疾人不能參加,祖上從事「賤業」的人不能參加。就是那些有資格、有財力參加科考的人里,其中絕大多數人也並不是真的就能通過科考改變命運,因為受地域、家世等影響,人和人的視野格局有極大的差異,那些僻處山野的寒門才子要付出幾倍的努力才能獲得與京城名少一起參加科考的機會。


曾經有篇文章叫《我奮鬥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當時引起網路熱議,但在古代,寒門進士通常是家族幾代人傾力造就的人才。幾代人的艱辛付出,就是為了後世子孫獲得一次魚躍龍門的機會。


但是,即便是金榜題名,離真正的階層跨越還很遙遠。許多人以為,在古代只要通過科考,就能做大官,這可就想錯了。


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選試合格才能授予官職。柳宗元進士及第後,選試獲博學宏詞,才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而韓愈進士及第後,三次選試都沒通過,只好去地方上給節度使當幕僚。至於號稱「滄海遺珠」、「斗南一人」的狄仁傑更是仕途坎坷,他少年中明經科,在地方上做基層法官二十年,第一次入京的時候都四十多歲了,而且入京也不過就是做個大理寺丞(從六品)的芝麻官,遠不像電影《神都龍王》里拍的那麼風光。


但即便如此,科舉考試仍然是那個時代全世界最公平的上升通道。


在科舉制度建立之後,普通人家的子弟只要肯讀書,他就獲得了一絲躋身廟堂的機會,至於他能不能成功實現階層跨越,主要取決於他自己的努力和學識。科舉之路當然也是艱難的,寒窗十載,未必就能金榜題名,有太多的外在因素去影響他們的未來,但如果沒有科舉,寒窗廿載都是白搭。同時期的歐洲人尚處於黑暗的中世紀,除了少數貴族和僧侶之外,絕大部分人口都是純文盲,並且沒有絲毫的階層跨越機會。中國用科舉制度給普通人留下了一孔之地。


就是這麼一丁點微小的不同,讓中華文明在近兩千年的漫長時光里,居於全球前列。


絕對的公平從未存在過,只有相對的公平伴隨著社會發展一步步向前推進。十年寒苦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聞。中國科舉制度從唐朝開始,一直到清末被廢,一共取進士十萬人,其中過半出自寒門,他們中有許多人成就了豐功偉業,成為了中國歷史的脊樑。


考試仍然是我們最後的「龍門」


學習知識是為了掌握智慧,但是人類社會自古以來就有愚民傳統。這並不是東方人所獨有,西方人曾經也是這樣做的:在西方黑暗的中世紀,只有貴族和僧侶能學習文化知識,普通人都是文盲,而且沒有學習的機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統呢?這是個問題。


《聖經》里說,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裡快樂地生活著,直到有一天,他們吃了蘋果,開啟了智慧,於是各種不幸來了,男人要辛苦勞作,女人要經歷分娩的痛苦。這樣看來似乎智慧不是什麼好東西,上帝本來不打算賜人以智慧,但是人類先祖寧可被趕出伊甸園,也要擁有智慧。人類為了智慧,就是可以這麼義無反顧。沒有智慧的幸福生活價值很低,生而為人就應當有更高的追求。


但是上帝不這樣想,人類的統治者們更不這樣想,因為只有愚民,才易於管理——揭開「秦統一是中國歷史巨大進步」的虛幻光環,千古一帝公孫鞅的變法,最令後世詬病的,除了他強化集權外,另一點就是他最明確、最系統化、最徹底、最嚴苛的「愚民」之策。「民愚則易治也(《商君書·定分》)」是公孫鞅變法里貫穿始終的核心思想。

為了愚民,中世紀的歐洲僧侶們用鐵鏈把書鎖起來。為了愚民,古代的君王們不搞文化普及,只允許貴族子弟讀書,普通人世世代代都只能做無知的蟻民。所謂數千年人類文明史,掌握文明的人一直都是極少數。


在沒有考試的時代,底層蟻民主要通過革命來實現社會階層變更,動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社會代價極大,而革命成功之後,也不過就是姓王的皇帝變成了姓李的天子,社會組織的本質並沒有絲毫改變。


當社會人才流動陷入死局的時候,上層社會就會越來越腐朽。比如西晉尚書左僕射王衍,出身琅琊王氏,幼讀詩書,滿腹經綸,本來是個丰神俊朗的才子,但他身處的西晉時代社會人才流動幾乎停滯,他也成了一個腐朽文人。王衍去見山濤,山濤對著他的背影說:「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一個時代的上層人物如果都是這樣的貨色,那麼社會危機就必然會來了。


幸好中國人發明了考試,為社會人才晉陞留下了一孔之地,考試就是階層跨越的最後通道——這包括了現如今我們最熟悉的高考。


有人說,高考是一個競技場,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這樣。


今年由於職業院校並軌大概因素,全國參加高考的考生達到975萬人,比去年增加了35萬人,為近8年來考生最多的一年。但是,根據2017年的數據,全國有至少12個省市的高考實際錄取率超過了80%,其中有4個省份超過了90%,可見高考的整體錄取率還是相當高的。相比之下,科舉時代的考試就顯得尤其艱難了。自唐初到清末,全中國也就取了十萬進士,比不上當代高考錄取率的零頭。由此可見,范進中舉而犯了痰氣,其實也是情有可原。


單就新中國的高考來說,競爭最激烈的當屬1977年冬天和1978年夏天的那兩場。那時候,中國迎來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考試,報考總人數達到1160萬人,而錄取率呢?1977年冬天的那場「恩科」一共570萬人入場,最後僅錄取27.3萬人;1978年夏天那場一共610萬人入場,錄取40.2萬人,這錄取率也是沒誰了,但是「老三屆」出了大量的知名學者,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共和國的各個領域的精英。



但是,高考制度遠稱不上完美。

今天,依然有許多人為高考制度的種種不公平而憤怒,比如戶籍制度,導致某地的學生400多分上個一本,而另外一個地方也許就有個500多分的孩子要去搬磚了。比如素質教育,很多人吐槽說高考專門培養高分低能的巨嬰。比如拼爹,很多人十二年寒窗讀下來,依然拼不過那些一線城市的拆遷暴發戶。


這些都是事實,但是考試製度自從誕生以來就沒完美過。


以盛唐為例,唐朝雖然推行了科舉制,但實際上朝廷用人的渠道有很多種,科舉只是其中之一罷了。比如恩蔭,自古以來都存在,這種取才方式說白了就是「拼爹」;還有納捐,也是一直都有,誰錢多誰上,拼的是財力;還有幸進,更是古代的通行法則,只要皇帝看中,阿貓阿狗都能一步登天。唐代名相狄仁傑是明經出身,在地方輾轉二十年,四十多歲入大理寺,五十六歲拜相,三個月後被誣陷下獄差點死掉,然後貶官彭澤,十年後以六十七歲高齡二次拜相,而二十齣頭的蓮花六郎張昌宗與武則天一面之緣,十天之內就與狄閣老平起平坐。


人與人的人生際遇就是能差別如此之大。


但是,儘管如此,考試仍然是普通人家子弟追求階層跨越的「龍門」。


如果沒有高考,那麼無論是拼爹還是拼錢,中國農村的寒門子弟都會失去最後的公平。即便是拼所謂的素質教育,他們也是完敗的。試想一下,一個貧困農村的孩子可能連鋼琴都沒見過,他們有什麼能力去和北上廣深富裕家庭的孩子去比才藝?


若是沒有考試製度,底層社會將更加無奈和悲戚。



前些年「讀書無用論」曾經風行一時,但事實證明,學霸們的人生成功率就是比學渣們要高一大截。從這兩天刷屏的中國大富豪們的高考成績看,情況就是這樣:

馬化騰,高考考了739分,比重點線多出100多分,妥妥的深大學霸;

劉強東,是宿遷高考狀元,成績完全可以上清北,最後志願填的是中國人民大學;


李彥宏,是陽泉高考狀元,畢業於北京大學;


雷軍,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學神級人物,兩年就修完了四年的學分;


……

結語


我經常在想這樣一個問題:


1、如果沒有讀書和考試,兩千年的中國會去到何方?


2、現如今,我們讀書和考試,究竟是為了什麼?


第一個問題好回答。一個奴隸鬼使神差般開啟的一孔之門,改變了中國整個社會階層的流動方式,甚至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國家運數:至少在十八世紀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之前,中華文明一直處在全球的領先位置。


不好回答的是第二個問題。歷史曲折走到今天,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是,隨著高考超高的錄取率,以及既得利益階層的越來越板結與固化,讀書與考試,其實在逐步喪失遴選人才、階層逆向流動的功能。就如同一個笑話說的:你考試,其實只是決定了你在哪個城市玩吃雞、打王者榮耀而已。但你還是要考好,畢竟大城市網速快。

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更令人擔憂的是,讀書、考試某種程度上在逐步異化為階層晉陞、分羹食糜的投名狀,而非報效國家、推動社會進步的工具。一位學者這樣表達了他的擔憂:我們培養了一整代夢想投機當官、用權致富、權力尋租、有權有勢的年輕人。我們的青年才俊,都準備好了,想用更便捷的手段,獲得社會財富,讓自已成功緻富。一個2010年的老數據是,有135萬人報考公務員,而其中報考國稅系統40多萬,海關係統30多萬。一半以上。尋租的權力,決定了大學生就業的方向。我們的大學生還沒進機關,就已經準備好尋租了。


今天是2018年6月8日,高考剛剛結束,首批00後學子在今天完成了人生重要的一課。但人生的考試其實剛剛開始,除非我們弄懂了讀書與考試,對我們、對社會,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才可能一起建設一個我們多數人滿意的未來。


在此,我借用一篇中國最高學府北大中文系的一段著名演講,寄語所有期待、並致力於建設一個美好社會的人:我唯一的害怕,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你們或許不相信了,因為追求級別的越來越多,追求真理的越來越少;講待遇的越來越多,講理想的越來越少;大官越來越多,大師越來越少。因此,在你們走向社會之際,我想說的只是,請看護好你曾經的激情和理想。在這個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

是的,在這個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格隆匯 的精彩文章:

牽手阿里雲開拓港澳雲市場 自動系統飆升2成
都市麗人,是否下個中國「維密」

TAG:格隆匯 |